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辅助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影响

薛国际

关键词:心功能, 心律失常, 胺碘酮
摘要: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治疗的72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6年8月 ~2017年8月,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和心律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和血清hs-CRP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7%,与对照组的69.4%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SB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炎利胆片治疗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消炎利胆片治疗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所有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23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利胆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结果:与试验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症候积分相对较高,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65%.结论:在治疗中医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过程中,采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症候,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鹏;郭少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疗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疗方法,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及胎儿的安全.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5年6月 ~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分析诊断卵巢肿瘤的方式与诊断时间、病理类型、并发症及处理情况.结果:本组8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治疗方法为切除肿瘤手术的患者有69例,其所占比例为84.1%,治疗方法为患侧附件切除手术的患者有11例,其所占比例为13.4%.经产前B超检查诊断的患者有59例,经剖宫产手术发现的患者有23例.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并发症发生率高,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理变化,尽可能早期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秋桂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湿疹婴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对湿疹婴儿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观察在改善其生活质量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 ~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湿疹婴儿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创建护理模式期间,对照组(41例):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传统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终就两组湿疹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湿疹患儿烦躁哭闹以及影响饮食等系列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P<0.05).结论:临床选择优质护理模式对湿疹患儿开展护理工作,于改善睡眠、哭闹以及饮食等方面获得显著效果,从而促进湿疹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苟雪;沈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理筋正骨手法对于骶髂关节错缝所致的疼痛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讨理筋正骨手法对于骶髂关节错峰所致的疼痛改善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两组讨论我院2015年8月 ~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骶髂关节错缝患者80例,40例对照组接受理筋手法治疗,40例研究组接受理筋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疼痛改善状况,并比较.结果:对比治疗前压痛值,P>0.05;治疗后,研究组压痛值高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内旋、外旋变化值,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骶髂关节错缝可将理筋正骨手法作为首选方式,其外旋角度和疼痛症状可得到更为明显改善,值得应用.

    作者:申颖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例头孢硫脒皮试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报告1例头孢硫脒皮试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护理方法,了解头孢硫脒皮试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及原因,用药期间加强观察,对症宣教,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秀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护理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患者中采取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次我院纳入涉及的56例样本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样本来源于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纳入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实行常规护理选为参照组(n=23),将采取整体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n=23),观察验证两组脊髓型颈椎病患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的评价.结果:数据研究发现,实验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8.69%、对护理满意评分(78.24±6.98)分与参照组指标比较形成P<0.05的显著对比差异.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借鉴的价值存在.

    作者:许朋丽;罗效萍;陆思斯;蔡春艳;唐燕飞;李娅娟;李然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 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6月 ~2017年6月选取我院的化疗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中使用非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对照组中使用传统PICC置管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堵管,静脉血栓,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使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效果优于传统的PICC置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探讨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应用早期抚触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15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早期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生后数经皮胆红素值、血清总胆红素值以及粪便排泄次数.结果:出生后4天,观察组经的皮胆红素值(9.03±2.23)mg/dl、血清总胆红素值(193.08±25.70)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经皮胆红素值(11.31±2.20)mg/dl、血清总胆红素值(235.40±30.40)μmol/L;第2、3天,观察组的粪便排泄次数(4.46±0.53)次、(6.23±1.08)次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粪便排泄次数(2.52±0.43)次、(3.74±0.8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应用早期抚触护理有一定的临床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粪便排泄,降低经皮胆红素值、血清总胆红素值.

    作者:刘丽彩;何倩敏;李思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高血压患者施行健康教育路径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高血压患者施行健康教育路径的可行性.方法:从我院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高血压患者社区常规宣讲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教育,在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测量,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血压指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合理临床药物治疗,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临床可行性较好.

    作者:鲁迪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给予硝本地平控释片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硝本地平控释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 ~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奇偶顺序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奇数)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偶数)加用硝本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后评估效果,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SBP与DBP.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BP、DBP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本地平控释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可以显著改善血压水平,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张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常见问题的策略分析

    目的:研究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分析.方法:从2015年开始,我院强化了对病理科的质量管理,并抽取2014年病理科技术质量控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实行病理技术质量管理后的变化.结果:经严格的质量管理后,我院病理技术质量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病理科制片失败率和错漏发生率均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严格的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病理科工作质量,减少制片失败和错漏发生的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与患者隐私权探讨

    档案是一个人直接生成的原始性的记录,医院的病历档案记载着患者的健康、疾病等个人信息,患者享有个人信息隐私权,因此医院需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保密,维护患者的隐私权.

    作者:张刚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损伤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疗效与评价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 ~2005年1月期间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损伤患者的术后疗效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其中,选取患者20例.结果:所有的患者都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且手术的方式是根据胆道损伤的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以及术后不同的发现时间所决定的.其中随访率达到90.00%,随访的时间是1~10年里,优良率约为86.67%.结论:经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损伤后续疗效的认证与分析,效果较为良好.

    作者:施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的研究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特点,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 ~2017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住院部收治且服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收集与整理,以研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类型、给药途径、以及产生原因方面的具体情况.结果:抗菌药品所致不良反应构成比为43.00%(86/200),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药品(P<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构成比为55.00%(110/200),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P<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药动力学改变、药效改变、联合用药均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构成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群服用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高,影响因素众多,需通过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指导与监管,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朱义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5.71±2.16)mmol/L、餐后2 h血糖为(7.82±2.46)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30.26±7.24)mmHg,舒张压为(74.64±5.02)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指标,是一种有效的用药方式.

    作者:贺一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对比两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后,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个性化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组间疼痛等级发生率占比对比,个性化护理组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利于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杨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部CT检查中锐影技术结合双定位像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观察腹部CT检查中锐影技术结合双定位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 ~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腹部CT检查患者,初次检查,设为对照组,正位定位像扫描,复查,设为研究组,正侧双定位像扫描,均配合应用锐影技术,比较检查结果.结果:比较背景噪声值,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辐射剂量,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CT检查中,联合锐影技术与双定位像,不仅可满足诊断要求,而且可降低辐射程度,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 ~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0例,分组依据感染范围为基准.将全身感染的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将局部感染的40例新生儿作为参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检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微生物培养),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两组患儿的PCT阳性率、CRP阳性率和微生物培养阳性率,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的血清PCT和CRP,前者较比后者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疾病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李东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采用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观察进行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胸手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孔泉江;任志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3例登革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了13例登革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2017年5~2017年10月对13例登革热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结果: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交叉感染发生,出院1~3周后随访良好.结论:登革热病患者除了具有传染性外,也有存在多种脏器损害的危险,要引起充分重视,做好管理和消毒工作,防止传染源播散,同时对症治疗,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曾丽丽;王晓燕;刘烨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