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2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体会

韩艳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老年, 护理
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0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在老年患者中尤为常见.现将笔者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8例和对照组114例,治疗组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和开喉剑喷雾剂喷涂口腔溃疡局部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对照组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总病程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彭骞;蒋志平;田静;方艳;何周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安神汤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6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安神汤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丁螺环酮+安神汤)与对照组(丁螺环酮+安慰剂),每组60例,观察治疗8周;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干预后的第2、4、8周末,治疗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01、0.042、0.026); 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均较入组时显著下降(F组内=648.873,P=0.000),干预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交互=6.917,P=0.000),且存在组间差异(F组间=12.337,P=0.001);同期对照比较,在干预后的第2、4、8周末,治疗组减分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00、0.001、0.012);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汤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确切,起效较快,优于单用丁螺环酮治疗,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德芳;曾德志;王兵华;罗世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近5年研究进展

    从针刺治疗、灸法治疗、刺血疗法以及其它疗法4方面综述了针灸治疗颈性眩晕近5年的研究进展,认为针灸对于治疗颈性眩晕总体疗效比较理想,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颈椎部受压迫的椎动脉供血,以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

    作者:沈雅婷;刘广霞;唐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照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雷公藤多甙.两组均治疗3个月作疗效评价.结果: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双手握力,血沉,类风湿因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

    作者:李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方结合表里两经并刺,对照组给予康复疗法,均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疼痛、水肿及SD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在疼痛、手部水肿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此3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表里两经并刺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抑郁状态,缓解疼痛和水肿.

    作者:孙文革;韩淑凯;曹文杰;孙志英;刘建会;左永发;王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清暑解表方对流感病毒FMI感染小鼠血清中IL-6及IFN-γ的影响

    目的:研究清暑解表方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血清IL-6及IFN-γ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FM1小鼠感染模型,清暑解表方高、中、低剂量分别给药,以利巴韦林为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且IFN-γ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暑解表方高剂量可降低血清中IL-6的含量,高、中剂量能升高IFN-γ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暑解表方可能通过调节IL-6及IFN-γ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作者:姚虹霞;陆平成;张军峰;佟书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变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2型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糖脉康颗粒,观察两组动态血糖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日内血糖波动指标血糖水平的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糖脉康颗粒比单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能更好地稳定和调节患者日内血糖波动.

    作者:郑晓媛;程平荣;陈琳;张恩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血虚型皮肤瘙痒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血海、曲池等穴结合口服当归饮子治疗血虚型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B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C组采用单纯中药当归饮子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3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皮疹情况、食欲、睡眠、情绪以及自觉病情均有显著改善(P<0.01),针药结合组更优(P<0.01,P<0.05);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6.67%、93.33%(P>0.05),且针药结合能提高愈显率为70%(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血虚型皮肤瘙痒症确实有效,且对食欲、睡眠、情绪的改善疗效明显.

    作者:龙凤;吴清明;姚雯;朱明芳;张志萍;史佳;李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静滴配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1年后复发率为5.9%;对照组有效率为80%,1年后复发率为2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梁彩英;陈南官;廖颖文;凌春华;陈沛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胃论治面部皮肤病验案4则

    本文所论从胃论治是指泻胃火及化湿和胃.酒渣鼻、痤疮、面部皮炎、面部血管性水肿等面部皮肤病证属胃中热盛、脾胃伏火、胃热兼阴虚火旺、感寒湿滞者,选用泻胃火及化湿和胃之剂,可获满意疗效,现举验案4则简述之.

    作者:周宝宽;周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解风酒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解风酒的质量标准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独活、补骨脂、吴茱萸、当归、川芎、党参、续断、枳壳、黄芪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无干扰.结论:建立的TLC法专属性较强,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覃薛文;雷春湘;廉世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自拟脱敏汤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脱敏汤治疗小儿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过敏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给予自拟脱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EV1和PEF预计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脱敏汤能改善小儿过敏性哮喘的肺功能,提高小儿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作者:覃连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肾固冲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固冲汤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以补肾固冲汤治疗,对照组以宫血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控制出血时间及半年内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冲汤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

    作者:王薇华;陈丽芬;周思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平肝益肾方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平肝益肾方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药对照组(左旋氨氯地平),中西药结合组(平肝益肾方+左旋氨氯地平),用药3个月,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临床症状、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西药对照组与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前后ET、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益肾方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改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作者:陶辉宇;许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斑秃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斑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内服滋肾生发汤,对照组口服胱氨酸片、维生素B6片,两组同时均配合中药外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生发汤配合中药外搽方治疗斑秃疗效较好.

    作者:彭美霞;周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乌梅肉剥制前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目的:初步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乌梅肉化学成分的含量,为乌梅肉炮制工艺的优选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有关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拘橼酸的含量,对乌梅肉原品、水润品、蒸制品中有机酸、枸橼酸和鞣质的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结果:乌梅肉原品中有机酸、枸橼酸和鞣质的含量高.结论:乌梅肉剥制前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

    作者:袁武会;李景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黄膏外敷对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三黄膏外敷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患者,按血肿出现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穿刺部位血肿两组均给予压迫止血、冰敷处理、针眼处用创可贴保护等常规护理,治疗组配合三黄膏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1周内痊愈率为86.7%,2周内血肿完全吸收消退,无1例出现局部皮下硬结.对照组1周内痊愈率为63.3%,2周内血肿消退,有5例出现局部皮下硬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膏外敷治疗穿刺部位血肿,疗效确切.

    作者:钟天明;解刘松;石晓玲;张春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论方剂命名的美学特色

    从形式、颜色、数字、文化、平衡、变化、剂型等方面介绍了方剂命名的美学特色,意在帮助中医同行正确运用方剂,体会中医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千年的经验智慧.

    作者:陈爱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胆汤加减联合敷脐治疗妊娠恶阻33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温胆汤加减配合中药敷脐治疗妊娠恶阻33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3例,符合下列条件:(1)经血或尿HCG确定为妊娠,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

    作者:潘艳芳;张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思考

    从教育与科学、生产的关系,重视市场需求,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等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胡静;马琳;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