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罗斌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呕吐, 检查治疗, 腹痛, 对症治疗, 病例报告, 间歇性, 缓解期, 症状, 医院, 乳汁, 喷射, 绞痛, 间隙, 患者, 规律, 胆汁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女,16岁, 因反复间歇性腹痛、呕吐8年,再发加重5天入院.出生后5天间隙性哭闹,呕吐乳汁和胆汁,未进一步检查治疗;以后时有腹痛,经医院对症治疗后缓解;8岁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伴脐周隐痛及阵发绞痛,发作无规律,每天2~5次,毎次持续10余天,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此后每年发作1-2次,症状大体相同,缓解期无任何不适.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心理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妇产科患者围手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妇产科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得知,观察组SAS评分为(36.8±7.1)SDS评分为(39.3±8.9),对照组SAS评分为(42.3±8.5)SDS评分为(44.1±8.6)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明显较好,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疗效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经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肺炎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使用安全、简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妇产科各类疾病患者84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比较两组在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治愈效果上的差异,指导护理实践.结果:进行综合干预的妇产科患者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疾病治愈方面好于常规护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雷天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总体临床效果,提出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大限度上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安全状态.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回顾,将这些患者按照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即研究组(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和对照组(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情况上来看,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良好,所以已经成为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杜润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讨论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CSP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至今采用介入方法治疗22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再经动脉导管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内灌注甲氨蝶呤(MTX)50-100mg,后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结果:22例患者介入手术均成功,2~3天内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术中未见大量出血;患者术后均有下腹部疼痛,3例出现骶尾部疼痛,在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术后监测血HCG术后3日血β-HCG值降幅均超过50%,证明治疗有效.随访4年,22例患者术后平均7个月恢复规律月经,4例患者再次怀孕.结论:经子宫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子子宫切口妊娠疗效较显著、成功率高,并可预防和控制破裂大出血,可避免切除子宫,并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秦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家庭用药干预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家庭用药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将138例病人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观察两组病人1年内复发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出院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用药干预及应用相关护理对策能明显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作者:洪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特征特点,对来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经内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其与伴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经内镜诊断为RE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等并将患者按LA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对其临床症状、HP感染情况、内镜表现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结果:内镜检测结果为A、B级共1007例,占86.14%,C、D级共162例,占13.86%.RE患者中男性887例,女性282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说明男性患者要多与女性.RE患者的HP感染率为51.15%,说明RE与HP感染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联系.RE主要的伴发病大部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结论:轻度RE的患者居多,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与是否HP感染无明显关系.除对反流症状的识别外应重视内镜检查,提高检出率,有效的开展治疗.

    作者:郑贵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对股骨髁上骨折的疗法

    目的:总结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50例股骨髁上骨折,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即术后72h开始指导患者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舒缩锻炼及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结果:50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在3~8个月内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6%.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娘好方法之一,其提供的力学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具有稳定性高,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安全的特点,术后指导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丙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接收的梅毒患者68例开展检测.结果:TRUST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6.67%(5/30)、26.47%(18/68).ELISA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ELISA方法检测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低于TRUST(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结果可靠.

    作者:王娟娟;朱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综合护理措施

    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患儿童86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86列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列,对照组进程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护理的优良率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优10 例患儿,良20 例患儿,差13例患儿,优良率为69.76%;观察组优26例,良15 例,差1 例,优良率97.67%.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优良率对比上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11.84,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的优良率,在临床治疗当中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李雪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52例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52例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疗效和康复情况.结果:52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8 min,出现并发症2例,2例术后阴囊气肿.术后平均住院3天,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开放性手术后复发或有腹股沟手术史的患者.

    作者:赵恒太;朱文浩;王永雄;蕫学义;钟利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常用降糖药联合用药方案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成本效果评价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为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佳的治疗方案,即单位治疗效果所需的成本低.方法:将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联合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B组患者联合服用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脲,C组患者联合服用罗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在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的同时,对其治疗的成本也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的有效率均在80%以上,分别为83.3%、86.7%和96.7%,治疗12周后,A、B、C三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3、26.7和33.2,三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A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低,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佳选择.

    作者:王俊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刍议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的改进措施

    近年来医院提倡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以及创造性的护理模式.通过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建设人性化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护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妇产人员的需求,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不但能够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还能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清DcR3浓度水平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诱捕受体3 (DcR3) 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8例胃癌患者血清DcR3水平,并与同期28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相对照,分析血清DcR3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 DcR3[(179.34±69.35) pg/ml]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108.56±76.7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和TNM分期相关,与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不相关.结论:DcR3有望成为一项全新的肿瘤标志物,为胃癌的早期诊断、TNM分期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指导胃癌治疗,提高胃癌的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

    作者:林尤恩;刘祖宏;徐国栋;袁阳春;罗育青;林东洋;钟碧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为了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情况,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探讨分析我院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结果:从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SAS评分等)以及总体满意度对比情况来看,舒适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标准(P<0.05),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结论:相对于常规临床护理来说,舒适护理更加满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

    作者:杨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及研究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对其行PTCD术放置胆道引流管,通过肝脏穿刺的次数、穿刺的时间、内引流及支架植入的例数、引流的有效时间等来观察通过改良PTCD与常规PTCD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均有所下降,改良PTCD术优于常规PTCD术(x2=61.4876,P<0.05).结论: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令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合理膳食与适当锻炼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期坚持合理膳食与适量运动首先能增加组织内靶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亲和力,较好发挥胰岛素分解葡萄糖的功能,起降糖作用;其次可以促进肌肉利用血糖,尿糖也可减少;再次可以改善脑神经功能,使病人得到充实快感,提高耐受力、意志力,对内外环境的适应力;并且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促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流量,改善微血管循环,防止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运动疗法宜在早、午饭后1h左右开始,其他时间运动宜采取临时加餐方法,以防低血糖反应,方式自选,结伴而行为佳.

    作者:苏桂珍;王晓楠;马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腹泻病症状分析与治疗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病症状的预防与治疗,小儿腹泻总称腹泻病,是指小儿每日大便性状的改变或次数的增多,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可伴有呕吐、发热,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发病率高,对小儿健康危害极大,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约占半数,以夏秋季常见.急性腹泻指的是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月之间,慢性腹泻病程大于2个月以上.在我国,由于小儿营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本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作者:林瑞峰;曾彩娇;关则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类命运可能有规律性存在

    人的出生时间、地点对人的一生命运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有着很大的关联.人的命运也可能有规律的存在的.

    作者:张霖;张重俊;李惠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70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或T管引流、术后胆道镜取石手术方法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70例,并与70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3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当 (P>0.05);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病人痛苦轻,恢复快,部分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靠,疗效满意,该术式可代替部分开腹手术.

    作者:李博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