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GSS系统联合中药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罗保林;罗君丰

关键词:GSS系统, 胫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GSS系统加中药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GSS系统作外固定支架使用,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2例.结果:22例患者全部随访3~10月,骨折Ⅰ期愈合,愈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无成角畸形愈合、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无皮瓣坏死、骨外露、骨髓炎,无钉道感染、松动及退钉现象,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能明显缩短GSS系统的配戴时间,疗效满意.结论:GSS系统能很好地替代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钢板材料,使用灵活、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灌肠Ⅰ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野菊花栓塞肛治疗,均以10 d为1疗程,比较治疗3个疗程(30 d)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灌肠Ⅰ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闽;贺菊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拟补脾益肾汤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肾汤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胃癌术后化疗的同时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化疗前2~3 d开始内服自拟补脾益肾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卡低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按时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肾汤用于胃癌术后化疗,不仅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使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大大降低,还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对抗了因化疗药物过分抑制机体免疫力而产生抗药性的副作用.

    作者:莫剑锋;肖航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象皮生肌膏治疗外伤性皮肤全层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随机分组对照观察象皮生肌膏治疗外伤性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象皮生肌膏组25例和贝复济组25例进行治疗与观察.结果:象皮生肌膏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肉芽与皮面齐平时间2个指标上均优于贝复济组(P<0.05),但在肉芽齐平皮面后上皮组织覆盖创面时间上,贝复济组优于象皮生肌膏组(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促进肉芽生长优于贝复济,贝复济促进上皮生长优于象皮生肌膏,伤口修复全程象皮生肌膏优于贝复济.

    作者:邓博;郭彦涛;杨少锋;罗振华;邹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稳快速发展

    文章从人性服务、社会效益准则、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技术服务、管理质量、医疗告之制度及重视媒体等7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医疗服务工作,保障人民健康,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线粒体Ca2+值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线粒体Ca2+值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改良的Longa的线检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针刺水沟、大椎、三阴交,捻转刺激30s后,接电针仪,持续20 min.结果:模型组Na+-K+-ATP酶活性较正常组显著下降,Ca2+值则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电针组Na+-K+-ATP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升高,Ca2+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可以提高缺血再灌注区域线粒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提高线粒体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能力,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钟广伟;李臻琰;李炜;王素娥;唐红梅;邓干初;刘远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拟咽炎汤治疗慢性咽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咽炎汤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4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以自拟咽炎汤治疗,对照组以双花草珊瑚含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84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治疗组在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自拟咽炎汤治疗慢性咽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太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动力髁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优劣.方法:选取确诊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4例,采用DCS组内固定治疗52例;采用DHS组内固定治疗42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2年,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及术后颈干角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DCS组为87.88±7.56分,DHS组为75.68±13.29分,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分析:DCS组发生髋内翻1例,DHS组例发生髋内翻5例,内固定失效3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选用DCS与DHS内固定在临床操作方面具有相似的手术侵袭性,但DCS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作者:李少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专科学校护理学生与优秀临床护士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本研究调查了护理学生和优秀临床护士应对方式,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提出了培养护理学生应对能力的对策.

    作者:杨小兵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拟祛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祛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祛痰通络汤.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按中国中风量表评分(CSS),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值为(7.43±2.57),对照组为(5.67±2.3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的祛痰通络汤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安全有效.

    作者:贺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加味六味地黄汤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结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以苯那普利、雷公藤多甙片、潘生丁片三联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六味地黄汤口服治疗.结果:两组综合疗效、水肿消退时间、24 h尿蛋白比较、血浆白蛋白比较及尿中红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西医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六味地黄汤口服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综合疗效,且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翟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宁口含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咽宁口含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咽宁口含片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在0.69~13.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0.9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咽宁口含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任贻军;张红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杨维华内病外治小儿腹泻经验

    文章介绍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中医师杨维华运用磁穴、推拿、敷脐等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经验,颇有临床特色.

    作者:洪虹;杨维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综合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目的:规范护理管理尺度,增强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方法:应用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考评.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考核科室护理人员绩、能、德、勤等评价因素的权重.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和效能;明确护理管理的目标,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刘向月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七三醇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Nogo-A表达的影响

    目的:了解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ogo-A的动态变化,以及三七三醇皂苷(PT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功能评分,检测72R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期(3 d,7 d)脑内Nogo-A蛋白的表达并评价功能恢复.结果:Western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Nogo-A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 d时下降,7 d时上升.PTS组在3 d时的Nogo-A表达比模型组低(P>0.05).PTS组7 d时Nogo-A表达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PTS可使缺血再灌注大鼠的Nogo-A表达下降,这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张利军;白宇;侯郁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暖宫止痛汤加吲哚美辛治疗,对照组只用吲哚美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综合疗效及痛经症状总分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对照组为8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总分值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宫止痛汤合吲哚美辛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肖朝霞;高小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4例TOS病人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天鼎、缺盆、巨骨等穴,配合阿是穴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加维生素B12注射液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以局封为主的非手术方法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随访6个月,观察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黄建良;谭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康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与修订益康片的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中人参、三七、何首乌、丹参等药味.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含量,以三十二烷作为内标,色谱柱为HP-20M(10 m×0.53 mm),FID,氦气,流速:3.5 ml-min-1.结果:在TLC中能检出人参、三七、何首乌和丹参.维生素E在0.4121~3.7089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32%(n=5),RSD%=1.32%.结论:本定性定量方法准确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益康片的质量标准基础.

    作者:李爽;雷玉萍;杨昌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护理配合

    介绍CT引导下经皮肺部病变穿刺活检的操作方法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

    作者:梁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影响.方法: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地塞米松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5只,3组动物采用改良Avlen's脊髓打击造模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应用补阳还五汤进行干预,观察造模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感觉运动及脊髓神经功能BBB评分变化.结果:3组大鼠神经均有一定恢复,术后7d,中药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BB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14 d,中药治疗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状况.

    作者:彭祖年;姚晓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种剂型益智聪明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剂型的中药聪明益智汤对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成汤剂治疗组、丸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修定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他们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进行综合评分.汤剂组服用益智聪明汤煎荆,丸剂组服用上方丸剂,对照组服用脑复康,60 d后,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综合评分,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汤剂治疗组及丸剂治疗组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益智聪明汤汤剂和丸剂时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都有明显的疗效.而两种制剂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彭骅;张魁;周永生;钟树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