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程霖
产后出血作为临床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情况下,对产后出血及时预防成为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针对于此,本文将以产后出血所应用的几种缩宫药为研究,综述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以及治疗效果,以此为临床提供研究依据.
作者:黄丽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臭氧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 ~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臭氧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液应用于阴道炎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升综合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侯小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慢性胃炎护理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慢性胃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 ~2017年12月,对患儿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n=23),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儿中,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观察组患儿中,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满意率为91.3%,对照组患儿的总满意率为60.86%(P<0.05),两者差异明显,观察组患儿的满意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儿的满意率.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86.95%,56.52%,30.43%,13.04%;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56.52%,26.08%,30.43%,43.47%,研究证明,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儿护理中对慢性胃炎患儿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通过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护理成本和患儿的住院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陶进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当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6年4月 ~2017年4月间收治的手术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71)及对照组(n=7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4.92%,对照组为15.49%,研究组围手术期感染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间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刘运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抽检质量不合格处理的方式.方法:收集2016年12月 ~2017年11月我县抽检质量不合格中药的检验报告,并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总共收集不合格检验报告110份,其中65.45%为炮制不合格,30.00%管理原因,4.55%药材原料原因.结论:中药抽检不合格的原因涉及药材炮制、管理以及原料等方面,故而应当对中药进行加强监督管理,以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
作者:司发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疗方法,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及胎儿的安全.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5年6月 ~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分析诊断卵巢肿瘤的方式与诊断时间、病理类型、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本组8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治疗方法为切除肿瘤手术的患者有69例,其所占比例为84.1%,治疗方法为患侧附件切除手术的患者有11例,其所占比例为13.4%.经产前B超检查诊断的患者有59例,经剖宫产手术发现的患者有23例.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高,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理变化,尽可能早期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秋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拔罐放血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价值.方法:收集寻常型痤疮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拔罐放血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对比两组寻常型痤疮治疗疗效及两组治疗后皮损严重等级.结果:两组寻常型痤疮治疗疗效及治疗后皮损严重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放血配合火针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肯定.
作者:江韦宏;陈孟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当前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将文字、声音、影像等结合到一起叫做多媒体教学.这项教学模式被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尤其是在烧伤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被更多的应用.但是应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多媒体教学在烧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可以使广大教师可以正确的了解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从而对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都有所提升.
作者:唐津渝;陈利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对老年心衰患者实施辨证式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 ~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心衰患者,按照1:1比例将82例老年心衰患者分为各41例的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辨证式护理,对比两组老年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期间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对比护理前,护理4周后两组老年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患者优于参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老年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配合辨证式护理干预利于老年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徐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的7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 ~2017年8月,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和心律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7%,与对照组的69.4%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薛国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策略,以期为检验科临床控制感染发生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检验科发生医源性感染的5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途径以及相关疾病种类.结果:本次研究过程中共分析患者人数为2000例,其中53例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2.65%.53例医源性感染患者中24例(45.28%)为粪便及体液感染,19例(35.85%)为血液感染,5例(9.43%)为化学制品感染,5例(9.43%)为其他.患者感染类型主要以甲型肝炎感染为主,其次为丙型肝炎感染和戊型肝炎感染.结论:检验科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机率较高,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医患预防感染的意识,并积极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于六龄齿采取窝沟封闭的方法来预防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 ~2016年5月前来检查口腔的儿童80例,根据所采取的六龄齿窝沟封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儿童采取玻璃离子水作为窝沟封闭的填充物,试验组儿童采取流动树脂作为窝沟封闭的填充物,之后通过随访对比两组儿童窝沟填充的效果.结果:对两组儿童在窝沟封闭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两年进行随访调查发现,使用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的试验组儿童的窝沟封闭所达到的降低龋齿发生情况要优于使用玻璃离子水进行封闭的对照组儿童,尤其在窝沟封闭两年之后,试验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发现在1个月,3个月,6个月,一年后试验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无差异,两年后试验组儿童完好保留的占97.5%,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的87.5%(P<0.05),且试验组儿童无发生完全脱落的现象.结论:使用流动树脂或者玻璃离子水作为窝沟填充的材料均可起到良好的预防龋齿的作用,流动树脂对于防止牙齿脱落效果更持久显著,临床上建议流动树脂作为首选.
作者:贾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胎盘植入全子宫切除产妇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单位2014年10月 ~2017年3月收治的24例胎盘植入全子宫切除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2例患者,观察组12例患者.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方法.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后,对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7.89±6.07)分,对护理方法满意的患者人数为4例,占总数的30.00%;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78.56±5.23)分,对护理方法满意的患者人数为10例,占总数的83.33%.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盘植入全子宫切除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研究.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两组后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与感染预见性护理.对比出现发热比例、退热耗时、感染发生率,比较产后恢复排气、正常进食、恢复排便、产后住院耗时.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6%,观察组为4%;对照组退热耗时(53.04±4.97)h,观察组仅(42.81±3.65)h;观察组产后恢复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后感染多见于切口及尿道,加强护理干预可起到显著预防功效.
作者:杨顺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 ~2017年8月我院104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为5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各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余文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声与MRI检查在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患者91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7月 ~2017年10月,针对91例疑似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患者先后实施超声检查与MRI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之间对比的诊断价值.结果:实施超声诊断与MRI检查在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中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外型韧带样纤维瘤患者实施MRI检查的诊断价值较高,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管雪静;朱勇华;赵惠菊;朱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普外患者术后行胃肠减压术不适症状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6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胃肠减压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后胃肠减压期间出现的不适症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护理效果予以观察.结果:诸如口干舌燥、咽喉不适、排痰困难、恶心呕吐、睡眠质量差等均是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普遍出现的症状,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不适症状.结论:将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应用于普外术后胃肠减压患者中,可对患者的病情起到有效改善作用,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章铃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90例,在2016年7月 ~2017年7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手术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5例.常规组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围术期予以个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予以个性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可大力推广.
作者:汪慧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发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因素,并分析其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复发宫颈癌患者为例,统计其发病原因,并根据具体病情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结果:经统计,复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包括临床分期为ⅢA期以上、G3组织分化、内生型病灶、深层间质浸润以及SCC-Ag(鳞状上皮癌抗原)呈阳性等.患者主要在术后2年内复发宫颈癌,其5年存活率为17.8%;此外,采取不同方式治疗的患者的5年存活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复发宫颈癌有着比较复杂的发病因素,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应在术后对其展开严密随诊.当前,复发宫颈癌尚未探寻出特效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个体化治疗.
作者:刘春阳;王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弥漫性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宫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调研我院妇产科在2015年3月 ~2016年3月收诊的112例早期弥漫性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分表法分为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对照组及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56例/组);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肌瘤残留数、术后复发率的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弥漫性子宫肌瘤,创伤小、安全性较高,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月经,保留患者生育力;值得医师推广.
作者:于新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