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富吉;陈星羽;桂平
阐述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中医外科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其中案例选择是关键,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周青;刘丽芳;周亮;祁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伴有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的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疾病常规和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来源多方面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情绪总改善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闻SDS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积极发现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抑郁情绪,并对其进行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抑郁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平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胰岛素加葛芩大黄粉治疗Ⅲ期褥疮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者用胰岛素加葛芩大黄粉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93.8%,对照组为64.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胰岛素加葛芩大黄粉治疗Ⅲ期褥疮,疗程短,疗效显著.
作者:周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医气虚、血虚、气血两虚与血红蛋白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13例气血虚证血红蛋白量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血虚证与气虚证相比,血虚证与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两虚证中则是以中重度为主,与气虚证、血虚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诊断气血虚证时,在证型上虽然有气虚证、血虚证、气血两虚证的区分,但在治疗时都应采取气血双补的原则.
作者:邱训军;丁文;邹科文;尹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指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给予神经内科一般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指导.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情况.结果:康复组在出院1、3个月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康复训练指导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荆满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5例以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91.3%,对照组为6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区显立;黎家明;区华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我校<医学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一点体会,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作者:顾海;詹秀琴;姜海英;吴海涛;周立华;姜泽群;王明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6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复方地芬诺酯片与蒙脱石散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分别于4个疗程后与停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6.3%;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对照组为86.7%,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较西药常规疗效好.
作者:季铁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考察鼻渊通窍颗粒对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炎症早期醋酸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角又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以及小鼠慢性棉球肉芽肿模型,考察鼻渊通窍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鼻渊通窍颗粒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程度,减轻小鼠棉球肉芽肿程度.结论:鼻渊通窍颗粒可能通过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抑制炎症性渗出,从而通利鼻窍.
作者:樊贤超;牛崇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止颤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美多巴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止颤汤治疗,两组均观察1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3例,明显有效0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4例,明显有效0例;两组疗效进步率经X2分析,P=0.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中西医结合可使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运动功能及整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颤汤联合西药美多巴片对于气血两亏型、肝肾阴虚型的帕金森病,疗效较单用西药为好.
作者:王慧新;刘毅;李如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益气法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抗感染、支持、止痛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的健脾益气基础方药随症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卡氏评分、脾虚证候积分、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体重、实体瘤疗效等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卡氏评分、脾虚证候积分、体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体瘤疗效治疗组稳定28例(93.3%),对照组稳定25例(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增强其免疫力,是晚期癌症患者实现带瘤生存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李阳;曾柏荣;刘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均治疗观察4周,对治疗前后的血压、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降压效果方面治疗组疗效显著,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中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慢性肾衰竭中,不仅能降低患者血压,而且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并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作者:刘江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就近年来归脾汤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肿瘤的并发症及良性肿瘤,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李鸿雁;曾柏荣;郭忠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及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K(P<0z.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乌头除湿汤配合牵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宋红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参紫灵胶囊对尘肺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60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紫灵胶囊,对照组给予金水宝胶囊,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免疫功能指标、1年内感冒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纽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免疫学指标、1年内感冒次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紫灵胶囊可显著改善尘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且用药安全,可辅助用于尘肺的治疗.
作者:肖雄斌;邓晓彬;戴伟荣;赖燕;袁娟;李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比较Colles骨折行掌屈尺偏位及腕轻度背伸住固定后的疗效.方法:将90例闭合性新鲜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5),手法复位后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固定于腕背伸位150,尺偏20.,对照组固定于掌屈30°,尺偏20°.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8.9%(P<0.05),治疗组外固定的稳定性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于腕背伸位15°,尺偏20°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稳定性好、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作者:廖文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47例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对照组为74.5%,以治疗组疗效为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曾江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印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SS、NIHSS、BI、MRS评分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疗效并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
作者:杜亮亮;程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逆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中药四逆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1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四逆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储正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合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63例(共6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PVP加强骨胶囊治疗,对照组只采用PVP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者的疼痛、骨密度、有无新发骨折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22个月,平均9个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增加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间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配合口服强骨胶囊,对患者的骨量增加、预防再新发骨折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作者:何天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