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瑜
目的 通过对体检人员血清中胆固醇异常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胆固醇异常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的检出情况,以期有意义的人群得以早期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方法 调集包头第四医院2011年本院职工的体检报告768份,对其中的胆固醇异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体检职工血清胆固醇测定值异常率为(23.8%),男性血清胆固醇的异常率(26.6%)高于女(22.9%).30-50岁受检者血清胆固醇测定值异常率男性(27.2%)高于女性(21%),50岁以上受检者血清胆固醇测定值异常率女性(26.6%)高于男性(25.4%).结论 受检者胆固醇水平在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存在差异,尤其是中年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胆固醇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表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可能引起心脏病,胆固醇血症等疾病.
作者:丁玉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 以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ERCP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整体阶段的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有效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钱网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慢性重型肝炎给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及其他综合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肝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8.6%)与对照组(59.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存活率(85.7%)与对照组(66.7%)比较亦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肝功能有明显的疗效,并且能够对肝性脑病起预防和治疗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安全有保证.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前,阿司匹林是世界上使用频繁、广泛,用药史古老的名药之一,它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疾病控制和预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会有服用的误区,所以,医生在临床使用时必须要合理的用药,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阐述了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杜剑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踝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主要有心理、生理以及早期康复锻炼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比较高,患者在手术后关节恢复比较好.结论 对于踝支持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春燕;李靖忠;张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在肺部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明确的肺癌与肺结核患者,分肺癌组64例,肺结核组(对照组)68例.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相对于结核组患者CEA阳性率较高为31.2%,有百分百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且随着肺癌病程的延长,CEA的浓度值亦明显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CEA水平对于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病情进展、肿瘤预后等都有较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玉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使用一般护理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由于自身身体的特殊性,更加需要不同于一般护理措施的系统性护理,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的恢复,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麻疹在古代是四大儿科要证之一,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极大.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推广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从而使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基本上控制了本病的大流行.近几年,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典型麻疹病例,表现为症状较轻、病程短暂,重症、逆证较为少见,且病情有向大龄推移的现象.除了治疗之外,对于麻疹病人的护理也尤为重要.
作者:施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社会治安问题的突出,创伤率呈现出日益升高的趋势,创伤程度也日趋复杂和严重,创伤骨科作为骨外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应运而生,并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现对其研究现状以及护理对策做一概述.
作者:索文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11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结果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6个月及12个月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及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跟踪观察临床小儿腹腔镜手术资料,研究并分析气腹并发症的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过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气腹压力,分为A组(4mmHg)和B组(6mmHg),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调查选中的50例患儿中,总共出现与气腹相关并发症的15例:包括5例小儿胃内容物反流,3例为体温下降,1例为呼吸性酸中毒,但没有1例患者发生心包积气、气胸、气体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比调查研究得出,有效防治胃内容物反流、呼吸性酸中毒以及高碳酸血症等与气腹相关的并发症,佳方式是使用小的气腹压力.在此基础上,更要做好准确到位的护理,以及保暖和气管导管的固定,这些对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与气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刘玲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特比奈芬对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口服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大氟康(Dilfucan)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59例,停药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特比奈芬对于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愈率达到88.1%(52/59),有效率达到98.3%(58/59).结论 特比奈芬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抗真菌药,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不仅具有疗效好,疗程短的优点,且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在停药后仍能发挥其抗真菌的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清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之间收录的68例细菌性腹泻病患儿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而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3%,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上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郭执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9月到2012年8月之间收录的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而观察组的38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1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3个月后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情况,(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取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蔡霞;李万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旨在对神经内科病患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转变护理理念,对79例神经内科且无意识障碍病患予以科学学、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神经内科病患实施心理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病患的康复率及满意度.结论 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不担可以降低病患对治疗、恢复过程的心理压力,还可以有效消除病患对自身病情的焦虑、抑郁、不安程度,明显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爱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发热是小儿急性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持续高热可引起惊厥等多种并发症,所以正确及时处理发热很重要.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不同情况下小儿发热的处理措施,并介绍了常用退热药的特点、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
作者:周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晶胶比液体复苏对其液体管理策略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科4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时患者使用的晶体与胶体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低晶胶比组(L组)和高晶胶比组(H组).分别记录患者每日氧合指数(PaO2/FiO2)和液体平衡量,并统计两组患者能实现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的例数.结果 与H组比较,L组患者能实现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能使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易实现保守性的液体管理策略.
作者:李桂成;李云峰;王盛标;朱惠民;唐湘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42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核磁共振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资料的分析,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均有8例,脊膜瘤和转移瘤均有7例,神经鞘瘤患者5例,神经纤维瘤患者3例,脂肪瘤和血管母细胞瘤均为2例.结论 临床上采取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优越性,而且定位也比较准确,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广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78例癌症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的39例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舒适和疼痛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抗病信心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观察组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癌症患者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舒适和疼痛等方面的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身体上的疼痛.
作者:刘彦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经鼻应用(经鼻导管/面罩)低流量湿化给氧与非湿化给氧的临床效果,探讨实验室正常成年人低流量给氧佳的持续时间及是否进行湿化.方法 选择及普通18~22岁大学生186人,按随机数字表将以上大学生随机分为湿化给氧1h组、湿化给氧2h组、湿化给氧4h组和非湿化给氧1h组、非湿化给氧2h组、非湿化给氧4h组,记录每组学生给氧后1~7d的呼吸道症状及不适症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六组学生中湿化与非湿化给氧1h、2h组1~7d中,呼吸道症状及不适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湿化给氧4h组患者有主观不适感,在控制实验室环境参数(湿度=50%、温度18~22℃)时不适感大幅下降.结论 经鼻导管间歇低流量给氧非湿化处理较适用于给氧时间小于4小时短暂间歇低流量给氧或是给予室内湿化保证的成年人群.
作者:席微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