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杨海清

关键词:肾结核,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深入探讨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诊断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及时的诊断与治疗,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证.结论 因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应在结合临床表现的前提下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诊断为主,诊断后及时治疗,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水飞蓟素临床药理作用与应用前景的研究

    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L) Gaertn,英文名Holy Thistle, Blessed Thistle.菊科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别名:水飞雉、圣母蓟、老鼠勒、乳蓟、洋白蓟、牛奶蓟.为水飞蓟全草及瘦果.水飞蓟原产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喀什米尔山区,20世纪60年代末被西德药学家们发现.在欧洲,利用乳蓟治疗肝病已有数千年历史,早用来治疗肝炎、胆囊、胆管障碍等疾病.我国于1972年由德国引进,在各地推广种植取得成功.

    作者:张仪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白城市洮北区2010~2011年鼠疫疫源地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洮北区概况:白城市洮北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西端,白城市中部,东经122°25′~123°21′,北纬45°29′~45°55′之间.东临镇赉县、大安市,西部南与洮南市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旗毗邻,为白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作者:郑威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终护理的经验总结和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护理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终护理可以为临终病患提供全面的照顾,包括身体、心理、周围的环境等,临终护理的终目标是在患者的后生命阶段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对于临终病患的护理,包括心理、疼痛、营养、环境和睡眠等方面的护理,认为临终护理对患者的后时光的安静度过,维护患者的尊严,保证患者的舒适有着莫大的帮助,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SS、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少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均伴有血钾降低,13例T3、T4均高于正常.结论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以中青年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亢治疗是预防本病复发的关键.

    作者:刘忠;迟峰丽;阿斯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研究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癌胚抗原在肺部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明确的肺癌与肺结核患者,分肺癌组64例,肺结核组(对照组)68例.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相对于结核组患者CEA阳性率较高为31.2%,有百分百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且随着肺癌病程的延长,CEA的浓度值亦明显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CEA水平对于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病情进展、肿瘤预后等都有较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玉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毒垢痰瘀论与衰老浅淡

    毒垢痰瘀论是我在中医临床中长期观察,反复思辨得出的一种论点,它可以在衰老及老年病的防治中,较好的运用.1.毒垢痰瘀论:毒垢痰瘀论就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的生命过程中,各种代谢有害物质和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在长时间内像水垢的生成一样,在体内畜积,并由少到多,逐渐影响到人体的功能,导致衰老与疾病.这里的毒垢是泛指对机体的有害物质,包括痰瘀湿浊等病理产物.

    作者:谭长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目的 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作出保障.方法 针对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制定,加强护理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结果 在神经内科中应用护理防范措施,可使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得到保障,并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低.结论 为了保证在住院期间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细致严谨的护理管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要的保障.

    作者:李华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实施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72例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结果 39例优,24例良,9例差,优良率达到了87.5%.其中1例关节感染、4例浅表切口感染、2例肺栓塞死亡、5例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优质护理是提高患者恢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慧玲;曹文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114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结果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6个月及12个月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及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本文将对肺癌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为提高肺癌疾病的诊断率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以及提高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 研究组为肺癌患者,对照组一为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以及对照组二健康人群分别进行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观察并记录三组人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肺癌患者体内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的3.23%以及对照组二的0.00%,且P<0.05,三组人群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进行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能够根据患者检测结果,较为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癌疾病,使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作者:贾红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氨茶碱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34例,研究组给予患者氨茶碱联合吸入舒利迭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舒利迭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3%,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疗效明确,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哮喘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海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的护理探讨及研究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此时,对老年病人的医学、心理学、护理学都成为了当今社会新的课题.

    作者:王显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 年7月收治的7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电刀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4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手术中超声刀的应用,取得了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止血好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生药学》教学方法研究

    目的 本文针对药学专业学生现状及<生药学>学科特点,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训,试验改革及知识拓展四个方面阐述了<生药学>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提高<生药学>教学效果,培养药学创新型人才.

    作者:王丽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分析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提出合理的使用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就诊的患者200例,结合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率达到78%,用量及频率均高于其他科室.结论 抗生素种类多样,医务人员要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原则,防止滥用情况.

    作者:周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车祸伤患者心理反应及需求的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机动车人均占有率的速增,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由于交通事故所致的伤残病人,因其来势凶猛,伤势复杂,当事人都比较慌乱,人们更多地是关注威胁生命的伤情和努力减少死亡与伤残,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反应与需求.

    作者:陈文超;刘艳丽;王淑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目的 研究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 以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ERCP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整体阶段的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有效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钱网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与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3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需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在为期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蛋白水平和脑脊液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在疗效上表现较好,风险更低,预后较好,因此,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裴换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如何与精神病人沟通

    与精神病人的接触沟通技巧为:①在与精神病人接触前应熟悉病情,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理解病人.③医生要以温和的态度、诚恳的言语对待病人,善于体会病人的心境.④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病人说话.

    作者:刘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