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银萍;刘芳
目的 通过跟踪观察临床小儿腹腔镜手术资料,研究并分析气腹并发症的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过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气腹压力,分为A组(4mmHg)和B组(6mmHg),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调查选中的50例患儿中,总共出现与气腹相关并发症的15例:包括5例小儿胃内容物反流,3例为体温下降,1例为呼吸性酸中毒,但没有1例患者发生心包积气、气胸、气体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比调查研究得出,有效防治胃内容物反流、呼吸性酸中毒以及高碳酸血症等与气腹相关的并发症,佳方式是使用小的气腹压力.在此基础上,更要做好准确到位的护理,以及保暖和气管导管的固定,这些对预防小儿腹腔镜手术与气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刘玲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在椎管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之间收录的42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核磁共振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资料的分析,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均有8例,脊膜瘤和转移瘤均有7例,神经鞘瘤患者5例,神经纤维瘤患者3例,脂肪瘤和血管母细胞瘤均为2例.结论 临床上采取核磁共振对椎管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优越性,而且定位也比较准确,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广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分析本院妊娠合并先天性子宫畸形孕妇的妊娠情况及终结局,以累积该病的产科处理经验并改善预后.方法 对1993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1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孕妇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并选择同期正常子宫妊娠28663例为对照组.结果 子宫畸形组的胎位异常、早产的发生率(60.17% vs 5.40%,61.86% vs 4.9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剖宫产率(80.50% vs 47.19%)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畸形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剖宫产率也显著升高,应引起界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并提高孕前或妊娠早期子宫畸形的诊断率,降低产科并发症.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或早干预.
作者:何剑辉;张斌;颜彦杰;徐嘉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间收录的78例癌症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的39例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舒适和疼痛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抗病信心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观察组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癌症患者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舒适和疼痛等方面的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身体上的疼痛.
作者:刘彦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感染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 以2011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322例为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以2010年9月~2011年8月在我院接受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引起术后感染的因素,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明显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感染与未严格掌握适应证、无菌操作不规范、术前宣教不到位、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经加强护理干预后感染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
作者:姜银萍;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药学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它的特点在于将医学和药学进行合理的结合,能够对临床的合理用药进行有效的指导,以便该院用药的合理化和安全有效的指导用药.本文就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中的各方面作用进行探讨,以便分析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方案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满意42例,一般2例,差0例;对照组满意36例,一般5例,差3例.结论 糖尿病患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促进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维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为临床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将46例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颈椎手术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颈椎手术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颈椎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2±1.3)天,明显少于对照组颈椎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5±1.6)天;研究组颈椎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颈椎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82.61%,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腊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9月到2012年8月之间收录的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而观察组的38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1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3个月后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情况,(P<0.05),统计学有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取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蔡霞;李万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之间收录的68例细菌性腹泻病患儿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而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3%,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上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郭执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4例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我院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24名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半年回访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治愈率达100%;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成功的关键是采取合理有效的急救措施.作为一名合格的医护工作者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并加强术后护理,提高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急救成功率.
作者:郭小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之间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其中25例呼吸停止患者5min内给予机械通气救治(对照组),而另外25例有自主呼吸的早期情况下给予机械通气救治(观察组),观察两组救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急性中毒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旋;陈运超;李小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深入研究和分析我院药剂科在临时调配药使用现状和合法性,提高药剂科临时调配药物的工作质量.方法 本文收集2009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药剂科调配药物为研究对象,从我院药物调配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药物需求和临时调配药物的合法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药剂科临时调配药物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高药剂科工作质量.结果 临时调配药物在临床治疗当中,主要针对的是成年人的药物,以成年人药物调配为基本标准.在这些药物的说明书当中,对特殊人群的使用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因此很难有特殊人群比如说老人和儿童的相关药物.结论 加强对特殊人群的临时配药和安全性研究非常重要,针对特殊人群的病情要选择针对性的临时配药,提高临时调配药物水平.
作者:欧阳玉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胃癌手术方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之间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腹腔镜手术,B组采取开腹手术.分别测定手术前、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 PT、APTT、INR和FIB及D-D等含量.结果 两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APTT、INR较手术前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术后24h的 PT两组较术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FIB和D-D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P<0.05),组间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均会促使患者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从而增加手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更加明显,应在手术中引起注意.
作者:李峰;苏仲和;陈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晶胶比液体复苏对其液体管理策略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科4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时患者使用的晶体与胶体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低晶胶比组(L组)和高晶胶比组(H组).分别记录患者每日氧合指数(PaO2/FiO2)和液体平衡量,并统计两组患者能实现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的例数.结果 与H组比较,L组患者能实现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能使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易实现保守性的液体管理策略.
作者:李桂成;李云峰;王盛标;朱惠民;唐湘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与精神病人的接触沟通技巧为:①在与精神病人接触前应熟悉病情,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理解病人.③医生要以温和的态度、诚恳的言语对待病人,善于体会病人的心境.④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病人说话.
作者:刘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口腔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到12月之间进行口腔外科手术的64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32例患者采取丁丙诺啡进行术后止痛,而B组32例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进行术后止痛,观察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两组的VAS疼痛和Ramsay镇静评分,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按压次数等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而A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高于B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在口腔外科术后的镇痛中选取舒芬太尼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仲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L) Gaertn,英文名Holy Thistle, Blessed Thistle.菊科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别名:水飞雉、圣母蓟、老鼠勒、乳蓟、洋白蓟、牛奶蓟.为水飞蓟全草及瘦果.水飞蓟原产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喀什米尔山区,20世纪60年代末被西德药学家们发现.在欧洲,利用乳蓟治疗肝病已有数千年历史,早用来治疗肝炎、胆囊、胆管障碍等疾病.我国于1972年由德国引进,在各地推广种植取得成功.
作者:张仪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实施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72例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结果 39例优,24例良,9例差,优良率达到了87.5%.其中1例关节感染、4例浅表切口感染、2例肺栓塞死亡、5例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优质护理是提高患者恢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慧玲;曹文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经鼻应用(经鼻导管/面罩)低流量湿化给氧与非湿化给氧的临床效果,探讨实验室正常成年人低流量给氧佳的持续时间及是否进行湿化.方法 选择及普通18~22岁大学生186人,按随机数字表将以上大学生随机分为湿化给氧1h组、湿化给氧2h组、湿化给氧4h组和非湿化给氧1h组、非湿化给氧2h组、非湿化给氧4h组,记录每组学生给氧后1~7d的呼吸道症状及不适症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六组学生中湿化与非湿化给氧1h、2h组1~7d中,呼吸道症状及不适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湿化给氧4h组患者有主观不适感,在控制实验室环境参数(湿度=50%、温度18~22℃)时不适感大幅下降.结论 经鼻导管间歇低流量给氧非湿化处理较适用于给氧时间小于4小时短暂间歇低流量给氧或是给予室内湿化保证的成年人群.
作者:席微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