张玉蓉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吸氧、抗炎、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咳嗽停止时间、喘息停止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缩短了患儿的治疗时间.
作者:朱虹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甲肿散和甲状腺素片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单纯甲状腺素片、甲状腺素片+甲肿散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52.50%、8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甲状腺结节大横截面直径缩小程度上,观察组缩小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素片和甲肿散对良性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四手操作与充填质量、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取我院120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进行口腔根管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四手操作组记为实验组,医生独立操作组记为对照组,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四手操作的工作效率、充填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医生独立操作组高.结论:四手操作中,护士协调医生进行治疗,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充填质量及患者的舒适度,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1].
作者:侯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基层卫生院护士临床用药存在较大隐患,用药的安全问题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此加强对基层卫生院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基层卫生院护士临床用药存在的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以提高护士安全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BNP)值在正常孕妇各孕期间的变化以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联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120例孕妇,有80例孕妇为正常妊娠孕妇,将其作为观察组,40例孕妇为子痫前期孕妇,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从孕早期到分娩前期都进行了血清BNP值检测,对正常孕妇与子痫前期孕妇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孕妇血清脑利钠肽(BNP)值在各孕期保持在稳定状态,对照组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脑利钠肽(BNP)值与正常孕妇进行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可比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脑利钠肽(BNP)值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孕妇在各孕期血清脑利钠肽(BNP)值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脑利钠肽(BNP)浓度要普遍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子痫前期发病与血清脑利钠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张温;刘宏健;宋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DHS组与PFNA组,每组各45例.DHS组采用DHS内固定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PFNA固定术较DHS固定术的疗效更明显,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患者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选择.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陇川县乙类传染病的变化趋势及流行规律,为日后制定传染病防控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陇川县2005-2014年的乙类传染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2005年-2014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共17种共6459例,其中以自然疫源及虫煤传染病的发病率高,为29.83%.位于前五位的疾病分别为:疟疾、肺结核、肝炎、痢疾、艾滋病.结论:疟疾、肺结核、肝炎、痢疾、艾滋病是陇川县主要的乙类传染病,通过对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控制后,每年发病的人数逐渐减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对这些疾病重视,减少乙类传染病的危害.
作者:瞿昌生;屈在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已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观察组重症患者采取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对照组重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重症患者,管理一段时间后的实际临床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风险发生的机率分别为13.3%以及56.7%,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风别为96.7%和56.7%.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检测可知:对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统计我院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法定传染病的发病及变化趋势,以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统计和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7例儿童呼吸道法定传染病病例.结果 :病种以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学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岁.结论:完善的儿童呼吸道法定传染病医院感染控制体系,对于儿童呼吸道法定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温胆汤出自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其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治胆郁痰扰证.临床症状多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等.临证多以辨证论治为则,虽病不同,但证同,则可采取异病同治之法.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将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之间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前者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后者静滴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痊愈率为62.0%,总有效率为94.0%,均高于对照组(痊愈率为94.0%,总有效率为62.0%),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高于对照组(30.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科盆腔炎的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能够尽快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学芳;金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间854例消化内科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总结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之处,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结果 :重复用药人数85例,占比例的10.0%,药物剂量过大者67例,占比例的7.8%,药物拮抗者54例,占比例的6.3%,联合用药不当者74例,占比例的8.7%,药物出现毒副作用者23例,占比例的2.7%.结论:我院消化内科确实存在用药不合理之处,需要加以规范.
作者:黄如敏;王忠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53例脑出血预后良好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同期53例脑出血预后较差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为(18.4±3.5)Kpa,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12.7±3.9)mg/L,明显低于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为(7.05±1.24)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距离治疗时间平均为(1.25±0.46)h,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C-反应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发病距离治疗时间、格拉斯哥评分、血肿量、是否发生脑疝、出血破入脑室、是否发生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非常多,临床中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马德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3月份到8月份期间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40例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13.0mmol/L,并且没有并发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结果 :作为研究对象的患者经治疗以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同治疗前相比较存在很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并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前下降,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前升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书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并对其进行规范.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的住院部的病例234份,对所有病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34例患者中,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患者76例,使用率为32.47%,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频率高,为50%,二联用药使用率为23.68%,三联用药使用率为18.42%,多联用药使用率为9.21%.结论:本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着部分无指征用药及联合用药不当等现象.
作者:康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50例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 :血糖指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4.54%低于对照组24.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Ⅱ型糖尿病效果优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同时可改善患者胰岛功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王艳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对称性分布、形状不规则的淡褐色斑.本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或特效治疗.黄褐斑严重影响患者的美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黄褐斑目前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琼翔;朱希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资料9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输入红细胞悬液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程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Hcy正常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Hcy异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有利于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乡镇医院药房是整个医院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部门,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真伪、质量的优劣和医院的信任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促进乡镇医院药房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