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花;张巍
目的:分析肠外营养(PN)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免疫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PN支持.2周后对比营养状态与肺功能变化.结果:对比治疗后FEV1/FVC、血清白蛋白(ALB)、动脉血气(PaO2、PaCO2)、体质量差等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PN支持能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增强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靖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急诊有意药物中毒症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对有意药物中毒患者5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方式.结果: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后,有76%的患者是女性药物中毒,有24%的患者是男性药物中毒,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艾司唑仑和三唑仑是主要的中毒药物,该药物是镇静催眠抗癫痫药物.患者临床中会出现意识变化、恶心呕吐、嗜睡等等症状,患者还会有眼震、小脑性共济失调等等表现,采取治疗后,有1例患者死亡,其他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有意药物中毒临床中应该尽早的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患者临床总因为服药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症状,需要对症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传染性疾病,当前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乙肝疫苗是当前防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手段.不断提升乙肝疫苗接种是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早产儿是新生儿中较为特殊的类型,本文对早产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状况实施了综述,以便为规范早产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提供参考.
作者:甘世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医学就其核心而言,本来就是一门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同时,看病和诊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推测和检验的过程,所有的医生在为病人诊断和治疗时,都有可能出错.虽然现代科技出神入化,如高度解析的磁共振造影扫描影像、DNA分析等,使现代科学如虎添翼,但语言仍是临床医疗的基石.语言是原始、使用频繁的诊断工具,也只有在语言上面精工细雕,细心揣摩,才能让我们的诊断如虎添翼,才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揭开误诊的黑匣子.
作者:何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应用高仿真模拟人,结合贴近临床的真实情境开展护理教学,是深受护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1].通过对SimMan3G高仿真模拟人使用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对其进行维护,使其可持续耐用,物尽其值,为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戴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变异性心绞痛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胸痛发作于休息时,发病时间多在夜间,伴有心电图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而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出现ST段压低,其发作与心肌需氧无明显关系.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期间,出现短暂的室内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并出现短暂性的Q波,常规处理难以缓解.β受体阻滞剂对变异性心绞痛的疗效有争议,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防止变异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的有效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合用是变异性心绞痛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祖进;赵金艺;王涛;黄小林;田婕;杨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曲美他嗪的疗效,并系统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8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联合治疗组和二级预防组,二级预防组单纯采取冠心病二级预防措施,曲美他嗪组患者在二级预防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疗效较好,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且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结论: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应在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将曲美他嗪作为辅助药物,提升治疗安全性.
作者:唐嘉宇;肖琼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独立问诊,问诊后,从中抽取45名学生与第三个班从未参与问诊45名同学混合后,再次问诊标准化病人,由指导老师给予指导及评分,两组评分结果进行比.结果:经过培训的学生,评分明显高于未经过培训的学生,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SP应用在问诊教学中,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袁慧;罗旭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前我国食品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完善,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相继发生,这一问题成为各个主流媒体以及人们群众重点关注问题.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民生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保障食品卫生安全,构建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体系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对策.
作者:姜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责任制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肛肠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2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责任制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责任制能够明显提高肛肠外科的护理工作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生理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胡越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良腰部小斜切口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在>1 cm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统计研究期间在本院采用改良腰部小斜切口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1 cm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无石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需二次操作率以及并发症.结果:改良腰部小斜切口组(A组)45例与输尿管镜碎石组(B组)52例在术后3天、1月无石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需二次操作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3月无石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腰部小斜切口在>1 cm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治疗中存在无石率高、费用低的特点,基层医院适合开展.
作者:廖有刚;龙建华;王志;雷波;申凯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经超声诊断检查并行手术治疗的93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切除136个结节.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为102个良性结节组和34个恶性结节.分析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超声特点.结果:超声诊断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诊断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在结节大小、边界、血流信号、纵横比、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回声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符合率较高,能有效区分良恶性结节,而且无创伤,可重复性高.
作者:赵康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焦虑情绪会影响手术中的各个环节,引发负性反应,延迟术后康复.中医护理技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对缓解焦虑有一定作用.本文将中医护理技术在缓解围手术患者焦虑情绪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技术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熊燕;徐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左旋咪唑(Levamisole LMS)作为广谱驱肠虫药、免疫调节剂,其导致的脑白质脱髓鞘病少见且潜伏期长,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被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忽视,现将本院收治的1 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停亭;庄顺芝;孔令恩;黎宇阳;文季辉;李才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改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护理礼仪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护理礼仪的教学中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护理礼仪的掌握能力和熟练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护理专业素养.情景剧表演是深化学生理解护理礼仪、增加护理礼仪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应重视情景剧表演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芸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中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92例患者,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病例,统计患者所用药物的类型、用药途径、不良反应所累及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等.结果:头孢曲松钠发生的不良反应率高,其次是头孢替安;用药途径发生不良反应从高到低依次为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推注、口服;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呼吸、循环、消化、神经、血液各大系统;10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发生率较高;饮酒、过敏、自身体质也会引起用药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但也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伤及多个系统,医护人员需牢固掌握药理知识,用药时做到合理、规范,减少或预防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艾力哈木·艾山;阿依古扎力·买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于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产妇均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则采取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离床活动时间是(23.62±1.47)h,而对照组为(34.58±3.62)h(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的并发症率是9.30%,而对照组则高达30.23%(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7.67%,而对照组仅为86.05%(P<0.05).结论:针对剖宫术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利于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风险,并缩短产妇术后恢复时间,有助于营造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陈国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病人选取时间从2016年7月~2017年12月,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比较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性明显(χ2=4.629,P<0.05),生活质量评分(91.9±2.7)分比对照组(88.6±1.9)分高,差异性显著(t=5.913,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护理效果突出,推广价值高.
作者:周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心律失常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急性发作期更易发生,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掌握这类心律失常的特点,合理治疗,对降低慢阻肺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住院112例慢阻肺患者并发心律失常38例的资料及发生率以及病因治疗、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工作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合理用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某基层医疗机构2400张门诊处方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某基层医疗机构2400张门诊处方为观察组,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基本药物使用率高于对照组,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处方缺项率、用药与诊断不符率、诊断不规范率、用药途径不宜率、用量用法不宜率、配伍及重复用药不宜率、处方不合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工作对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合理用药的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处方不合理率,提高处方正确性,值得应用.
作者:王亚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