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王玉霞

关键词:内科诊治, 急性胰腺炎,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共20例存活患者,其中观察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28.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能进行盲目的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红蛋白电泳在地贫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血红蛋白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送检的850例患者标本进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检测血红蛋白各个组成部分的含量.结果:经过筛查和分析,850例患者样本中发现α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78例、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 52例,其他血红蛋白病 4例.阳性率分别为9.2%、6.1%、1.47%.结论:血红蛋白电泳可以用于检验异常Hb从而进一步诊断相关疾病.

    作者:梁毅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妇产科各类疾病患者84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比较两组在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治愈效果上的差异,指导护理实践.结果:进行综合干预的妇产科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疾病治愈方面好于常规护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雷天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的新生儿窒息128例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恰当的护理,有效的阻止新生儿窒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结论:实践中掌握新生儿窒息抢救及其相关护理方法,对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房玉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 因反复间歇性腹痛、呕吐8年,再发加重5天入院.出生后5天间隙性哭闹,呕吐乳汁和胆汁,未进一步检查治疗;以后时有腹痛,经医院对症治疗后缓解;8岁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伴脐周隐痛及阵发绞痛,发作无规律,每天2~5次,毎次持续10余天,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此后每年发作1-2次,症状大体相同,缓解期无任何不适.

    作者:罗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的疗效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患者以及同期接受治疗的46例非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监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蛋白和腰椎恢复情况,并使之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在X线下显示的正位、侧位、上下终板成角与治疗前比较存在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5年与治疗后5个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与对照组比较物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伴有脊髓损伤腰椎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会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腔镜对子宫肌瘤的诊治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今已治疗的1180例妇科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子宫肌瘤450例、子宫粘连症330例、子宫内膜息肉240例、子宫畸形120例、子宫内异物40例等.结论:由于宫腔镜能直接检视子宫内景,对大多数子宫内疾病可迅速作出精确的诊断.有人估计对有指征的病人作宫腔镜检查,可使经其他传统方法检出的子宫内异常率从28.9%提高到70%,通过宫腔镜手术、不仅能在微创、无痕的情况下迅速为女性解除各种病痛,而且能为多年不孕的女性带来孕育新生命的福音.

    作者:何亚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蛇咬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小议

    蛇咬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方法,新宁县夏季是蛇活动旺季而冬春又是吃蛇的好季节,是毒蛇咬伤高发地带.对于同一种毒蛇而言,当毒蛇从冬眠醒来时,其毒性强[1].在蛇咬伤中尤以野外工作的男性为主要受害对象,而老年人和小儿由于其较差的机体免疫能力,常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在急救和护理中则需重视.在受伤的部位中多以四肢为主要部位,占到被咬伤部位的90%以上.为了总结蛇咬伤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笔者结合110例病例属文供参考交流.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病症状分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病症状的预防与治疗,小儿腹泻总称腹泻病,是指小儿每日大便性状的改变或次数的增多,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可伴有呕吐、发热,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发病率高,对小儿健康危害极大,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约占半数,以夏秋季常见.急性腹泻指的是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月之间,慢性腹泻病程大于2个月以上.在我国,由于小儿营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本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作者:林瑞峰;曾彩娇;关则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所起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2-2012.2期间100例脑卒中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神经内科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DS评分和MESSS评分进行判断.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每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对于脑卒中老年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方式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观察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以不同方式用于全静脉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和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I~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瑞芬太尼诱导舒芬太尼维持组(RS组)和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组(SR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腹前(T3)、气腹后1 min(T4)、后30min(T5)、睁眼时(T6),患者的收缩 (SBP)、舒张压(DBP)、心牢(HR)并观察术毕清醒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与T0比较,两组SBP和DBP于T1 时均降低(P<0.05); 与SR组比较,RS组于T1、T2时SBP、DBP均显著降低(P<0.01),HR显著减慢(P<0 05).术毕RS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SR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维持运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加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提高了术后患者苏醒质量.

    作者:纪元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并出血的比较

    目的: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成泮托拉唑钠组(治疗组)60例,奥美拉唑组 (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mg加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 Q12h使用;对照组用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2次/d.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56例3天内止血,5例5天内止血,0例止血时间大于5天,止血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43例3天内止血,3例5天内止血,0例止血时间大于5天,止血总有效率为93.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邵付劼;卢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瘦素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它可以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来保持体脂相对稳定.瘦素分泌有一定的节律性,其节律性改变可导致或加重肥胖.肥胖是一种重要的代谢疾病,可引发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以及某些肿瘤.本文对瘦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人体内瘦素抵抗现象与肥胖、肥胖相关疾病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形丹;高俊珂;卢虎强;王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混合细胞性肝癌的CT和MRI诊断探析

    目的:研究混合细胞性肝癌的CT和MRI诊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混合细胞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的影像表现.本组30例混合细胞性肝癌患者中,有27例患者采用的是CT进行检查,6例患者采用的是MRI进行检查,5例同时选用CT和MRI进行检查,2例仅行MRI检查.结果:27例患者CT平扫所有瘤灶都是团块状低密度灶或结节状,边界清楚或模糊.CT增强扫描的强化方式主要有3种:I型为快进快出型(6例),11型为慢进慢出型(14例),III型为此起彼伏型(7例).6例MRI平扫TlWl上病灶基本是均匀低信号,T2WI上是等高信号,并且内有不规则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表现为2种不同的强化方式:I型(快进快出型,3例);IlI型(此起彼伏型.3例),该3例中有2例仅采用MRI进行检查.综合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一共有10例呈此起彼伏型.结论:绝大多数混合细胞性肝癌的CT和MRI表现不具有特征性,但部分病例呈现此起彼伏型的强化方式有利于诊断本病.

    作者: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采用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健康状况影响.方法:乙肝患者治疗组是使用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乙肝患者恩替卡韦片组与对照组血清标志物HBeAg、HBV-DNA、HBsAg浓度有差异(P<0.05).恩替卡韦片对乙肝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有效(P<0.01).乙肝患者预后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营养状况、病理学分型、规范治疗、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其它疾病等.结论:恩替卡韦片联合美能片是治疗乙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郝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妇科产前护理技术主要包括产前诊断技术以及护理,本文笔者主要介绍了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影响.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使产妇的不良心理因素下降,产妇的心态好了,不仅有效地配合了医生的工作也大大提高了胎儿的出生率.因此,笔者认为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产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苏宁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肺结核患者护理工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随机选取200名护士进行肺结核院内感染基本知识知晓率问卷考试.结果:200名护士在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论:院内感染基本知识培训对肺结核病人护理工作的提高意义非常重大,规范的护理操作可以大程度的减少或消除肺结核传染.

    作者:高娟;于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重症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36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救治措施,总结方法,指导临床实践.结果:36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给予利尿消肿、扩血管纠正心衰等对症综合治疗3天后,28例(77.77%)心功能有所改善,2例仍在治疗抢救当中,另6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死亡.结论:美托洛尔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作者:孙喜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疾病的价值意义

    超声造影技术能有助于对肾脏内的发育异常与新生物进行较好的区分,明确判断肾脏内有无占位性病灶的存在,并能准确地区分复合性囊性占位的良、恶性;对于肾脏的恶性肿瘤,造影增强在时相上无特征性,但肿瘤内无灌注区域的检出,对判断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与预防措施

    绝大部分肺外结核是在结核菌第一次入侵或原发肺部感染时经淋巴血循环播散所致,结核菌自呼吸道感染,经淋巴血行侵入某些脏器,当机体形成特异性免疫后,结核菌被抑制在局部而停止活动,一旦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低下,结核菌可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发病.做好肺结核的预防也就间接预防了肺外结核的发生,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这也是防治主要措施.

    作者:王雪;冯亚清;索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组患者均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采全身麻醉,与肋间6~7中线内置入胸腔镜,分离病变组织.行半肺叶切除术47例,双肺叶切除21例,全肺叶切除12例,术后配合有效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2例因病灶处粘连严重转开胸;5例行二次手术止血探查;术后少量漏气患者2例;1例发生胸腔积液,经术后引流痊愈;合并呼吸不全患者3例;手术时间40~180min,出血量15~55ml,住院5~20d.随访1a,所有参研患者无转移、复发.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并配合临床护士有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作者:吕晓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