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小枚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急性乳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的2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本病行效满意.
作者:王锦;洪志容;宋锋;刘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P<0.05.结论: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
作者:谷井文;谭成友;李建福;何荣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在中医体质学说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病理概括.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辨证,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的思维过程,即确定属于何证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将周围环境、正气强弱、疾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的诊断方法.以王琦为组长的“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973计划)课题组根据量表设计的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编制出《中医体质量表》,初步形成了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亚量表构成的、六十个条目、以自填为主的标准化量表[2].从此,九种体质及体质学说基本确立.
作者:文秀华;张亮;文秀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平阳降压方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血压、血清抵抗素的变化,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 05);且治疗组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 05);同时治疗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阳降压方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明显.
作者:肖长江;宁阳根;刘昭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股骨远端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并伴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至关节功能障碍.笔者于2005年3月~2009年3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本病44例,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4例中,男性34例,女性10例;年龄21~64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1例,跌落伤11例,重物砸伤2例;左侧29例,右侧15例;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6例,均为新鲜骨折;合并脑挫裂伤2例,失血性休克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6例,半月板损伤1例.所有病例均无神经血管和交叉韧带损伤.
作者:朱东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经头颅CT确诊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增韬;苏凯燕;苏凯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补阳还五汤作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由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创,具益气消瘀之功,化瘀则瘀除脑通,标本同治.其药物组成为:黄芪、川芎、桃仁、赤芍、地龙、红花、当归等.近年来随着大量深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较全面的阐明了该方的药理作用机制.笔者就近年来对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的一些新认识和治疗的新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谭涛;蔡光先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辨证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后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刘勇;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笔者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采用大承气汤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12h的患者50例,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用肥皂水清洁洗肠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按人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8 ~69岁,平均55岁;病程30天~5年,平均360天;胆囊结石42例,胆囊息肉8例.对照组50例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5 ~ 72岁,平均58岁;病程10天~8年,平均340天;胆囊结石40例,胆囊息肉10例.
作者:欧阳敦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糖尿病足患病率也趋向增多.本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而导致截肢致残.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其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要截肢,给患者身心上带来极大痛苦.近10余年来,我院多科配合,共同开展对本病的诊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勇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膜样增生而侵犯角膜的一种常见眼病,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角膜鼻颞两侧均可发生,鼻侧多见.笔者于2007年1月~ 2011年6月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且术后予行气活血、祛瘀之中药进行治疗,对防止翼状胬肉复发有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膝关节滑膜炎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9年以来采用中药外敷配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本病33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透明质酸钠治疗的3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66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33例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35~75岁,平均(55.31±12.47)岁;共38个膝关节患病;病程2个月~11年,平均(32.78±24.03)个月.
作者:谭潇;卢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本病34例(治疗组),并与用西洛他唑片治疗的34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8%,两组比较,P<0.01;同时能提高患者的ABI值和下肢血管彩超的客观参数,改善下肢循环.结论: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肯定.
作者:秦棱;伊娜;戴莲仪;简小兵;王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本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而对照组仅为68.75%,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彭罡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妊娠期间出现一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西医称之为“先兆流产”.传统理论认为,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临床导致冲任损伤、胎元不固的常见病因病机有肾虚、血虚、气血虚弱和血瘀.大多医家在保胎时多重脾肾,补脾肾这一思想几乎贯穿于所有的证型.而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活血化瘀有动胎之弊,历代医家在治疗妊娠病时多避而不用,其运用具争议.现笔者就活血化瘀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鹭霞;倪娇芳;康银阁;吴涢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化行方案结合八珍汤随证加减辨证论治,对照组常规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血常规4个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无显普性(P>0.05).对照组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骨髓抑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章慧;王云启;梁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李熊飞(1912 ~2006年),号渭翁,男,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第二批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历任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曾任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名誉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青光眼组顾问、湖南省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及顾问等.李老医技高超,一生学著颇丰,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校勘中医眼科古籍《秘传眼科龙木论》、《目经大成》,其中“龙木论校勘管见”、“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养生方》注释”,影响较大.所著《银海春秋》,对有史以来的眼科文献作了详尽的论述总结,对眼科的临床经验作了概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用经方疗眼疾常独具慧眼,善用寒凉而不远温热.李熊飞行医七十载,擅长于眼底病、内障病,为无数眼疾患者解除了痛苦.现将李老治疗绿风内障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罗维骁;刘艳;彭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四逆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心动过缓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心动过缓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以四逆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对照组20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合生脉散加味能显著改善心动过缓型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
作者:李兴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如何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与肾病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应用健脾益肾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香清脂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LC-10ATvp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1~0 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其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0 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丹香清脂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控制.
作者:方既明;尹桃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