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春
舒心通脉片是由马齿苋、川芎、丹参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由舒心通脉胶囊剂改而来,临床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的治疗.
作者:易华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自1998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滋阴通天汤治疗颈椎综合征阴虚火旺型133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75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利芬;杨志立;欧文娥;李德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愈疡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2例采用愈疡止痛汤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主要观察两组临床症状、Hp根治率、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而对照组仅为78.95%,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溃疡面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在Hp根除率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愈疡止痛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作者:杨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部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附近的脊神经根,产生腰腿痛等一系列症状[1].笔者于2003年6月-2007年6月在腰椎牵引加超短波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腰通络汤治疗本病53例,疗效满意,并与在腰椎牵引加超短波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腰痹通胶囊治疗的5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支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医院正面临着强烈冲击和挑战.
作者:吴薇;黄慧玲;卢传坚;黄秀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赋形剂调制的七厘散药膏局部外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打击造模的方法将90只SD大鼠造成急性软组织损伤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Ⅰ)、蜂蜜药膏组(Ⅱ)、白酒药膏组(Ⅲ)、米醋药膏组(Ⅳ)、香油药膏组(Ⅴ)和凡士林药膏组(Ⅵ),按不同组别分别予以损伤部位皮肤涂抹给药,确定用药第2、5、8天为观察时相点,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白酒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变化在各时相点与模型组及其他用药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显著性意义(P<0.05);米醋组在第1、2时相与其他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酒作赋形剂调制七厘散外敷,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并且时修复全过程均有影响,作用明显优于其他赋形荆.
作者:彭细果;徐生红;张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达60%~90%,任何周围神经均可累及,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至今仍无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中医药治疗 DPN具有一定的优势,现笔者将其概述如下.
作者:林马保;张优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而对照组仅为76.19%,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
作者:周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病程延长,其发病率达60%~90%[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仕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脊柱转移瘤31例,包括混合型转移19例,溶骨型转移9例,硬化型转移3例,共涉及117个椎体及103个椎体附件.结果:通过分析其STIR像上的信号表现与常规FSE序列T,WI,T,WI 及增强 MRI 像对比,所有117个椎体及103个椎体附件的转移灶在STIR像上均有明显的信号改变.结论: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对脊柱转移瘤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显示率高.但在鉴别诊断方面还需结合T,WI、T.WT 像及增强MRI扫描.
作者:郭国华;段圣武;李亚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 86 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风病积分、血肿吸收情况、疗效、血流变及主要症状、舌象等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明显.
作者:吴宏生;单亚利;刘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自2002年起采用推拿手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9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用电针治疗的9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一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及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减轻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作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在化疗的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照组28例单用化疗.结果:治疗组在主要症状改善、近期总有效率和减轻毒性反应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参芪扶正注射液确能明显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郭燕蓉;茆建国;朱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漏芦汤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用复方漏芦汤治疗,1剂/日,每天分两次煎服,30天为 1 疗程,共用1个疗程;对照组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3粒/次,每日2次,30天为1疗程.共用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30例中,CR5例,占 16.67%,PR15 例,占 50.0%,有效率为 66.67%;对照组30例中,CR0 例,PR5 例,占16.67%,有效率为16.67%.结论:复方漏芦汤对原发型肝癌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会仓;王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中医药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的发展机遇,面对这样大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正视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使中医医院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作者:姚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某些疾病模型小鼠,如肿瘤小鼠,存在类似人类的证候及演变[1~4].
作者:卢文丽;方肇勤;潘志强;刘小美;侯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癫痫病因复杂,发作类型多种多样,治疗较为困难,预后情况差,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一般都有较大副作用,特别是服药期间很多青少年患者不能坚持正常上学.
作者:周知午;周予禄;唐铭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自2003~2006年应用我院中药洗剂2号方配合蜡疗治疗骨折后期合并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2例,疗效满意,并与以活络油外搽并配合手法揉按治疗的72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芬华;李青;谭春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于2003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外敷腌盐蛋泥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为国;杜继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