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乐;潘霞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肿瘤患者,均经PICC置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32.35%)(χ2=4.191,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2.31±2.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63)分(t=8.007,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实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作者:何雪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创新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临床科室接受实习护士9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对照组护生通过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实验组护生通过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进行,对实习结果进行比较和评级.结果:从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来看,实验组护生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生进行实习过程中,通过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还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在较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对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杨秀丽;胡秀明;鄢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运用中医方法促进乳汁分泌,疏通乳腺,补气养血,疏肝散瘀.方法:运用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促进乳汁分泌,乳腺疏通,并分析其因素.结果:在产后缺乳护理中结合中医护理方法,可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及乳腺不通等起到积极作用,在今后的产后乳房护理得到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医疗设备使用以及预防性维护管理工作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从医疗设备的使用方面进行了分析,之后进一步探讨了进行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管理的相关办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戴学斌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索人格障碍患者功能类型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在校健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Parker人格问卷进行人格障碍的11个功能类型测评,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验系统进行错觉、反应时、注意力等认知功能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格障碍的功能类型与错觉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偏执分量表与反应时之间具有相关性(r=-0.188,P,0.025).分裂型(r=0.234,P<0.01)边缘型(r=0.259,P<0.01),回避型(r=0.211,P<0.01),依赖型(r=0.220,P<0.01)、表演型(r=0.211,P<0.05)被动攻击(r=0.185,P<0.05)与注意力正确数存在正向关关系.结论:健康人的人格障碍功能类型与认知功能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作者:金鹏珍;李兆涵;黄操;赵聪颖;陈瀚堃;王凤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溶栓治疗应用护理路径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内收诊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急诊早期溶栓治疗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路径护理,评价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诊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急诊早期溶栓治疗中,应用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余勇苗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实施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干预的汉密尔顿焦虑(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干预的HAMA评分、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延续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格尔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改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护理礼仪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护理礼仪的教学中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护理礼仪的掌握能力和熟练运用能力、提升学生护理专业素养.情景剧表演是深化学生理解护理礼仪、增加护理礼仪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应重视情景剧表演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芸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多巴胺对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治疗药效.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窒息后肾损害的新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同时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患儿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加行小剂量多巴胺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肾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医学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分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用于临床,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更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选择自2016年12月以来在本院老年医学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对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通过问卷调查法总结老年医学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结合住院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此外,对于老年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全程的观察、评估和记录,从而更详细地找出护理工作中具体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解决方法.结果:对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观察记录以及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老年医学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护理中安全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患者不配合护理工作、环境设施不当、护理人员与病患数量悬殊等各方面的问题.结论:为了提供患者更安全更优质更满意的护理,为了更好的进行医院内部改进,对老年医学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解决频发的安全隐患问题,护理人员要注重安全制度的完善、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环境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更加合理的护理人员配备等来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为了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医疗护患环境,这不仅仅是需要一个病房、一个科室的努力,更需要医院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直在更安全更优质更满意的路上.
作者:梁宁宁;张凌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在尿潴留病人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我科90例2016年1月~2018年5月尿潴留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功能锻炼等措施治疗,膀胱治疗仪组则予以功能锻炼等措施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首次排尿的时间、第一次残余尿量、管道拔除24 h之后的残余尿量;治疗前后患者SF-36量表调查值.结果:膀胱治疗仪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治疗仪组首次排尿的时间、第一次残余尿量、管道拔除24 h之后的残余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F-36量表调查值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膀胱治疗仪组SF-36量表调查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等措施联合膀胱治疗仪治疗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SF-36量表调查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中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92例患者,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病例,统计患者所用药物的类型、用药途径、不良反应所累及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等.结果:头孢曲松钠发生的不良反应率高,其次是头孢替安;用药途径发生不良反应从高到低依次为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推注、口服;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呼吸、循环、消化、神经、血液各大系统;10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发生率较高;饮酒、过敏、自身体质也会引起用药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但也会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伤及多个系统,医护人员需牢固掌握药理知识,用药时做到合理、规范,减少或预防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艾力哈木·艾山;阿依古扎力·买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情况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其中29例患者血糖未达理想控制效果,纳入常规组;另外31例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纳入实验组,评价两组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常规组孕妇剖宫产率15例(51.72%),高于实验组7例(22.58%),(χ2=18.184,P<0.05);常规组剖宫产率20例(68.97%),高于实验组11例(35.48%),(χ2=22.476,P<0.05).常规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6例(20.69%),高于实验组2例(6.45%),(χ2=8.645,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GDM孕妇血糖水平提供积极降糖治疗及护理干预,积极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
作者:林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在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气喘、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毛细支管炎患者采取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明显,而且安全、方便.
作者:舒艳婷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儿科门诊人流量大,发热病人多,水银体温计使用频度高,环境温度高,汞易挥发,空间较封闭,儿科门诊极易引起汞中毒,务必加以警惕.一旦出现水银体温计破碎,须立即正确处理,避免汞污染和中度的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宋登鹏;韩安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采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CHF患者88例,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A组、B组,各44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总疗效与A组相比明显较高,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用于CHF患者中疗效确切,可积极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值得采纳.
作者:龚翠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慢性心衰患者中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予以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9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康复组(n=46)与参照组(n=46),分别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措施与基础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经过比较分析.结果:经两组比较康复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作者:廖婕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模式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肾移植患者60例,依照患者入院顺序单双数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延伸护理模式,将两组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提高,经计算两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结论:通过延伸护理模式可使肾移植患者的康复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SAS、SDS评分、心率及血压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评分SAS(36.59±4.12)分、SDS(34.34±3.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心率、血压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实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可使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陶杏元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AO锁骨钩钢板固定在骨科创伤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接诊的78例骨科创伤急诊患者为例,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合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乙组,均39例,其中甲组予以克氏针固定,而乙组则予以AO锁骨钩钢板固定,现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甲组(25.64%),差异有显著性(P<0.05);乙组ASES评分、切口愈合时间低/短于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O锁骨钩钢板固定有助于骨科创伤急诊患者并发症的减少,切口的早期愈合及肩部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锦华;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