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杨桂芳

关键词:晚期肿瘤, 优质护理, 焦虑, 抑郁,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8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晚期肿瘤的患者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理念干预,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护理时引入优质护理理念,作为研究组.分别在护理前后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进行评价,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为(56.17±3.21),明显低于对比组(65.82±4.36);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的评分为(60.73±2.16),明显低于对比组(70.62±2.38).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优质护理理念可以有效提升晚期肿瘤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保证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恢复室全麻气管插管术后二次插管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总结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患者二次插管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年2016年1月我院麻醉科复苏26913例全麻患者中发生了10例二次插管的并发症,分析发生二次插管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0例患者二次插管的主要原因为喉返神经损伤,麻醉剂残留,低体温等因素有关.结论PACU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及时做出对症处理,可使患者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作者:董少金;叶素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及其保健意识

    目的:研究分析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健康状况及其保健意识情况.方法:选取本乡镇农户10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分析上述1000例已婚育龄妇女.结果:15~35岁的患者全年住院明显高于36~50岁的患者,两者差异显著,两者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我国农村育龄妇女对乳腺癌以及宫颈癌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强烈,需要促使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健康咨询服务实现有效化.

    作者:唐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和介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后,对照组具有60.0% (18/30)的依从性,观察组具有93.3%(28/30)的依从性;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哮喘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其治疗依从性得以明显提升,有效地降低哮喘的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勋翠;史大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布洛芬、甲钴胺、西咪替丁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第1、2、4周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2、4周的有效率分别为57.5%、77.5%和85.0%和15.0%、30.0%和42.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贾锦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总共19例,在常规治疗无效后均采取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治疗后,19例患者均得到治愈,子宫保留完整,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产后出血0.5h内进行治疗的平均止血时间和平均出血量情况较0.5h后治疗明显较低,且P<0.05.结论:宫颈间断缝合加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有助于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可做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感染科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感染科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和效果.方法:结合临床实际,采用多样化临床带教方法,对实习护士进行定期考核.结果:通过多样化的临床带教方法,提高了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结论:科学、合理的带教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管理理念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应用

    虽然随着环境与社会不断地出现变化,人类的病谱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当前对于人类的生命质量与健康造成影响的主要的疾病类型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然而,近年以来,传染病的患病率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不容乐观,仍然需要对其投以应有的注意.笔者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在手足口并对防控之中应用健康管理的理念,对其应用的优点与重点进行分析,达到对手足口病进行有效防控的效果,降低患者的患病率与病死率.

    作者:宋群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有效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接受抢救治疗的2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为(38.75±6.22)分,对照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为(52.17±6.86)分,经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采取急救及强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78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观察微创治疗技术对治疗胆囊结石的功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桐梓县人民医院确诊的胆囊结石156例,其中2014年5月前未开展保胆取石术为对照组,5月后开展保胆取石术后为实验组,在手术完成后一定时间内,医护人员通过询问、观察,了解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并且做好详细记录.结果:在手术完成后,对照组患者的胆总管内径值明显要比实验组的胆总管内径要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78例患者在手术后有8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而对照组的78例患者则有27例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4.62%,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在治疗胆囊结石时具有十分高效的功能,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寿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护理

    目的: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肾病病房选择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体型较胖、腹部脂肪多、腹腔面积大引发票管,手术复位再次票管后被迫拔管改为血透;另外1例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未坚持规律腹膜透析3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均顺利置管、透析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医务人员的术前指导及术后护理,对患者心理适应的仔细观察并进行心理教育可帮助患者调整较好的心态,可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娜;王小平;胡海燕;李芫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在我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并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78.38%)明显低于观察组(94.59%),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43%)明显高于观察组(10.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取得更为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乃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及控制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特征并观察肺结核预防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对137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纳差等情况比较普遍多发,而胸痛发热的现象也有少数发生.患者接受X线胸片检查发现侵润型肺结核86例、血行散播型肺结核37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4例;在不良反应方面,137例患者中发生肺气肿55例、肺心病17例、动脉硬化36例.结论:结合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资料、病情特征进行预防控制策略的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晓燕;刘春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技巧与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技巧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一共有76例,对76例患者的临床手术技巧以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76例患者当中,4例患者由于胆囊水肿,与相邻组织粘连等相关原因,进而延长切口以后完成手术,3例患者出现胆道损伤,当中肝总管撕裂一共有2例,胆总管横断损伤一共有1例,临床手术以后12-24小时下地活动,临床手术以后排气时间为1-3天,临床手术时间为35-55分钟,住院时间为4-7天,均治愈出院.结论:增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技巧,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使临床手术成功率得到保证.

    作者:胡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DCA循环在冠脉CTA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96例行CTA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图像质量及检查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所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冠脉CAT检查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图像的质量,并帮助患者更快的完成检查.

    作者:白现花;张俊霞;刘娜;尹兰英;张秀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护士护理技能体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护士护理技能体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ICU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ICU护理资料,来探讨目前我国的ICU护理技能体系现阶段基本情况,提出提高ICU护理的措施.结果:我院的ICU护理虽然基本上达到了先进的水平,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去完善.结论:提高ICU护理水平是我院提高重症患者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管理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作者:崔林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42例急诊手术患者,将其分为2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组患者心理、生理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未实施优质护理组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急诊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前提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结膜瓣遮盖术在难治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相应难治性角膜溃疡疾病所产生的疗效.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结膜瓣遮盖术的90例患有难治性角膜溃疡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人的临床治疗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接受结膜瓣遮盖术后,有82例(91.11%)痊愈,2例(2.22%)有效,6例(6.67)无效,有效率达到93.33%,对于无效患者联合使用结膜瓣遮盖以及睑裂缝合术进行治疗,有4例患者痊愈,另外2例接受板层角膜移植术获得痊愈.结论:采用结膜瓣遮盖术对患有难活性角膜溃疡的病人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朱剑峰;张育梅;陈杨磊;孔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我院急诊护理人员流失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及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统计我院急诊护理人员流失具体情况,总结护理人员流失的相关因素.从医院、科室、个人等角度分析流失原因.结果:我院急诊科每年均有不同数量护理人员流失,对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及其它护理人员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结论:导致护理人员流失的因素比较复杂,及时调查分析护理人员流失情况,对急诊护理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江;赖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病例男孩,1岁,主因”发热2天,持续高热8小时伴皮疹”入院.查体:体温39℃,全身皮肤均可见散在紫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略高出皮面,以颜面部及头颈部明显,颈部可及散在肿大淋巴结,大约蚕豆大小,质软,与围皮肤无粘连,咽部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心音低钝,率150次/分,腹软,肝肋下2 cm触及,手足发凉,CRT4秒.入院前1天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28×10 9/l,红细胞3.62 X 10 12/1.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98×10 9/L.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8×10 9/1,红细胞1.62 X 10 12/1.血红蛋白55 g/L,血小板40×10/L,网织红细胞0.86%.生化:总蛋白49.5 g/L,白蛋白29.6 g/L,谷草转氨酶60 IU/L,甘油三酯2.25mmol/L,乳酸脱氢酶895 U/L,羟丁酸脱氢酶738 IU/I.

    作者:田瑞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在诊断中孕胎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中孕胎儿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中孕产妇514名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二维联合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中孕胎儿进行多个切面的检查,观察胎儿疾病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产后随访.结果:产后检出患有疾病的胎儿为21例,超声检查检出患病胎儿为21例,其中5例为颅脑畸形,4例为颜面部畸形,5例为心脏疾病,3例为消化道及腹壁异常,4例为开放性脊椎裂和颈部水囊瘤.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与临床引产或分娩的结果相一致.结论:超声技术在中孕胎儿疾病中的诊断率高,可以在产前明确胎儿异常的形态结构,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对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