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雁;曾柏荣;郭忠聪
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我校<医学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一点体会,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作者:顾海;詹秀琴;姜海英;吴海涛;周立华;姜泽群;王明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安肾饮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另Il用安肾饮(治疗组40例)和科素亚(对照组25例)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糖水平、脂质代谢、尿蛋白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尿蛋白、尿白蛋白和脂质代谢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白蛋白一项治疗后有改善(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安肾饮具有减少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改善餐后血糖和脂质代谢的作用,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可靠.
作者:陈伟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刺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运动能和智能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00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包括头针、体针、穴位注射)及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Peabody运动评估与Cesell智力测试,以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治疗后发育商(DQ)及运动水平方面(GMQ)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刺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对小儿脑损伤综合征的脑功能代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颜华;张惠佳;刘志雄;胡继红;周平秋;王益梅;郭春光;覃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配合西药及相关护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西药和埋线加西药联合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观察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埋线是治疗FD较有效的方法,埋线加西药联合应用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提高治疗FD的效果.
作者:黄辉斌;朱莹;袁伟建;张洪勤;杨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方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化疗后用益气解毒方治疗,对照组化疗后不给中药治疗,空白对照.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P<0.05),总体健康状况和总体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方明显改善了患者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亮;刘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合艾灸、火罐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1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针刺的同时,于主要穴位给予温针灸,出针后再施以闪火罐法,对照组仅予针刺治疗,不施温针灸与闪火罐.结果:两组愈显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闪火罐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是治疗面瘫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曾庆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阐述了应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环境的建立、发挥导师职责、交叉培养方式等方面加强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其培养过程包括两个阶段,首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和开展课题研究.
作者:李先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介绍了白毛夏枯草的来源、本草记述及药源,综述了国内外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的研究及进展.认为对白毛夏枯草的研究工作远不及其他中药深入,鉴于其来源的特殊性及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对其展开进一步研究,搞清其物质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孙新建;李志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中医气虚、血虚、气血两虚与血红蛋白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13例气血虚证血红蛋白量检测结果分析.结果:血虚证与气虚证相比,血虚证与气血两虚证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两虚证中则是以中重度为主,与气虚证、血虚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诊断气血虚证时,在证型上虽然有气虚证、血虚证、气血两虚证的区分,但在治疗时都应采取气血双补的原则.
作者:邱训军;丁文;邹科文;尹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阐述了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从辨证治疗、专方治疗和自拟方治疗3方面归纳了国内学者在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资料.
作者:李业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胰岛素加葛芩大黄粉治疗Ⅲ期褥疮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患者用胰岛素加葛芩大黄粉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93.8%,对照组为64.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胰岛素加葛芩大黄粉治疗Ⅲ期褥疮,疗程短,疗效显著.
作者:周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考察鼻渊通窍颗粒对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炎症早期醋酸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角又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以及小鼠慢性棉球肉芽肿模型,考察鼻渊通窍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鼻渊通窍颗粒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程度,减轻小鼠棉球肉芽肿程度.结论:鼻渊通窍颗粒可能通过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高,抑制炎症性渗出,从而通利鼻窍.
作者:樊贤超;牛崇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笔者对5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针刺臂丛神经+理筋手法+中药内服等3种方法同时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庆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内经>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研读古典医籍的能力、提高学生中医理论水平、使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学生中医思维能力、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小关节紊乱、颈部软组织损伤造成对颈神经根及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及炎症刺激.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体位改变时加重.
作者:谢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认为当前研究生培养应从学术、道德和爱心3方面着手,应以学术引导人,以道德教化人,以爱心感染人,培养出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双高的人才.
作者:唐洪梅;阎雪;吴敏;蔡庆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王某,女,79岁.咳嗽、咳痰5 d,饮食减少3 d,于2009年1月19日入院.怠者于5 d前因受凉及进食生冷,出现畏寒,身疼,无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痰多,服用头孢拉定、必嗽平、氨茶碱、扑尔敏等,症状不能缓解,咳嗽加剧,痰量增多,食欲减退.
作者:陈阿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6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进行医学隔离、病情观察和辩证施护.结果:26例甲型H1N1流感惠儿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甲型H1N1流感患儿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归纳了中药配方中常见差错的主要表现,对造成中药配方差错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防止中药配方差错提出建议,为提高中药配方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
作者:喻广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印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SS、NIHSS、BI、MRS评分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疗效并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
作者:杜亮亮;程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