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临床观察

陈煜华

关键词:荨麻疹, 慢性, 当归饮子,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口服当归饮子;对照组30例口服赛庚啶、维生素C、息斯敏.两组连用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为2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奥美拉唑20 mg,1次/d;吗叮啉10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旋覆枳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1.3%,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6.1%,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较好.

    作者:黄来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桂附地黄丸中马钱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桂附地黄丸中的马钱苷(C17H26O10)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C18(200mm×4.6 mm 5 μm),以乙睛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6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0%,RSD%=0.50%(n=5);线性方程:Y=0.8999X+1.3903,r=0.9992线性范围:0.1-0.8 μg,各批次桂附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分别在:0.82-0.86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快捷、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桂附地黄丸质量评价的依据.

    作者:曾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治疗的21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21例患者存活9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57.14%.结论: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阳建权;赵晓平;周雄波;范小璇;李显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网络药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初探

    通过一线教学经历,对高等医药院校<网络药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推动<网络药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

    作者:秦国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学习迁移与中医学教学

    学习迁移不仅是促进学习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达到学以致用的心理条件,学习迁移的水平是学习质量水平的标志之一.在中医学教学中,利用迁移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临床思维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学习迁移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郭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999-2005年11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对11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从性别、年龄分布、发病诱因及加重因素、临床特征(首发症状、分型、合并症等)、治疗方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和归纳.

    作者:杨晓军;冉茂熙;刘友章;左俊岭;刘小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双黄消炎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HPLC法测定双黄消炎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 Gemini(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室温,以甲醇-0.50/%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501-2.5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0.5%(n=5).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乃江;王统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卢崇汉验案三则

    分析卢崇汉先生三则病案的立方用药之妙,阐述扶阳的临床特点.

    作者:马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接受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骨盆标准正位x线片测量评估患者肢体长度差异程度,采用模板测量预测假体型号大小及植入位置,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及患肢所需延长的长度;参考术前的测量结果,术中通过测试假体试模、平衡软组织张力,比较标记间距离变化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以获得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结果:术前肢体长度差异为0-5 mm的患者比例占25.0%;差异为5-10 mm的占43-8%;差异为10-20 mm的占29.2%;差异为>20 mm的占2.1%.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异,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为0-5 mm的比例提高到60.4%.差异为5-10 mm和10-20mm的比例分别降为31.3%和8.3%,术后无肢体长度差异>20 mm.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肢体长度的恢复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术前测量评估,术中采用有效方法评价肢体长度恢复情况,反复测量验证,可有效的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曹知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寿胎丸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组织SOCS3蛋白表达影响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模型.并将自然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孕14 d各组蜕膜组织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SOCS3在各组均有表达,模型组的SOCS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的SOCS3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提高自然流产小鼠模型SOCS3蛋白表达水平,调控Th1向Th2分化,以达到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目的.

    作者:尤昭玲;刘慧萍;雷磊;赖毛华;何冬梅;周琼;邓菁英;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治疗4周后综合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经济廉价.

    作者:郭志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银屑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现代研究

    以银屑病的三个基本中医证候(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为基础,通过观察不同证型在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等微观指标的区别,及相应方剂对这些微观指标的影响,发现了一些对证候的诊断或对不同证候的鉴别诊断有价值的微观指标,并发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靶点,将为我们更为精准地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赛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滴鼻剂的实验研究进展

    文章综述了滴鼻剂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进展,对滴鼻剂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便更好控制滴鼻剂的质量,保证安全性.

    作者:岑剑晖;丘振文;招荣监;黄明宏;黄春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针药并用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75例周围性面瘫惠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分期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疗效.

    作者:杜继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色谱法测定颠茄浸膏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颠茄浸膏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方法:以乙腈-甲醇-0.006 mol/L庚烷基磺酸钠的0.01 M磷酸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1:1)溶液(25:10: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1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4-2.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6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本制剂质量监控.

    作者:韩忠刚;冯华;罗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自拟理气健脾汤小儿腹泻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健脾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小儿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用补液、抗炎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理气健脾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对照组为72.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方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蒲地蓝消炎胶囊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蒲蓝消炎胶囊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5μm,250 min×4.6 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用NaOH调节pH至2.8)(18:82);检测波长 323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1.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975-0.58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36%;咖啡酸进样量在0.00625-0.0375 u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0.4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吴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搞好三个关系构建和谐医院

    文章从正确处理医院与患者、医院内部、医院与医院之间关系入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构建和谐医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医院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腊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逐水胶囊合加减参鳖茅苓汤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病例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间断予安体舒通及双氢克尿塞利尿;治疗组予逐水胶囊合加减参鳘茅苓汤,观察4周.结果:从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肝功能的恢复,HA的降低及腹水消退的时间,远期疗效几个方面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德梅;谭兰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编制策略及条目筛选

    目的:研制具有中医内涵的银屑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全面、客观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WHO生存质量表制定原则,结合中医基础理论,采用结构化决策的方法,构建初始量表.用调查的方式对105名银屑病患者进行了测试,多维度筛选条目,终形成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试版.结果:研制出由生理、心理、社会3个维度共25条目组成的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与理论构想相符.结论: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具有中医特色,准确反映了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内涵.

    作者:杨志波;王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