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茂
血脂异常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普通健康问题,并构成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上控制血脂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笔者自2002~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8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先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改变,探讨葛丹稳心汤从痰瘀同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应用葛丹稳心汤和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且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LPA.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和LPA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PA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中可显著升高,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影响;葛丹稳心汤确能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集聚和清除冠状动脉内的血栓.
作者:王瑞科;杨继平;李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粗隆间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群的常见骨折类型.患者高龄,多存在各器官功能不全和衰退,明显有骨质疏松,愈合后常遗留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创伤大,出血多,患者耐受能力差,难以承受手术打击.
作者:汤芳生;侯启柱;李兴平;丁继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NS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C-BSA复制NS大鼠模型,将SD模型大鼠30只,以24h尿蛋白定量结果随机分为模型组、肾炎四味片组、中药复方组,每组10只;并以10只同批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毒氮.结果:中药复方组NS大鼠尿蛋白含量下降,其作用优于模型组和肾炎四味片组;中药复方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值分别下降,其作用优于模型组.结论:中药复方对NS大鼠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智;向爱国;金红;谭泽明;翁榕安;凌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养阴祛火口服液由生石膏、赤芍、生地、石斛、麦冬、防风、藿香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养阴、祛火之功,主治胃火上炎之牙痛、口腔溃疡等症,疗效显著.笔者以其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为指标[1],结合浸出物的测定和挥发油的考察,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出合理的水提工艺,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攸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汤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用常规输液合针灸治疗,治疗组用化瘀通络汤合针灸治疗,一般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而对照组仅为63.64%,两组比较,P<0.01.结论:化瘀通络汤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
作者:刘红;袁晓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风寒湿痹,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及增生性关节炎等均属此范畴.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多见.笔者自2001年3月~2006年8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子方;罗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其中我国以直肠癌多见,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在世界肿瘤病死率中居第三位,在西方癌症病死率中居第二位.笔者对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临床研究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概述如下.
作者:黄国军;何永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在临床上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处方中,常有丹参、延胡索.本文以丹参酮Ⅱ A、延胡索乙素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丹参、延胡索合煎提取物中丹参酮Ⅱ A、延胡索乙素的影响,并对丹参、延胡索合煎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子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消银丸与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72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消银丸,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两组均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1.7%.而对照组仅为72.2%,两组比较,P<0.05.结论:消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郭正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慢性咽炎患者是由于脾虚失运、咽部失养、防卫能力下降,反复感邪所致.用健脾利咽中药复方健脾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1].为了探讨其疗效机理,笔者主要观察了本方对实验性慢性咽炎兔ICAM-1含量的影响,现将其观察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梁俊薇;顾真;宁云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个月为1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在消除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血脂(特别是甘油三酯)和B超检查结果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法有明显的保肝和降血脂的作用.
作者:朱初良;殷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运动耐量、中医证候疗效及60天返院率的影响.方法: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抗心衰Ⅰ号方.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60天返院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
作者:刘春华;解发良;李志;陈琪;谭宇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质增生及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疾病.
作者:李清贤;杨银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紫癜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SPN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范维维;姜雪冰;施志雄;覃世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痔疮是指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引起的直肠末端或并有肛管、肛缘的血管瘤样病变.按痔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1].笔者于2001年6月~2006年6月采用内扎外切加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内扎外切术治疗的7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阳辉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小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对RRI病因探讨不断深入,认为该病与小儿的免疫功能失调或低下有关.笔者于2002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治疗本病患儿9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红专;陈桂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妇科调经颗粒是由当归、甘草、香附等10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能.临床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疾病的治疗.当归为方中君药,据文献[1]报道,当归中含有机酸类成分阿魏酸.现参照文献[1~2],采用RP-HPLC法测定妇科调经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可靠,可作为妇科调经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43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的3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81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5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6.38岁;平均病程(3.5±2.5)年;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合并高血压病17例,合并糖尿病9例.
作者:高虹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