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药剂科临时调配药物的使用现状与合法性分析

欧阳玉爵

关键词:药剂科, 临时调配药物, 使用现状, 合法性
摘要:目的 深入研究和分析我院药剂科在临时调配药使用现状和合法性,提高药剂科临时调配药物的工作质量.方法 本文收集2009年3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药剂科调配药物为研究对象,从我院药物调配的相关影响因素、临床药物需求和临时调配药物的合法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药剂科临时调配药物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高药剂科工作质量.结果 临时调配药物在临床治疗当中,主要针对的是成年人的药物,以成年人药物调配为基本标准.在这些药物的说明书当中,对特殊人群的使用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因此很难有特殊人群比如说老人和儿童的相关药物.结论 加强对特殊人群的临时配药和安全性研究非常重要,针对特殊人群的病情要选择针对性的临时配药,提高临时调配药物水平.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腹腔镜在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50例患有阑尾炎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术切除阑尾.结果 采用腹腔镜切除术切除阑尾,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传统的开放性阑尾切除(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显著优于传统的开放性阑尾切除.

    作者:黄生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为临床提高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将46例颈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颈椎手术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颈椎手术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颈椎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2±1.3)天,明显少于对照组颈椎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5±1.6)天;研究组颈椎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颈椎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82.61%,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颈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舒适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腊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在产科病房实施整体优质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整体优质护理在产科病房中实施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从我院产科病房开展整体优质护理以来的产科住院患者中抽取110例作为观察组,并从开展该项目前产科住院患者中抽取11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率、睡眠质量、并发症及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睡眠质量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病房实施整体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清楚自身情况,学会自身护理并与医护人员增强沟通,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明显的减少患者的忧虑,提高其睡眠质量,并增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使医患、护患关系更为和谐.

    作者:许新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口腔外科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丁丙诺啡在口腔外科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到12月之间进行口腔外科手术的64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A组32例患者采取丁丙诺啡进行术后止痛,而B组32例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进行术后止痛,观察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对比,两组的VAS疼痛和Ramsay镇静评分,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按压次数等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而A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的高于B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在口腔外科术后的镇痛中选取舒芬太尼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仲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胃癌手术方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胃癌手术方式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之间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取腹腔镜手术,B组采取开腹手术.分别测定手术前、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 PT、APTT、INR和FIB及D-D等含量.结果 两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APTT、INR较手术前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术后24h的 PT两组较术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和术后24h的FIB和D-D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P<0.05),组间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均会促使患者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从而增加手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更加明显,应在手术中引起注意.

    作者:李峰;苏仲和;陈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晶胶比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策略及氧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晶胶比液体复苏对其液体管理策略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科4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时患者使用的晶体与胶体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低晶胶比组(L组)和高晶胶比组(H组).分别记录患者每日氧合指数(PaO2/FiO2)和液体平衡量,并统计两组患者能实现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的例数.结果 与H组比较,L组患者能实现保守性液体管理策略的比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低晶胶比液体复苏能使感染性休克患者更易实现保守性的液体管理策略.

    作者:李桂成;李云峰;王盛标;朱惠民;唐湘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压氧配伍药物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配伍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2月~2011年2月间收治的63例脑梗死患者,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首先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0.6%,对照组31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有效率为71.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疾病的治疗,采用高压氧配伍药物治疗的效果尤为显著,对于患者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痛人工流产和传统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痛人工流产和传统人工流产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116例需要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无痛人工流产组和传统人工流产组.结果 前次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组患者的重复流产率比传统人工流产组的患者高(P<0.05),两组患者在前次流产后避孕情况和恢复性生活的时间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虽然解决了患者疼痛的问题,但是术后的重复流产率较高,因此要加强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作者:刘亚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本文将对肺癌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在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为提高肺癌疾病的诊断率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以及提高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临床依据.方法 研究组为肺癌患者,对照组一为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以及对照组二健康人群分别进行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观察并记录三组人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肺癌患者体内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的3.23%以及对照组二的0.00%,且P<0.05,三组人群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进行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能够根据患者检测结果,较为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肺癌疾病,使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作者:贾红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超声刀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 年7月收治的7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电刀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4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手术中超声刀的应用,取得了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止血好的效果,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毒垢痰瘀论与衰老浅淡

    毒垢痰瘀论是我在中医临床中长期观察,反复思辨得出的一种论点,它可以在衰老及老年病的防治中,较好的运用.1.毒垢痰瘀论:毒垢痰瘀论就是指人体在新陈代谢的生命过程中,各种代谢有害物质和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在长时间内像水垢的生成一样,在体内畜积,并由少到多,逐渐影响到人体的功能,导致衰老与疾病.这里的毒垢是泛指对机体的有害物质,包括痰瘀湿浊等病理产物.

    作者:谭长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如何与精神病人沟通

    与精神病人的接触沟通技巧为:①在与精神病人接触前应熟悉病情,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理解病人.③医生要以温和的态度、诚恳的言语对待病人,善于体会病人的心境.④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病人说话.

    作者:刘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40例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并评价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腹膜后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的9例(22.5%)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均获得治愈,其余31例(77.5%)则选择手术治疗,共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肠间脓肿2例、胰瘘1例、肠瘘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针对并发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均获痊愈.结论 重视对腹膜外伤,特别应重视腹膜后血肿.通过综合运用检查手段,早期能够及时诊断,可以避免对患者进行割腹检查,根据患者不同的血肿类型及并发症使用对症治疗的方法,能够起到治愈的效果.

    作者:郭永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目的 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作出保障.方法 针对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对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制定,加强护理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结果 在神经内科中应用护理防范措施,可使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得到保障,并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低.结论 为了保证在住院期间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细致严谨的护理管理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要的保障.

    作者:李华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生药学》教学方法研究

    目的 本文针对药学专业学生现状及<生药学>学科特点,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训,试验改革及知识拓展四个方面阐述了<生药学>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提高<生药学>教学效果,培养药学创新型人才.

    作者:王丽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60例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与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通过病理与临床检查证实为卵巢良性囊性病变患者共90例,对其临床资料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囊腺瘤共30例,巧克力囊肿共18例,单纯囊肿共12例.囊腺瘤的CT诊断主要表现为浆液性、单侧薄壁、部分存在壁结节;巧克力囊肿的CT诊断特点为形态规则、囊壁较薄、囊壁部分清晰部分粗糙、囊内无分隔等;单纯囊肿的CT诊断特点为病变部位呈现薄壁圆形或成像卵圆形,部分可见纤维分隔.结论 卵巢良性囊性病变的种类较为繁多,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存在一些困难,但大部分病变具有特征,在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时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病变情况.

    作者:高升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路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了解临床路径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急救输液与营养支持的方法,为路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11年8月之间接受诊治的41例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把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路径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路径护理的患者比常规护理的患者重复建立输液通道几率小,无休克情况发生,营养支持时恢复更快,发生并发症几率更低.结论 对重度烧伤的患者进行路径护理能快速治疗患者,加快患者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ICU内多发伤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的救治

    目的 探讨ICU内多发伤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的救治.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0例内多发伤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在入院后24h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及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ISS值和APACHEⅡ值.结果 7例死亡,死亡率是14%.其中,3例早期死亡,死亡原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失血性休克.4例后期死亡,致死原因是多器官功能损害.存活组和死亡组的ISS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PACHEⅡ分值差异明显,存活组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 极严重多发伤(ISS≥25)患者中,APACHEⅡ分值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的预后方面.内多发伤合并严重并发症患者的ICU救治,重点是防止感染、控制血糖、把握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原则.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学生教学方法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终成为合格的医药人才这个人生目标.

    作者:陈宏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外伤性肾上腺损伤的临床CT表现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上腺损伤的临床CT表现.方法 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肾上腺损伤患者13例,对其给予CT检查诊断,观察并统计所有患者的CT检查结果.结果 11例肾上腺区域类圆形、孤立圆形影,CT值55~70Hu,平扫为混杂密度或高密度影,扫描增强后无增强,模糊或清楚的边缘;8例肾上腺周围组织损伤,表现为肾上腺周围脂肪内索斑片状、条状高密度出血浸润影6例;密度增高、膈肌脚局限性增厚4例;5例合并其他胸腹部脏器损伤;1例肾上腺弥漫性出血,肾上腺包埋在血肿影中,肾上腺正常结构消失.结论 外伤性肾上腺损伤的临床CT表现清楚,可准确定位血肿的大小、形态、密度,能够对肾上腺的解剖形态进行清楚的显示,能够清晰显示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黑建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