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王进峰;程瑞波;刘得欣
目的:讨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 )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肺炎31例、新生儿败血症54例作为研究组,选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53例为观察组,对3组患儿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比3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1周后的降钙素原结果。结果:治疗前新生儿肺炎组和新生儿败血症组 PCT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治疗前后 PCT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有助于早期诊断、鉴别、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且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琼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措施在宫颈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保健知识及疾病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为79.31%,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而言,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中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黄家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3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吸及产钳使用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新生儿出现窒息,对照组有3例新生儿出现窒息,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护理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唐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需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 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B组),每组300例。分别记录诱导前、电刺激前、电刺激后、术后的 MAP、HR、SpO2。观察苏醒时间、辅助通气时间、癫痫发作期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电休克治疗。 B 组的 HR 麻醉后电刺激前、电刺激后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 P<0.01),B组的 MAP麻醉后电刺激前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头痛、肌肉痛B组明显低于 A 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在镇静的基础上又能加强镇痛,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麻醉用药方法。
作者:王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曲张破裂出血的药学监护点和监护方法。方法:对肝硬化患者所用药物进行分析,临床药师发现治疗上的矛盾,以此作为切入点,协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进行用药监护。结果: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得到了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优化了治疗方案,避免药品不良反应,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莫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记录各组患者术后1,2,6,10,16,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和术后24h内芬太尼用量,同时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小时内B、C两组 VAS评分低于A 组,C组VAS评分低于B组。B、C两组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长于A组、C组术后首次需要镇痛药时间长于B组,24h内总的芬太尼用量B、C组低于 A 组,C组低于B组。结论:关节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较关节腔单独注射罗哌卡因能产生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镇痛效果,且该效果与右美托咪啶的剂量有关。
作者:张秀丽;冯继英;崔吉正;张小宝;赵志斌;霍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肩腰腿痛患者116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外58例患者采用平衡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情复发率3.4%,对照组病情复发率13.8%,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茂平;古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9%,实验组经治疗动脉压、血清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糖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和似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孕期妇女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孕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保健效果及妊娠状况。结果:观察组孕妇体质指数偏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早产、巨大胎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无差异,P>0.05。结论:采取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体质指数偏高发病率,且能减少孕妇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效果显著,可在孕期妇女保健中推广运用。
作者:吴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医学生群体自卑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医学部部分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医学生群体中近期有自卑情绪的为137人,所占比例为23.9%;自卑情绪的影响因素为专业、每日使用手机时间、与宿舍同学的关系以及与同班同学的关系。结论:高校心理教育部门应当重视该校医学生自卑心理的干预工作,可引导大学生全面认知自卑,积极参与团体训练丰富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使他们养成战胜畏缩的行为习惯,进而战胜自卑。
作者:王娇;祁佳慧;李回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弹控制率、并发症率、治疗遵从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小组护理模式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患者治疗遵从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米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在突发群体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起53例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统计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入院伤检分类用时、按区分流用时、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6起突发群体伤事件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均在4分钟以内;入院伤检、按区分流均两项平均用时在3min以内;抢救成功率95.83%;患者满意度93.75%。结论:突发群体伤急救中应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急救过程中各环节协作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护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孕产妇孕期保健指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孕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指导后的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指导后在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和妊娠结局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孕产妇优质孕期保健指导,不仅能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还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冯文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在临床麻醉过程中,为了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麻醉效果,低流量麻醉技术得到了重要应用。所谓低流量麻醉,主要是指采用半紧闭式回路,新鲜气流量的吸入性全身麻醉。由于该种麻醉方法不需要注射,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新鲜空气的流量来达到麻醉药物的摄入量,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身体伤害相对较小,整个麻醉过程更容易控制。因此,认真研究低流量麻醉的特点,对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经脐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而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时间稍长,但是能够缩短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生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飞;侯广军;张春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治疗体会。方法: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5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首先选择冠状动脉正常的75名患者列为对照组,把只患有冠心病的75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冠心病组,后把患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冠心病糖尿病组。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相比,各项指标都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其中 C -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心脏结构的异常变化,在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指标都呈现很大的差异,并且临床病死率与冠心病组合对照组相比也大幅升高,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彦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 T CS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115例 T CS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患者存在的脑脊液漏、下肢感觉异常的风险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降低脑脊液漏、排尿异常、排便异常、压疮、下肢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先防后治为原则的预见性护理不仅减少 T CS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燕桃;刘永娟;徐碧金;何燕;国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蓝光间歇照射辅助三联法(茵栀黄颗粒、妈咪爱、苯巴比妥)治疗小儿黄疸对患儿血清CA199、CRP 及载脂蛋白 M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20例我院就诊的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A199、CRP及载脂蛋白 M 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99、CRP及载脂蛋白 M 水平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间歇照射辅助三联法对小儿黄疸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血清CA199、CRP及载脂蛋白 M 水平。
作者:姜玉玲;王玉山;祁凤茹;王宏伟;胡利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各科室收录的50例手术患者资料;对各科室病人进行回访调查,统计50例患者对本次感染防控的满意度。结果:长期住院患者存在着一定的感染风险,医院内部要加强感染控制例如,从医护人员、入院环境、器材使用等方面实施抗感染处理;本次全过程感染管理取得较高的满意度,满意率96%,2例因病况严重,延长抗感染处理时间后效果明显。结论:感染易造成住院患者存在病情隐患,加强抗感染管理是不可缺少的。
作者:李仁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我院所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都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临床症状得到减轻,较好地保护了患者与胎儿,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吴利玫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