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迎春
根据学生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实验环节.改变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半开放式实验教学法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王议忆;周展来;李卫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依据苦味形成机理,从干扰苦味形成的不同环节将中药苦味掩味技术分为,添加矫味剂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药物苦味;延缓或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的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阻止苦味受体与苦味剂的结合,切断信号传导掩盖苦味等4类,综述掩盖中药苦味的方法,并简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制备技术,为合理应用苦味掩味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邓晓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老年咳喘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白术、甘草、补骨脂进行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上鉴别出制剂和各种药材的特征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对老年咳喘片其中的几味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法专属性较强,方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杨;徐鹏;邬梅;肖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毛冬青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毛冬青汤,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结果:治疗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冬青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作者:肖学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将要求药流的病人随机分2组,治疗组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时加服益母草胶囊;对照组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时不加服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阴道流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胶囊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黄艳艳;徐大宝;程春霞;赵颜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文章介绍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中医师杨维华运用磁穴、推拿、敷脐等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经验,颇有临床特色.
作者:洪虹;杨维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烫疮油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Ⅱ期压疮的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烫伤油外用及传统治疗两种方法,结果:观察组压疮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烫疮油治疗Ⅱ期压疮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裴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ogo-A的动态变化,以及三七三醇皂苷(PT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功能评分,检测72R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期(3 d,7 d)脑内Nogo-A蛋白的表达并评价功能恢复.结果:Western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Nogo-A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 d时下降,7 d时上升.PTS组在3 d时的Nogo-A表达比模型组低(P>0.05).PTS组7 d时Nogo-A表达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PTS可使缺血再灌注大鼠的Nogo-A表达下降,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利军;白宇;侯郁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方法:对60例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6周后对比两组血清骨性碱磷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骨形成生化指标变化以及骨强度(SOS)治疗情况,6周、12周后在X线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6周后BALP、PICP、BG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2周后治疗组骨折愈合占97%,对照组骨折愈合占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6周后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方剂对骨质疏松骨折骨痂生长,促进骨形成疗效明显.
作者:涂平生;黄自为;李美军;关信潮;胡少敏;李济田;谢富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控制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7.4%、94.7%;对照组分别为27.0%、7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凌继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4例TOS病人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天鼎、缺盆、巨骨等穴,配合阿是穴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加维生素B12注射液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以局封为主的非手术方法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建良;谭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文章就目前我国高校和谐建设的意义、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以及建设和谐高校的方法与措施提出了思考,进行了阐述.
作者:江兴林;周良;金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灌肠Ⅰ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野菊花栓塞肛治疗,均以10 d为1疗程,比较治疗3个疗程(30 d)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灌肠Ⅰ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闽;贺菊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规范护理管理尺度,增强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方法:应用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考评.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考核科室护理人员绩、能、德、勤等评价因素的权重.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和效能;明确护理管理的目标,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刘向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相关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综合护理方案.结果: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对糖尿病足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予针对糖尿病的整体护理和对糖尿病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局部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健脾调脂饮对高脂血症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调脂饮,对照组口服血脂康胶囊.结果:健脾调脂饮不仅能降低血清TC、TG、LDL-C、ApoB水平,而且能升高HDL-C、ApoA1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调脂饮是安全、有效的调脂中药.
作者:马中建;刘红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采收期的半枝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5、6、7、8、9月5个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59%、1.86%、2.26%、2.12%、2.01%.结论:不同采收期半枝莲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以7月采收的半枝莲中总黄酮含量高.
作者:李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86例采用纯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丁亮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暖宫止痛汤加吲哚美辛治疗,对照组只用吲哚美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综合疗效及痛经症状总分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对照组为8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总分值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宫止痛汤合吲哚美辛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肖朝霞;高小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肾汤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胃癌术后化疗的同时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化疗前2~3 d开始内服自拟补脾益肾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卡低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按时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肾汤用于胃癌术后化疗,不仅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使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大大降低,还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对抗了因化疗药物过分抑制机体免疫力而产生抗药性的副作用.
作者:莫剑锋;肖航航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