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韦茵

关键词: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 老年重症肾衰竭, 临床使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住院治疗的重症肾衰竭患者37例,给予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现患者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方面较治疗前都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随访调查发现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67.6%,高于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1年平均存活率(51.4%);结论: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疗效好、患者存活率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肺炎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使用安全、简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检查女性宫内节育器位置首选方法

    目的:比较分析妇科B超、X线腹透这2种方法在检查IUD位置的准确性.方法:是通过对212例IUD的育龄妇女采用超声波和X线腹透的检查.B超显示212例育龄妇女中,有22例IUD位置异常,190例IUD位置正常.结果:190例IUD位置正常中X线腹透检查显示异常30例中,14例为子宫重度后倾后屈位或前倾前屈而IUD位置正常患者,9例为剖宫产术后高位子宫IUD位置正常者;3例为子宫中度脱垂IUD位置正常者,4例为子宫偏右或偏左IUD位置正常者.22例IUD位置异常中X线腹透检查显示正常9例中,其中6例为IUD位置轻、中、重度下移者,1例为右子宫角内节育器,2例为子宫肌层节育器.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了解女性节育器位置的首选检查方法,X线腹透检查IUD位置的方法应该逐步被淘汰.

    作者:刘久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梗塞性痴呆CT定位成像技术对临床中医疗法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梗塞性痴呆CT定位成像技术对临床针刺疗法及中医药疗法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中药和电围针取穴治疗,对照组均采用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高达94.7%,对照组有效率为7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HDS得分均高于治疗前,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梗塞性痴呆CT定位成像技术对临床针刺疗法及中医药疗法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务伟;吕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调查中法医、痕迹技术的综合应用

    在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中,现场调查的重点是发现、搜查及提取能判明事故原因和责任的痕迹、物证.尤其是涉及到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中,法医在进行人体损伤检验的同时,必须密切结合现场和车辆痕迹技术检验,认真鉴别分析痕迹的特征,辨认车、人上的痕迹损伤是否相互吻合,从而为事故处理提供科学明确的依据.

    作者:张雷;董祖鑫;李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孕期营养饮食原则及对子代的影响

    孕期营养所需高于非孕期,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不仅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还会为成人疾病埋下隐患,因此指导孕期合理饮食至关重要.

    作者:赵成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消炎痛栓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减轻无痛人流术后疼痛的措施,寻找积极有效的处理方法; 方法:选择门诊无痛人流患者6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使用利多卡因20-40mg+异丙酚2mg/kg+芬太尼0.05g进行静脉麻醉,其中实验组于术前30分钟加用消炎痛栓100mg塞肛;比较两组麻醉疗效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两组麻醉疗效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30分钟应用消炎痛栓能起到超前镇痛作用,改善宫颈松弛度,增进麻醉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宫缩痛程度.

    作者:徐慧敏;梁永妃;吕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平均50例.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及在手术室的配合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更加配合手术,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具有极为有效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分析

    目的: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相救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医院收治的3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有3例因治疗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1.4%;中毒者的死亡原因多为呼吸衰竭、多器官脏器衰竭等;治疗后有2名患者出现右下肺不张症状.结论:呼吸衰竭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若能在中毒早期及时地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借助仪器辅助中毒者进行呼吸并做好后期的脑部复苏治疗,可以有效地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继续发展.

    作者:胡建平;龙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锥颅引流术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危症,病死率、病残率均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我科开展微创锥颅引流术135例,疗效较满意,下面我将该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术前护理1.1 加强心理护理:当患者或家属得知颅内出血时,心理负担极重,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直接影响患者的饮食和睡眠,使神经体液调节处于紊乱状态,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热情耐心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详细解释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要点,介绍本科的成功经验,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作者:李春玲;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方式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观察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用于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和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I~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诱导舒芬太尼维持组(RS组)和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SR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T3)、气腹后1 min(T4)、后30min(T5)、睁眼时(T6),患者的收缩 (SBP)、舒张压(DBP)、心牢(HR)并观察术毕清醒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与T0比较,两组SBP和DBP于T1 时均降低(P<0.05); 与SR组比较,RS组于T1、T2时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 05).术毕RS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SR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加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提高了术后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纪元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近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近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年7月-2011年7月行近端胃根治术的患者57例,临床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分别采用全胃切除(8例)保留迷走神经切除(31例)、保留贲门切除(12例)、联合脾脏切除(6例),对不同术式的手术整体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在淋巴结扫描上,不同术式结果不具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肛门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上比较,保留贲门术式和保留迷走神经术式整体效果相对更佳,联合脾脏切除术效果相对差.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保留迷走神经核保留贲门发生率相对更少,脾脏联合切除术发生率相对高,比较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结论:近端胃根治术因患者具体病情的不同临床手术特点存在差异性,应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行近端胃切除,以利于手术预后效果的改善.

    作者:蒋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咯血先兆与临床救护措施

    咯血是肺结核患者肺部急症之一,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咯血前诱因预先兆,积极做好抢救措施,咯血复苏后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密切注意患者以防窒息,严密观察其窒息先兆,防止患者再窒息的发生.加强饮食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特别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增加腹压致咯血及窒息再次发生.

    作者:张晓卓;铁国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改善作用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改善作用,提高相关疾病护理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42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列,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病患儿童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生后6、24 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当中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李瑾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病症状分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病症状的预防与治疗,小儿腹泻总称腹泻病,是指小儿每日大便性状的改变或次数的增多,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可伴有呕吐、发热,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发病率高,对小儿健康危害极大,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约占半数,以夏秋季常见.急性腹泻指的是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月之间,慢性腹泻病程大于2个月以上.在我国,由于小儿营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本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作者:林瑞峰;曾彩娇;关则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对高原扁平疣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对高原扁平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来我队就诊并且进行治疗的高原扁平疣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去疣洗剂的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发生头晕、皮疹、灼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结合去疣洗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高原扁平疣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平安;彭文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将选取所在科室近几年收治的18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本文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未出现任何异常行为,经HAMA、HAMD测定患者的抑郁情绪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笔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其结果显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供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彩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采用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健康状况影响.方法:乙肝患者治疗组是使用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乙肝患者恩替卡韦片组与对照组血清标志物HBeAg、HBV-DNA、HBsAg浓度有差异(P<0.05).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有效(P<0.01).乙肝患者预后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营养状况、病理学分型、规范治疗、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其它疾病等.结论:恩替卡韦片联合美能片是治疗乙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郝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婴幼儿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目的:探索婴幼儿手术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13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婴幼儿进行密切的观察,并进一步分析其心理的特点和护理的方法.结果:行手术治疗的138例婴幼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存在手术并发症.结论:予以婴幼儿充分的术前的护理,术中舒适体位、适当保温、密切观察,术后麻醉复苏是护理围手术期婴幼儿的关键.

    作者:岳素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共20例存活患者,其中观察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28.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能进行盲目的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白血病化疗时血及骨髓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探讨

    研究分析白血病化疗药物对血液及骨髓的细胞形态态学引起的变化,从而为科学诊治白血病提供参考.

    作者:黄川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