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多巴胺对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治疗药效分析

王宏

关键词:多巴胺, 新生儿, 窒息后肾损害, 治疗药效
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多巴胺对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治疗药效.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窒息后肾损害的新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同时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窒息后肾损害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患儿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窒息后肾损害患儿加行小剂量多巴胺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肾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16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8例:常规手术室护理)与实验组(88例:手术室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94.3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妇产科产房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时使用精细化管理,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产房内住院的220名病人按照住院顺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名病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产科病房管理;实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本次实验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是96.36%,比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多了16.36%,所以在产科病房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在对妇产科产房进行精细化管理后,我院产科病房的护理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所以精细化管理在妇产科产房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葵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分级护理对预防皮肤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皮肤科住院患者进行分级评估,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跌倒、坠床发生率.方法:通过我科自制的分级标准将其分为一级(极高风险:卧床、躁动或医生评估认定者)、二级(高风险:行动不便、视力下降、认知障碍、单脚站立时间不能大于5秒)、三级(一般风险:行动不便的年轻人),将2017年5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与2018年1月~2018年3月进行对比,并对3例跌倒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和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护理管理.结果:通过2017年5月~2017年12月共116例与2018年1月~2018年3月共54例对比,跌倒/坠床患者由3例减少到0例,跌倒/坠床发生率由2.586%降至0%.结论:通过在我皮肤科实行跌倒、坠床的分级预防,可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

    作者:蒋姊淑;刘洪吉;邬晶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律失常临床分析与护理

    心律失常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急性发作期更易发生,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掌握这类心律失常的特点,合理治疗,对降低慢阻肺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住院112例慢阻肺患者并发心律失常38例的资料及发生率以及病因治疗、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研究现状综述

    伴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提升,加上护理职业自身进步和发展,这也提高了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的要求,为使我国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提升,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要求,本文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娜;施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各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SF-36评量表作为评估工具;同时自制调查表统计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予以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护理前提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改善作用,并明显地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虞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的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对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0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分别给予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价值要高于X线检查.

    作者:罗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分析大容量全肺灌洗在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6月~2018年6月确诊治疗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1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抗感染、化痰等),观察组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氧饱和度无差异;观察组治疗2周后氧饱和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大通气量(MVV)、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指标无差异;观察组治疗2周后MVV、FEV1、FVC以及FEV1/FVC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采取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定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90例骨科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化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在护理方式上,予以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为主要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将对照组围手术期各项诊疗数据指标与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诊疗结束后,发现对照组围手术期各项诊疗数据指标均劣于观察组,其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可更加有效地提升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金传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观察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采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CHF患者88例,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A组、B组,各44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总疗效与A组相比明显较高,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用于CHF患者中疗效确切,可积极改善心功能,安全可靠,值得采纳.

    作者:龚翠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影响

    目的:研究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以外骨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防跌倒细节护理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发生跌倒和骨折的机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率为9.38%,骨折率为3.1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88%(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预防跌倒细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机率,提高满意度,效果更好.

    作者:季爱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是医院治疗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具有复杂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中,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手术治疗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叙述了什么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和内固定系统,还阐述了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以及效果分析.

    作者:周文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57例急性脑外伤及急性脑血管疾病致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发生机制.方法:对我院57例急性脑外伤和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心电图均存在缺血性ST-T改变.合并心肌酶谱异常者诊断为NSTEMI,共27例为观察组,心肌酶谱正常者共30例为对照组.结果:NSTEMI组与非心肌梗死组在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基础病史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外伤及急性脑血管疾病引起机体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增多引起多支冠状动脉痉挛致NSTEMI;在此类应激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近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等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陈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防治中中医综合护理的运用探究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防治中中医综合护理的运用探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患者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综合护理,并设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结果:中医护理组有1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1例出现口腔感染,1例出现便秘,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可以获得理想的并发症防治效果.

    作者:肖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风偏瘫患者行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86例,以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n=43)及观察组(n=43),对照组行针灸治疗,观察组基于针灸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为两组患者行简化Fugl-Meyer量表(FAM)及改良版Barthel指数检测,通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AM评分及Barthel指数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两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经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中风偏瘫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侯陈荣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方法,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级护理专业的2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为8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价和考试成绩.结果:研究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教学效果评价更高,P<0.05.结论:PBL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具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值得在教学中应用.

    作者:舒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应用护理干预的防范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防范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人员选择患有老年糖尿病的患者,例数一共为60例,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18年7月,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干预,观察组对患者给予加强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夜间低血糖的防范效果较好,可以降低发生率.

    作者:伊国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HFHD和HDF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清除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HFHD(高通量血液透析)和HDF(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60例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就血液透析滤过(对照组,n=30)与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n=30)对毒素清除率以及尿素透析充分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毒素清除率以及尿素透析充分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FHD和HDF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均有一定清除效果,通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保证生存质量.

    作者:王冬梅;潘芙蓉;李东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本院心内科住院部收治的UAP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手段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88.00%(44/5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8.00%(34/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BI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其中研究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改善UAP患者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燕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重度肺挫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分析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重度肺挫伤患者的护理重点.方法:选取2015年的2月~2018年的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重度肺挫伤患者60例,给予所有患者优质且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SDS、S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接受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重度肺挫伤的护理,能提高治疗效率和救治效果,帮助患者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角金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