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英
目的 了解大学生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提高大学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意识.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大学生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为14.0%,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中为53.6%,高血压并发症知晓率为46.5%,控制高血压方法知晓率为62.8%.结论 大学生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及相关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大学生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教育.
作者:金今善;刘忠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无痛人工流产和传统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116例需要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无痛人工流产组和传统人工流产组.结果 前次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组患者的重复流产率比传统人工流产组的患者高(P<0.05),两组患者在前次流产后避孕情况和恢复性生活的时间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虽然解决了患者疼痛的问题,但是术后的重复流产率较高,因此要加强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作者:刘亚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护理干预对COPD急性发作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使用一般护理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COPD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由于自身身体的特殊性,更加需要不同于一般护理措施的系统性护理,系统性护理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的恢复,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深入探讨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诊断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及时的诊断与治疗,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证.结论 因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应在结合临床表现的前提下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诊断为主,诊断后及时治疗,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海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了解临床路径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输液与营养支持的方法,为路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11年8月之间接受诊治的41例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把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路径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路径护理的患者比常规护理的患者重复建立输液通道几率小,无休克情况发生,营养支持时恢复更快,发生并发症几率更低.结论 对重度烧伤的患者进行路径护理能快速治疗患者,加快患者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42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核磁共振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资料的分析,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均有8例,脊膜瘤和转移瘤均有7例,神经鞘瘤患者5例,神经纤维瘤患者3例,脂肪瘤和血管母细胞瘤均为2例.结论 临床上采取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优越性,而且定位也比较准确,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广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通过病理与临床检查证实为卵巢良性囊性病变患者共90例,对其临床资料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囊腺瘤共30例,巧克力囊肿共18例,单纯囊肿共12例.囊腺瘤的CT诊断主要表现为浆液性、单侧薄壁、部分存在壁结节;巧克力囊肿的CT诊断特点为形态规则、囊壁较薄、囊壁部分清晰部分粗糙、囊内无分隔等;单纯囊肿的CT诊断特点为病变部位呈现薄壁圆形或成像卵圆形,部分可见纤维分隔.结论 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种类较为繁多,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存在一些困难,但大部分病变具有特征,在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时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病变情况.
作者:高升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和持续治疗时间长,是结核病化疗的特点.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导致化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由于肝受损影响治疗的进行,甚至使化疗中断,影响预后.本文就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发生机制及防治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食道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食道癌患者制定针对性地护理的具体措施.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促进早日康复.结论 及时有效的整体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促进全面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兰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礼;向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现代流行病,俗话所说的一种富贵病,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迅速,人口的大部分老龄化,以及老年人主要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存在,逐步呈现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于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应根据患者情况,以防病治病,促进康复为目的而达到护理目标.制定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在日常治疗和护理中按护理要点实施护理计划,着重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观察、注重降低高血压对血管产生的危险因素,以提高高血压病护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规范的治疗方式和良好的护理指导,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对防止血压升高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丽;陈文超;王淑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机动车人均占有率的速增,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由于交通事故所致的伤残病人,因其来势凶猛,伤势复杂,当事人都比较慌乱,人们更多地是关注威胁生命的伤情和努力减少死亡与伤残,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反应与需求.
作者:陈文超;刘艳丽;王淑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与精神病人的接触沟通技巧为:①在与精神病人接触前应熟悉病情,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理解病人.③医生要以温和的态度、诚恳的言语对待病人,善于体会病人的心境.④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病人说话.
作者:刘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在肺部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明确的肺癌与肺结核患者,分肺癌组64例,肺结核组(对照组)68例.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相对于结核组患者CEA阳性率较高为31.2%,有百分百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且随着肺癌病程的延长,CEA的浓度值亦明显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CEA水平对于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病情进展、肿瘤预后等都有较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玉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4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我院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24名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半年回访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成功的关键是采取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并加强术后护理,提高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成功率.
作者:郭小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社会治安问题的突出,创伤率呈现出日益升高的趋势,创伤程度也日趋复杂和严重,创伤骨科作为骨外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应运而生,并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现对其研究现状以及护理对策做一概述.
作者:索文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晶胶比液体复苏对其液体管理策略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科4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时患者使用的晶体与胶体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低晶胶比组(L组)和高晶胶比组(H组).分别记录患者每日氧合指数(PaO2/FiO2)和液体平衡量,并统计两组患者能实现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的例数.结果 与H组比较,L组患者能实现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能使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易实现保守性的液体管理策略.
作者:李桂成;李云峰;王盛标;朱惠民;唐湘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护士对患者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卡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全院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增加了医患双方的信任,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结论 电话随访是护理优质服务的延伸,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达到改进和监督作用,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
作者:仝桂琴;冯淑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讨论僵人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 对入住我院的1例僵人综合征患者使用以激素及安定,氯硝西泮为主积极的治疗.结果 入院第二天症状即有所改善,后症状逐渐减轻,住院16天后症状几本全部消失,住院19天出院.随访三年,未出现病情反复,效果良好.结论 此病属于较罕见疾病,而且致残率、死亡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但是通过积极治疗,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姜平舟;鲁佑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3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需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在为期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蛋白水平和脑脊液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在疗效上表现较好,风险更低,预后较好,因此,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裴换絮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