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蓉;茆建国;朱蔚
中医药作为我国原创的医学科学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时代变迁而不衰,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在我国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中占据重要地位,充分说明其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郭子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新的手术方式引进,各种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新的植入矫形材料层出不穷,致使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纠纷呈现上升趋势.笔者临床上为了加强围手术护理质量管理,防范医疗护理事故隐患,取得了满意成效,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鲍桂香;吴耘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进行中医教育改革,关键的一点,是要弄清楚中医这个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改革就只会是隔靴搔痒,不着要领.
作者:彭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癫痫病因复杂,发作类型多种多样,治疗较为困难,预后情况差,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一般都有较大副作用,特别是服药期间很多青少年患者不能坚持正常上学.
作者:周知午;周予禄;唐铭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某些疾病模型小鼠,如肿瘤小鼠,存在类似人类的证候及演变[1~4].
作者:卢文丽;方肇勤;潘志强;刘小美;侯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自2002年起采用推拿手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9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用电针治疗的9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一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缺血性脑中风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发病率很高,约占脑中风的70%~80%.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其中因脑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因素造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的局灶性脑梗死,称为脑血栓形成.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32例,效果良好,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扬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急、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舍保留灌肠对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按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指数积分(CPSI)、前列腺液镜检(EPS)中白细胞数、卵磷脂小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积分、EPS 改善等方面均优于时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合灌肠治疗CP疗效明显.
作者:莫剑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赋形剂调制的七厘散药膏局部外敷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打击造模的方法将90只SD大鼠造成急性软组织损伤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Ⅰ)、蜂蜜药膏组(Ⅱ)、白酒药膏组(Ⅲ)、米醋药膏组(Ⅳ)、香油药膏组(Ⅴ)和凡士林药膏组(Ⅵ),按不同组别分别予以损伤部位皮肤涂抹给药,确定用药第2、5、8天为观察时相点,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白酒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变化在各时相点与模型组及其他用药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显著性意义(P<0.05);米醋组在第1、2时相与其他用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酒作赋形剂调制七厘散外敷,能够有效降低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并且时修复全过程均有影响,作用明显优于其他赋形荆.
作者:彭细果;徐生红;张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西药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丙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B 超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86.7%,而对照组仅为 60.0%,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在降低 ALT、TG、TC 等方面进行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明显.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温阳宣痹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等疗效指标及治疗前后血浆 ET、NO的变化,评价温阳宣痹方对冠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 例 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阳宣痹方,另设20例健康人为正常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T、NO 均未见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ET、NO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宣痹方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并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李瑞;樊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MRI诊断及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脊柱转移瘤31例,包括混合型转移19例,溶骨型转移9例,硬化型转移3例,共涉及117个椎体及103个椎体附件.结果:通过分析其STIR像上的信号表现与常规FSE序列T,WI,T,WI 及增强 MRI 像对比,所有117个椎体及103个椎体附件的转移灶在STIR像上均有明显的信号改变.结论:短TI反转恢复序列(STIR)对脊柱转移瘤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显示率高.但在鉴别诊断方面还需结合T,WI、T.WT 像及增强MRI扫描.
作者:郭国华;段圣武;李亚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22%,而对照组仅为88.89%,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
作者:钟新林;匡肇;刘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调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调治,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而对照组仅为72.9%.两组比较,P<0.01.结论:综合疗法调治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于2003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外敷腌盐蛋泥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为国;杜继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作,其学术特点集中体现在[1]:养生治病,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益气升阳,潜降阴火;因时制宜,制方用药;立足脾胃,兼顾他脏;调理脾胃,远欲摄养等.脾胃论思想对后世医家及中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即使在当今的中风康复治疗中,脾胃论思想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谭朝坚;李里;张泓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葛根丹参玉竹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葛根丹参玉竹汤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而对照组仅为68.75%,两组比较,P<0.05.结论:葛根丹参玉竹汤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
作者:何志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糖尿病多汗是由糖尿病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现代医学无特效疗法.笔者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汗症35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缪亚琴;蒋春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方漏芦汤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用复方漏芦汤治疗,1剂/日,每天分两次煎服,30天为 1 疗程,共用1个疗程;对照组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3粒/次,每日2次,30天为1疗程.共用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30例中,CR5例,占 16.67%,PR15 例,占 50.0%,有效率为 66.67%;对照组30例中,CR0 例,PR5 例,占16.67%,有效率为16.67%.结论:复方漏芦汤对原发型肝癌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会仓;王秀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