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红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暖宫止痛汤加吲哚美辛治疗,对照组只用吲哚美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综合疗效及痛经症状总分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对照组为8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症状总分值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暖宫止痛汤合吲哚美辛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肖朝霞;高小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祛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祛痰通络汤.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按中国中风量表评分(CSS),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值为(7.43±2.57),对照组为(5.67±2.3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的祛痰通络汤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阻络证)安全有效.
作者:贺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以柴胡陷胸汤加味口服,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甲硝唑治疗,两组均1个月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在主要症状的积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陷胸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作者:李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病例62例均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以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病人心绞痛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24周治疗后,显效32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16%.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钟新林;匡肇;刘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电针任督脉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侧脑室下区(SVZ)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各组ERK1/2磷酸化的活性特征.结果:电针大鼠任督脉经穴治疗后ERK1/2磷酸化水平在MCAO 7 d后开始提高,这一促进作用至少在MCAO 14 d后要强于单独电针督脉治疗.结论:电针任督脉经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ERK通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罗文舒;杨卓欣;于海波;皮敏;刁利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文章介绍了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中医师杨维华运用磁穴、推拿、敷脐等中医外治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经验,颇有临床特色.
作者:洪虹;杨维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医药对葡萄膜炎细胞因子的调节,包括单味中药调节和复方中药调节,说明中医药在治疗葡萄膜炎中的独特优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夏远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败黄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应用败黄汤治疗,对照组70例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败黄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霞;邓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肾汤防治胃癌术后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胃癌术后化疗的同时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化疗前2~3 d开始内服自拟补脾益肾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及食欲下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卡低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按时完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肾汤用于胃癌术后化疗,不仅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使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大大降低,还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对抗了因化疗药物过分抑制机体免疫力而产生抗药性的副作用.
作者:莫剑锋;肖航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功能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0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可明显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功能,达到与扶他林相类似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杨少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汤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活血止痛汤熏洗治疗;对照组用局部封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综合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熏洗治疗跟痛痛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雷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内外合治对甲亢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甲亢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甲亢方组、内外合治组、甲亢平膏外治组,用优甲乐灌服制作大鼠甲亢模型,观察甲亢方内服和甲亢平膏外贴相结合对模型大鼠的影响,21d后放免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内外合治能降低甲亢大鼠血清T3、T4、FT3、FT4含量,提高血清TSH.结论:内外合治能够显著改善甲亢大鼠甲状腺功能.
作者:朱传湘;胡方林;刘仙菊;易法银;阳春林;龙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文章介绍了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对68例周围神经性面瘫进行辨证施护的作法,及取得较好护理效果的体会.
作者:贾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川芎活血通窍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川芎活血通窍胶囊和都梁滴丸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活血通窍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作者:张月娟;张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咽宁口含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咽宁口含片中绿原酸的含量.采用Eclipse XDB-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4%磷酸(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在0.69~13.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9%,RSD%=0.9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咽宁口含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任贻军;张红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随机分组对照观察象皮生肌膏治疗外伤性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象皮生肌膏组25例和贝复济组25例进行治疗与观察.结果:象皮生肌膏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肉芽与皮面齐平时间2个指标上均优于贝复济组(P<0.05),但在肉芽齐平皮面后上皮组织覆盖创面时间上,贝复济组优于象皮生肌膏组(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促进肉芽生长优于贝复济,贝复济促进上皮生长优于象皮生肌膏,伤口修复全程象皮生肌膏优于贝复济.
作者:邓博;郭彦涛;杨少锋;罗振华;邹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母草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将要求药流的病人随机分2组,治疗组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时加服益母草胶囊;对照组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时不加服益母草胶囊;比较两组阴道流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胶囊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
作者:黄艳艳;徐大宝;程春霞;赵颜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我院自制利尿排石合剂治疗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制利尿排石合剂.结果:2周内排出结石者治疗组67例(83.8%),对照组35例(43.8%);平均排石时间治疗组为6 d、对照组为11 d;2周内再次发生肾绞痛者治疗组2例,对照组11例.以上3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利尿排石合剂对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周运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对旋花苗进行生药学研究,为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结果:旋花苗茎横切面的皮层和髓部薄壁细胞发达,维管束类型为双韧型维管束.叶横切面栅栏组织由2列短柱状细胞组成,主脉维管束也是双韧型维管束.粉末中导管和纤维较多,气孔为平轴式.结论:旋花苗的这些生药学特征可用于鉴别该生药.
作者:洪俐;彭学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顾步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顾步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30例,8周为1疗程.治疗8周后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并观察患者血糖、血脂、血流变学、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平均流速等的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近期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效率90.0%.结论:顾步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确切.
作者:余绍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