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坎地沙坦脂联合地黄叶总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段勤功

关键词:坎地沙坦脂, 地黄叶总苷, 早期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观察坎地沙坦脂联合地黄叶总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黄叶总苷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肾功能与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水平改善效果,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坎地沙坦脂联合地黄叶总苷的临床效果显著于单纯服用坎地沙坦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

    1临床资料病例男孩,1岁,主因”发热2天,持续高热8小时伴皮疹”入院.查体:体温39℃,全身皮肤均可见散在紫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略高出皮面,以颜面部及头颈部明显,颈部可及散在肿大淋巴结,大约蚕豆大小,质软,与围皮肤无粘连,咽部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心音低钝,率150次/分,腹软,肝肋下2 cm触及,手足发凉,CRT4秒.入院前1天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28×10 9/l,红细胞3.62 X 10 12/1.血红蛋白110g/L,血小板98×10 9/L.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8×10 9/1,红细胞1.62 X 10 12/1.血红蛋白55 g/L,血小板40×10/L,网织红细胞0.86%.生化:总蛋白49.5 g/L,白蛋白29.6 g/L,谷草转氨酶60 IU/L,甘油三酯2.25mmol/L,乳酸脱氢酶895 U/L,羟丁酸脱氢酶738 IU/I.

    作者:田瑞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2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纳入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40例,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2组,(B)组和(A)组.对比两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B)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经X2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术时、术后止痛药量、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均少于(A)组,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上述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确切,可减少手术创伤,操作简单,对胃肠影响小,不良事件少,术后可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康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感染科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感染科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方法和效果.方法:结合临床实际,采用多样化临床带教方法,对实习护士进行定期考核.结果:通过多样化的临床带教方法,提高了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结论:科学、合理的带教方法能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小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治疗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治疗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B组应用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治疗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骨关节炎的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旨在研究中药治疗骨关节炎处方用药方案,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骨关节炎症状合理缓解.方法:对近10年内不同类型医学期刊资料信息内容进行收集,随之统计不同类型功效类别药物使用频数,通过内服方剂比较与外用方剂用药比较进行相应差异对比.结果:500首方剂中,内服方剂数量为221,外用方剂例数量为279,补益类药物和祛风寒湿药物以及活血化瘀药物三者之间存在较大不同点.结论:骨关节炎方剂中,补益药物和祛风寒湿药物以及活血化瘀药物实为重点,在中药内服方剂中以补益类药物常见,而中药外用方剂中则以祛风寒湿类药物为常见.

    作者:师金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中医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

    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正确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首先介绍了医护患沟通这一基本概念和医护患沟通的目的;接着,简述了医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影响医护患沟通的因素和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的方法;后,总结了采取了文中所述沟通方法.

    作者:赵加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6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47%)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可靠,应推广使用该疗法.

    作者:胡璞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袁海光主任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时患者进行推拿手法治疗,配合针刺局部穴位.结果:23例患者接受1个疗程的治疗,治愈17例(74%),显效5例(22%),无效1例(4%),总效率为96%.结论: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作者:解锦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静吸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静吸复合全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诊的80例老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手术效果以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前以及气腹前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平均静脉压均无显著差异,组件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以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静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静吸复合的全麻方式可达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6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所得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切口疼痛感较之于对照组患者要轻,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5.2%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73.8%,数据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加强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患者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更易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中枢性高热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脑温监护,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两组中枢性高热病人高热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明显高于实验组(10.00%),且两组之间对比的高热缓解时间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脑温监护下中枢性高热病人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纪凤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三年新生儿中先天性畸形的影响因素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3年间我院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发生趋势,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将在我院出生的先天畸形病例69例作为观察组,在同期我院分娩正常的新生儿中按照相同条件随机抽出69例作为对照.调查相关因素与先天畸形的相关性.结果:院先天畸形总发生率为11.5‰,新生儿先天畸形与孕妇年龄(x2=4.12,P=0.042,OR=2.6)、孕妇孕产次数(x2=4.75,P=0.031,OR=1.6)、孕期合并症(x2=10.25,P<0.01,OR=3.4)、孕期服药史(x2=4.49,P=0.034,OR=2.2)、吸烟危害(x2=5.26,P=0.018,OR=1.7)有显著相关,P<0.05.

    作者:向世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支气管肺炎患儿50例,收治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痊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支气管肺炎患儿(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孙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论述

    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状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能为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维护作进一步的参考.方法:对一个三甲医院的200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选取,从而通过三种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这三种量表分别是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结果:(53.88±13.26)分是肿瘤化疗患者心理韧性所得分;结论:影响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韧性普遍较低的重要因素就是文化程度、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肿瘤患者的心理行为护士需对其干预加强,使之治疗时能够积极配合,以使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疗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体会进行研究.方法:挑选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CT诊断,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手术治疗,总优良率为96.7%,对照组经保守治疗的优良率为93.3%.结论: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需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才能大限度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作者:兰红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的因素.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在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跟踪随访半年的时间,发现所有患者中完全恢复日常生活的有15例、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的有32例、需要人帮助,扶拐行走的有63例、卧床但有意识地有30例,共有24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4.6%;与此同时分析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因素主要有脑疝引起脑功能衰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有多种因素可能引发患者死亡,影响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郝国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专案管理干预低年资护士交接班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利用专案管理干预低年资护士(工龄<5年)交接班质量的效果.方法:按专案管理思维及方法,对低年资护士交接班质量进行干预,针对低年资护士交接班的存在问题拟定改进计划,按进度表开展实施,定期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效果分析及反馈.结果:专案管理实施后,低年资护士交班质量、接班质量、患者满意度、管床护士知晓率都有显著提高,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案管理指引护士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交接班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管床护士知晓率.

    作者:吴翠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谈胎心监护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总结胎儿心率电子监护用于临床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产前运用胎儿心率电子监护仪对149例孕产妇进行无激惹试验(NST),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NST反应型131例,2.29%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在7分以下.NST无反应型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在7分以下占72.22%.对NST无反应型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了围生儿死亡.结论:胎儿心率电子监护能协助临床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并及时处理,从而抢救临危胎儿,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田凤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4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有4例患者痊愈,所占比例为16.7%,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5.8%,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均较优,对照组评分为(2.2±0.4)级,研究组评分为(1.2±0.2)级,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针灸对于顽固性面瘫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文章首先从各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一些因素;接着,探讨了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预防;其次,简述了损伤后主要的处理方法;后,总结了大多数医源性胆管损伤主要发生在胆囊切除术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胆管损伤的预防,充分掌握胆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和有效处理是降低胆管损伤危害的关键.对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提出展望,以期为未来的医源性单管损伤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段宏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