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护理对预防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的效果评价

杨立新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 皮肤抓伤, 管道脱落
摘要:目的:分析对新生儿实施新生儿护理在新生儿皮肤抓伤和管道脱落方面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新生儿,常规组新生儿不戴手套也不用纱布包手,并接受常规方式胃管与氧气管稳固,实验组新生儿在接受蝶形胶带进行输氧管稳固,并用3米透明敷料进行胃管稳固的基础上,佩戴手套或纱布包手,将两组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的皮肤抓伤率与管道脱落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接受新生儿护理皮肤抓伤率与管道脱落率明显均优于常规组新生儿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护理,能够降低新生儿皮肤抓伤概率和管道脱落概率,有助于新生儿身体健康,值得进行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依达拉奉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作为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溶脂性高、分子质量小等优势,当达到疾病部位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中.近年来,动物研究实验结果证实,依达拉奉可作用在多个器官中,具有良好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对改善患者的心血管预后疾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作用显著.

    作者:吴祝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切口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8例为观察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组后4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另外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钢板联合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各相关指标做统计、分析.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跟骨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相差不大(P>0.05),经治疗后皆有所升高(P<0.05),同时可见实验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各项后跟骨结构指标评价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价值显著.结论:在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上,采用小切口微创解剖钢板联合加压螺栓治疗的方法,较之于传统手术治疗,患者所得疗效更佳,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

    作者:刘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应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应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效果.方法:抽选56例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结果:术前、术中以及术后1 min、术后4 min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指标(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气道梗阻、软组织损伤以及误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效果理想,符合临床需求.

    作者:赵志海;刘秀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质量探讨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手段的效果.方法:选取接收的重症新生儿70例进行本次的研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新生儿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主要将新生儿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新生儿的人数为35人.研究1组的新生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2组给予长效管理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以及感染率.结果:新生儿在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新生儿的感染问题要显著降低,从两组的数据上可以看出,研究两组的感染率要显著低于研究1组的新生儿,小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长效管理的护理手段应用到临床上,能够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还能降低新生儿的不良情绪.

    作者:袁白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藏医五味甘露药浴结合脉泻疗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比藏医药浴疗法结合脉泻疗法与传统和现代医学疗法治疗银屑病后发现,藏医药浴疗法结合脉泻疗法的效果更为理想,其优点如下:1、具有理想的止痒、润肤作用;2促进了皮损的恢复;3降低了复发几率;4治疗方便,更是具有经济实惠的特点,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作者:杨桑加;多杰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实践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临床胜任力研究

    目的: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妇产科临床胜任力,考察护生在经历不同的形成性考核后综合成绩的差异,探讨《妇产科护理》课程的多元化考核改革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级3年制护理大专全年级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n=577)实施形成性考核与期末终结性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考核模式,与本校前3年护理大专行常规考核的学生《妇产科护理》成绩做比较,并问卷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后测得分高于前测(P<0.05);观察组临床胜任力高于对照组,在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及敬业精神6个方面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多元化考核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和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护生临床胜任力.

    作者:敬宏;潘小燕;万堃;唐虹;潘旅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信息化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在疾病诊治、手术实施、养生保健等项目和过程中的作用日渐重要,这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各环节的引入与深化,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促进了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医疗设备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实现了管理工作本身的重构与升级,还创造出了更为优质的临床服务.

    作者:刘丹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价冠心病心力衰竭采取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常规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以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治疗期间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LVEF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用药安全性对比,P>0.05.结论:对比美托洛尔单一治疗,在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基础上,兼具安全性、有效性价值,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所需.

    作者:周广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介入封堵术护理体会

    主动脉窦瘤破裂又称为瓦氏窦瘤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通常发生于右冠窦,其次无冠窦,左冠窦破裂罕见.该病以先天性为主,由于窦壁中层先天缺乏正常的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在主动脉内压力的作用下窦壁变薄向外扩张而成囊袋状,即主动脉窦瘤.窦瘤破裂以前通常无临床表现,一旦破人心腔可引起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中绝大多数破入右心腔引起左向右分流,80%的患者会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等临床表现.心脏彩超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具有诊断符合率、无创伤、可重复的优点.以往外科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方法,随着介入器械的完善及技术的提高,经皮介入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逐渐成为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13年开展介入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经皮介入封堵12例患者,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现将介入术中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和探究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根管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一次性根管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98.0%)和远期治疗效果(96.0%)均高于对照组(88.0%)、(86.0%),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18.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牙髓炎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一次性根管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髓症状,而且还可以降低根管再次感染的概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转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余广益;罗小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急诊胃镜下洗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价值

    目的:研究急诊胃镜下洗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进行洗胃治疗的1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于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胃镜下洗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而言,于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胃镜下洗胃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苏利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管理分析

    目的: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检查包装区质量,从而为强化管理提供分析依据.方法:找寻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不良的因素,从全面而系统的方向着手,结合卫生部门有关的标准条件,从包装消毒人员的培训、包装的技术提高、包装的监控检查等各个方面提供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提供的有效措施,通过包装的评价针对性的进行管理的干预与创新.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从细节的问题着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为医院器械的使用加固安全砝码.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问题,往往出现在较为细节的问题上,以实际的情况出发,更加详细的进行问题的排查,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区质量的提高,以无菌的顺利操作,为医疗安全推进做出保障.

    作者:王念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谈肿瘤科轮转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

    肿瘤科护理专业性日益增强,而肿瘤的患者涉及其他相关学科内容也日益增多,要求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也随之提高,再加上疾病的特殊性,患者长期治疗,对轮转护士的陌生感,对医护的不信任,医患关系也尤为紧张,她们要承受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轮转的护士找出、了解压力、正确的分析和面对压力,帮助其尽快的适应临床工作.

    作者:汪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RCC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及其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分析XRCC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及其化疗敏感性,为肿瘤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收治并取材的结直肠癌患者174例,另选择体检健康的对象100例,取活检组织以及血样进行基因多态性鉴定.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的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中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2项-3项TT占6.9%(12/174)、至少一项为TT占24.13%(42/174)高于对照组1.00%(1/100)、11.0%(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的280位点、399位点多态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RCC1基因194位点、280位点、399位点TT分型会增加结直肠癌易感性,同时削弱化疗敏感性.

    作者:窦慧慧;廉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探讨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一般治疗是通过对患者进行严格饮食控制,以及对于出现水肿或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每日应当吸收4 g左右的钠盐分.中药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桃仁,益母草,菟丝子,何首乌熬成汤药,药量为300 ml,每天需要服用一剂中药,早晚各一次.结果:在接受中医药治疗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显著有效的有23例,有效的有19例,无效的有8例,总有效率为84%.结论: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立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针对性预防对成分输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成分输血患者1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选取收治的成分输血患者130例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对比两种方案预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77%,低于对照组的6.1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对成分输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崔会芬;胡映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安全教育的实施

    目的:探讨安全教育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传染科接收的9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4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安全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传染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安全教育,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娟;秦朝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生物反馈联合骶四针治疗女性轻度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盆底中心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确诊的60例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骶四针阴部神经电刺激调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ICI-Q-SF评分,比较其差异性.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CI-Q-SF评分都有了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生物反馈联合骶四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ICI-Q-SF评分,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吕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骨折患者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收治的194例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类型,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2 h、住院时间≥30 d、用抗菌药物≥15 d和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影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70岁、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2 h、住院时间≥30 d、使用抗菌药物≥15 d和使用免疫抑制剂为影响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因素.

    作者:苏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