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珠;陈鸣旺;顾成义;王爱华
缺血性肌挛缩[1]是骨折并发症之一.本病一旦发生,不但治疗困难,预后不良,重者造成肢体残废.笔者自1998~2008年运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上肢缺血性肌挛缩7例,收到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宿绍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侧上肢的正常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且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3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其治疗方法有石膏固定、钢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交锁钉固定及小夹板骨牵引固定.笔者于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手法复位骨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80例,疗效满意,并与用钢板、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保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清脾饮源于<济生方>,由青皮、川朴、白术、草果、柴胡、茯苓、黄芩、法夏、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和解表里、健脾化痰之功.适用于湿温病,热重寒轻,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口苦咽干,心烦渴饮,小便黄赤,脉弦数等.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清脾饮治疗各种内科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谭广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住院先后奇数39例为对照组,偶数39例为治疗组,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高位灌肠治疗.结果:对照组有10例中转手术,治疗组有3例中转手术;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仅为74.4%.结论:中药胃管注入配合高位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杨春平;朱锦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手少阳经经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手少阳经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针刺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症状,有效改善头痛强度等级、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指数.结论:针刺与西药治疗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志宏;贺莉萍;王灵;谢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27.9%,而对照组仅为16.9%,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疗效明显.
作者:李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功劳去火片为<中国药典>2005版一都收载品种[1],由功劳木、黄芩、黄柏、栀子等药物制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实热火毒所致的急性咽喉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肠炎.原标准缺少有效成分的定量控制指标.
作者:周萍;凌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3%.而对照组仅为73.33%,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辉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时,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由于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防治缺血成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手段.
作者:林海;孟庆玉;肖艳萍;刘梅;夏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导致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于2000~2006年采取雪莲汤治疗子宫肌瘤6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柯虹;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周声溢,字菱生,号靖庵,生于1861年,卒于1918年.近代湖南长沙人,晚年迁居上海,以医闻名.周声溢于悬壶、授子、课徒之余,集平生学识及临证经验,著成<靖庵说医>一书(该书有1925年上海铅印本).
作者:朱传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0%和91.7%,而对照组仅为23.3%和80.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P<0.01或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陈坪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管道和继发性外口等组成.临床上肛瘘一般不能自愈[1].
作者:钟福星;欧阳旭莲;李红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CP)具有病情顽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上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甚满意.笔者于2004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84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84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中华;马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由于其疗效肯定,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静脉炎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笔者于2006年6月~2008年6月对50例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育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吴润秋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师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李聪甫.从医30余年,在内科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病、肾病等疑难病症的中医诊治颇有心得.
作者:肖碧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仅为80%,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满意.
作者:陈辉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山(字青主)所著,其中立论与用方较前人多有发挥,在妇科病的辨治上独树一帜,为后世临床医家所推崇.全书调经篇方剂共15首,其中13方用到白芍,约占到87%.
作者:王永宏;刘娜;熊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2%,而对照组仅为8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
作者:张爱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