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娥
目的:观察分析定期产检在胎盘早剥的预防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分娩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其中观察组产妇产前进行定期产检,对照组产妇产前进行常规产检,分析通过定期产检对患者胎盘早剥的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阳性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和胎膜早破是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定期产检能够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保证母婴的健康,从而降低母婴的死亡率,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罗艾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75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单腔)在B超定位下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液(血)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胸腔积液中,31例恶性胸腔积液(包括18例既往明确诊断肺癌,本次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经过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患者胸闷气喘症状逐渐缓解,给予胸腔内注射化疗粘连药物效果良好,21例胸腔积液患者,经过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持续引流,胸水吸收快,未见明显胸膜粘连.置管期间均无引流管脱出、感染、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单腔)置管引流术在胸腔积液治疗的应用中疗效显著,具有微创、引流减压快,反复留取标本方便,便于胸腔内给药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不仅操作简单易行,还能迅速减轻临床症状,同时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江艳;马聪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100例肠结核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对100例肠结核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对于肠结核的诊断,其症状主要是腹痛、腹泻或便秘、发热、腹部有包块等.抽取腹水进行腺苷酸脱氨酶的检测对于并发腹膜炎的肠结核患者诊断有效,其值大于30 u/L,肠镜检查及组织活检,诊断性治疗在诊断中有效.外科手术治疗31例,内科药物治疗69例,都治愈.结论:肠结核的临床症状为非特异的,肠镜检查与组织活检对此病诊断有重要意义,肠结核诊断也可结合多想方法.内科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吴宗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正常细胞逐步获得恶性表型需要多个遗传改变的积累,是多种基因变异并长期累积所致的结果.微卫星是广泛存在基因组中简单串联重复DNA序列,具高度多态性,变异率极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组特定微卫星DNA遗传的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相应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有关,并发挥重要作用[1].本文就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恒;岳欢;邓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本文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程序服务,对两组患者入院通知单至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开始所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通知单至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开始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云素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苦参素胶囊进行治疗.治疗24周、4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经治疗24周、48周后,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与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临床药学实践中药学诊断发挥的作用及带来的影响.方法:从临床药学诊断的具体内容及临床意义开始讲解,结合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及其服务实践,总结归纳在医院开展临床药学诊断工作的具体应用价值.结果和结论:临床药学诊断在临床药学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可以协助临床药师更好地认识药物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加强临床工作能力以及在临床药学上的工作质量.
作者:闫艳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案例研究微针疗法和艾灸疗法对青年女性黑眼圈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52例黑眼圈青年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其中采用微针治疗组18例、艾灸治疗组18例以及空白对照组16例,三组治疗时间均以10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微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痊愈率为11.1%;艾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痊愈率为5.9%;空白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2.5%,痊愈率为0%.微针治疗组和艾灸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治疗与艾灸治疗对于青年女性黑眼圈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两种方法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美容和临床上推广.
作者:谢仙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拔牙患者,在齿槽外科应用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拔牙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针对所有拔牙患者实施分组,组别名称设为A1组(治疗1组)、A2组(治疗2组)与A3组(对照组).针对A1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者采用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针对A3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法进行治疗.对每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氧饱和度(Sp()2)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结果:A1组患者HR的波动较小,MAP也没有明显的波动,患者没有感觉到强烈的疼痛.A1组与A2组患者拔牙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对比三组患者SpO2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牙拔除感觉困难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终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贵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产妇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86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以及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产程、新生儿窒息率、产时出血量、满意率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结合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分娩时间,提高母婴生命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纳洛酮治疗)44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44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患者进行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三天内意识障碍起效率为25%,治疗组患者在三天内意识障碍起效率为45.45%,治疗组的意识障碍起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用药后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脑出血中具有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昏迷时间、药效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程大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实施新式剖宫产术分娩孕妇900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中74例娩头困难原因及探讨防治措施.结果: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主要有手术切口、麻醉效果以及胎头位置等方面,且新生儿窒息是娩头困难的主要并发症.结论:产科医生应对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着力探寻预防新生患儿窒息死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石广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多种类型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10例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种类型椎体骨折的患者,并按照椎体骨折的形态进行区分,其中39例无变形型(Ⅰ)、47例单纯压缩型(Ⅱ)、55例非后缘崩裂型(Ⅲ)、36例后缘崩裂型(Ⅳ)、33例椎管占位型(V).结果:本组患者的穿刺注射全部成功,其中198例患者在术后48h能够开始下床活动,腰部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另外12例患者症状改善但仍无法自主进行床下活动,所有患者均未有骨水泥椎体外渗漏导致神经受压的症状发生.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2年的术后随访,203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96.7%),7例患者症状基本缓解(3.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多种类型椎体骨折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非明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现状,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构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策略,以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动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200例,通过运动针灸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经过运动针灸治疗后,治愈125例(62.5%),显效:48例(24%),好转:25例(12.5%),无效2例(1%),总有效率为99%.根据随访1年,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急性腰扭伤患者采取针灸运动疗法治疗疗效显著,有效降低复发率,方法简易便行,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天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肺和脏层胸膜破裂,气体经由裂孔进入胸膜腔所致.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于无基础肺病的健康人,如青年特发性气胸.后者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阻肺(COPD)肺结核、肺癌等.自发性气胸于1803年由Itar命名.
作者:刘珍珠;郭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复方川贝片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其剂型也多种多样.本文对复方川贝片的主要剂型进行了分析,就就如何做好复方川贝片的剂型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宋婉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血瘀型)患者,采用益肾调气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PSD患者150例,通过抽签法将PSD患者平均分为B1组(观察组75例)与B2组(对照组75例).B2组:利用疏肝法,选择逍遥散对患者进行治疗;B1组:选择益肾调气法,采用颐脑解郁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利用HAMD量表对两组PSD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在临床治疗显效率方面,B1组PSD患者高于B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B1组在准备治疗前,HAMD量表评分为(28.26±5.42),完成治疗后,评分为(10.33±5.87).准备治疗前与完成治疗后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B2组完成治疗后,利用HAMD量表进行评分为(21.37±5.21).同B1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PSD患者,采用益肾调气法进行治疗获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成功凸显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曾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托品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采用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行宫颈麻醉,对照组不予以任何药物,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越于对照组,其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人工流产手术中采用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能有效起到镇痛和扩张宫颈的作用,同时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冉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一级高血压在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健康教育.方法:选择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一级高血压患者86例进行非药物干预.结果:通过非药物干预86例中显效24例,有效38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70%.结论:进行非药物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控制一级高血压,还可提高降压药的效果.非药物疗法不仅经济方便,而且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治疗指南及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均提出运动、降低体重、限盐、戒烟等非药物疗法需作为高血压的基础治疗.
作者:严志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