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 ICU 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

宁晓娟

关键词:循证护理, ICU 压疮高危患者, 临床疗效与意义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循证护理方案对治疗预防 ICU 压疮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ICU 病房高危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 ICU 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对高危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不同等级压疮发生人数。结果:护理后压疮发生人数及压疮发生率比较显示护理组患者压疮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患者且压疮发生等级较低(P<0.05)。结论:对 ICU 高危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并降低肢体活动障碍患者压疮发生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压达标率对照组67.39%,治疗组8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马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段对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进行药物抗炎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自拟方联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42例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如进娱乐活动、心理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的试验组患者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量表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情况明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评分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 P<0.05。同时试验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 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认知功能具有显著效果,有效的改善了社会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景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对心理护理工作在外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外科科室的患者,并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外科护理手段,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外科护理手段之外,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手段。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之后,发现对照组的 HAMD 和 SAS 评分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观察组的 HAMD 和 SAS 评分发生下降,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的分析和比较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外科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 IUD 取出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前的用药效果。方法:本站近年来共对100例绝经妇女实施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将其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其中观察组手术前运用米索前列醇药物,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的统计情况。结果:在对观察组运用米索前列醇药物之后,其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统计均优于对照组,其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在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实施之前,运用米索前列醇效果较为显著,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颅脑损伤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颅脑损伤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气管切开手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邓兴华;谭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年收治的116例普外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8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普外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疼痛缓解以及心理改善情况。结果:经分组护理研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0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围术期患者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缓解疼痛,值得里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中医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保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5例(60.0%),好转10例(40.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14例(56.0%),好转9例(36.0%),总有效率9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β-HCG 恢复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明确,能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巴酚丁胺对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为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在进行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77.8%,采用治疗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有效率为95.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临床疗效,其在心衰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荐。

    作者:代兴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科病人术后疼痛护理对策

    目的:探索骨科病患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对策,从而缓解病患的疼痛。方法:本调查选取了本院2014年度治疗的骨科手术后并发疼痛病人80例分为两组并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与调查问卷,对护理的结果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实验组一共40位病患认为医护人员很好的讲解了和疼痛相关的知识,有效的帮助其缓和了症状,病患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5.0%;手术后仅仅只有2例病患因为疼痛难忍用药2d 以上,其他病患并未使用药物止痛。实验组在手术之后3d 以及术后1周时视觉的模糊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偏低,且不相同时间内的视觉模糊评分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术后时间的增长,病患的疼痛情况显著减轻。结论:通过综合有效性的护理与照顾,骨科病人手术之后的疼痛情况可以得到明显的减轻。

    作者:柏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职业暴露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近三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的分析,探讨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提供相应防控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对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年本院职业暴露率为4.83%、3.70%、3.85%。结论: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经卡方检验计算 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朱祥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力衰竭病患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干预对急性左心力衰竭病患预防其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病患共计4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及一般的入院健康指导,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体温、血液白细胞数、痰液细菌培养阳性、X 胸片炎变、感染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力衰竭住院病患经过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后,可较好的预防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亚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合川地区糖尿病诊断治疗的现状分析

    目的: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当地糖尿病的发生及治疗情况,从而为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血糖测定对当地的1360名居民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工作。结果: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1人,糖尿病前期304人。且确诊为糖尿病的居民血糖控制不理想,部分患者出现了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本次健康体检,我们意识到了糖尿病相关知识宣教的缺乏及重要性,从而促使我们能够进一步做好常见病的宣教工作。

    作者:陈晓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75mg 口服联合利凡诺120mg 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对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孕周在16-26周范围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米非司酮口服每12h 一次,每次75mg,连续服用3次,同时进行利凡诺120mg 在羊膜腔内进行注射用药。对照组仅仅使用利凡诺120mg 注射用药。而后观察两组引产情况。结果:在引产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在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出血、宫颈撕裂等情况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与单一运用利凡诺注射用药相比,联合使用米非司酮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秀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护理

    目的:讨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护理措施和心得体会。方法:通过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合理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好转,和痊愈。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嵇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寻找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法:随机抽查静脉穿刺患者60例次,分析患者在静脉穿刺输液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原因。结果:①液体滴速不符:滴速较快69例;滴速较慢16例。②巡视时间不及时38例:未及时更换液体28例;未及时拔针10例。③药物配置后超出2小时35例。④输液期间液体体外渗27例。⑤静脉输液对象不符合2例。⑥拔针后按压不到位21例。结论:加强对输液管理的重视,增强医护人员对药物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其法制观念。

    作者:张炜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疼痛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调查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能够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存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方法及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针对性的方法对我国传染病的蔓延进行有效的控制。方法:对我国目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提高国内传染病控制效果的建议。结果:当前国内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的意识不足、管理机制落后等。结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知识教育以提高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是提高目前国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清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显效1 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检塞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云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