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6例疗效观察

裴换絮

关键词:脑脊液置换, 鞘内给药治疗, 结核性脑膜炎
摘要:目的 观察与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3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需进行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在为期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蛋白水平和脑脊液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在疗效上表现较好,风险更低,预后较好,因此,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本文将对肺癌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为提高肺癌疾病的诊断率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以及提高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 研究组为肺癌患者,对照组一为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以及对照组二健康人群分别进行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观察并记录三组人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肺癌患者体内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的3.23%以及对照组二的0.00%,且P<0.05,三组人群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进行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能够根据患者检测结果,较为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癌疾病,使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作者:贾红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胃癌手术方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胃癌手术方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之间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腹腔镜手术,B组采取开腹手术.分别测定手术前、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 PT、APTT、INR和FIB及D-D等含量.结果 两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APTT、INR较手术前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术后24h的 PT两组较术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FIB和D-D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P<0.05),组间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均会促使患者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从而增加手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更加明显,应在手术中引起注意.

    作者:李峰;苏仲和;陈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如何与精神病人沟通

    与精神病人的接触沟通技巧为:①在与精神病人接触前应熟悉病情,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理解病人.③医生要以温和的态度、诚恳的言语对待病人,善于体会病人的心境.④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病人说话.

    作者:刘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鼻间歇低流量湿化与非湿化给氧健康人群应用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经鼻应用(经鼻导管/面罩)低流量湿化给氧与非湿化给氧的临床效果,探讨实验室正常成年人低流量给氧佳的持续时间及是否进行湿化.方法 选择及普通18~22岁大学生186人,按随机数字表将以上大学生随机分为湿化给氧1h组、湿化给氧2h组、湿化给氧4h组和非湿化给氧1h组、非湿化给氧2h组、非湿化给氧4h组,记录每组学生给氧后1~7d的呼吸道症状及不适症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六组学生中湿化与非湿化给氧1h、2h组1~7d中,呼吸道症状及不适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湿化给氧4h组患者有主观不适感,在控制实验室环境参数(湿度=50%、温度18~22℃)时不适感大幅下降.结论 经鼻导管间歇低流量给氧非湿化处理较适用于给氧时间小于4小时短暂间歇低流量给氧或是给予室内湿化保证的成年人群.

    作者:席微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对3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消化不良等,少数以其他症状就诊或合并其他疾病.行胃、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毕II式胃空肠吻合术6例,胃壁部分切除9例,小肠部分切除5例,17例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EUS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声像学主要特征为:病变多起自粘膜下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中等回声,边界清楚无包膜.高频电凝切除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目前对异位胰腺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EUS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内镜下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远荣;邓治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 年7月收治的7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电刀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4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手术中超声刀的应用,取得了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止血好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蒋礼;向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到2012年5月之间住院的90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术后紧张度和疼痛度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大大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赖佩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医用臭氧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别.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8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注射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医用臭氧组)和对照组(玻璃酸钠组)各44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6周后,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Lysholm膝量计分上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途径,相比玻璃酸钠医用臭氧具有更好的治愈效果,安全系数高,风险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随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路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了解临床路径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输液与营养支持的方法,为路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11年8月之间接受诊治的41例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把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路径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路径护理的患者比常规护理的患者重复建立输液通道几率小,无休克情况发生,营养支持时恢复更快,发生并发症几率更低.结论 对重度烧伤的患者进行路径护理能快速治疗患者,加快患者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基层护理紧急事故的应对策略

    医院里的紧急事故时有发生,作为医护人员,必须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病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紧急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两方面,供医护人员参考.

    作者:尹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4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我院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24名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半年回访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成功的关键是采取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并加强术后护理,提高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成功率.

    作者:郭小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毒垢痰瘀论与衰老浅淡

    毒垢痰瘀论是我在中医临床中长期观察,反复思辨得出的一种论点,它可以在衰老及老年病的防治中,较好的运用.1.毒垢痰瘀论:毒垢痰瘀论就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的生命过程中,各种代谢有害物质和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在长时间内像水垢的生成一样,在体内畜积,并由少到多,逐渐影响到人体的功能,导致衰老与疾病.这里的毒垢是泛指对机体的有害物质,包括痰瘀湿浊等病理产物.

    作者:谭长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奥沙利铂、吉西他滨联合强的松化疗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报告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强的松联合化疗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6例经多周期CHOP方案联合化疗无效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更换化疗方案,具体为吉西他滨1000mg/ m2+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第1、d8天;奥沙利铂100mg/m2+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3~4h,第1天;强的松60mg/ m2,口服,第1~5天.结果 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66.7%.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对于复发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或初诊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强的松联合化疗不失为一个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蔡守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清胆固醇异常是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

    目的 通过对体检人员血清中胆固醇异常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胆固醇异常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的检出情况,以期有意义的人群得以早期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方法 调集包头第四医院2011年本院职工的体检报告768份,对其中的胆固醇异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体检职工血清胆固醇测定值异常率为(23.8%),男性血清胆固醇的异常率(26.6%)高于女(22.9%).30-50岁受检者血清胆固醇测定值异常率男性(27.2%)高于女性(21%),50岁以上受检者血清胆固醇测定值异常率女性(26.6%)高于男性(25.4%).结论 受检者胆固醇水平在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存在差异,尤其是中年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胆固醇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表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可能引起心脏病,胆固醇血症等疾病.

    作者:丁玉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感染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 以2011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322例为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以2010年9月~2011年8月在我院接受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引起术后感染的因素,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明显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感染与未严格掌握适应证、无菌操作不规范、术前宣教不到位、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经加强护理干预后感染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姜银萍;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终护理的经验总结和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护理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终护理可以为临终病患提供全面的照顾,包括身体、心理、周围的环境等,临终护理的终目标是在患者的后生命阶段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对于临终病患的护理,包括心理、疼痛、营养、环境和睡眠等方面的护理,认为临终护理对患者的后时光的安静度过,维护患者的尊严,保证患者的舒适有着莫大的帮助,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外科行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22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组11例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1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100%、9.1%,均优于对照组的81.8%、18.2%,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72.7%,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实施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圆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僵人综合征一例介绍

    目的 讨论僵人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 对入住我院的1例僵人综合征患者使用以激素及安定,氯硝西泮为主积极的治疗.结果 入院第二天症状即有所改善,后症状逐渐减轻,住院16天后症状几本全部消失,住院19天出院.随访三年,未出现病情反复,效果良好.结论 此病属于较罕见疾病,而且致残率、死亡率较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但是通过积极治疗,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姜平舟;鲁佑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降低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的对策及效果

    目的 探讨降低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率的方法以及对策发挥的疗效作用.方法 对2010年~2012年4月入住我院就诊的120例产妇及其所生婴儿进行乙型肝炎检测,检测产妇血和婴儿脐带血中的HBV DNA含量.将120例患者分为肝炎病毒感染的实验组和无肝炎病毒感染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种临床资料和他们的肝炎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120例患者中感染组所占比率低于无感染组,感染组有42例占35%,无感染有78例占65%.产妇血的HBV与婴儿的血液HBV含量呈正相关.两组婴儿的体重和性别以及产妇血、脐带血对照值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生儿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大多来自产妇在妊娠期感染肝炎病毒所致,通过产妇血和婴儿脐带血的HBV DNA检测能够比较确切得出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情况,但是产妇的年龄、体重以及自身选择生产的形式等方面均与婴儿的肝炎病毒感染无关.

    作者:汪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