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蒲地蓝消炎胶囊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

吴袭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蒲蓝消炎胶囊, 绿原酸, 咖啡酸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蒲蓝消炎胶囊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5μm,250 min×4.6 m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用NaOH调节pH至2.8)(18:82);检测波长 323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1.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975-0.58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36%;咖啡酸进样量在0.00625-0.0375 u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0.4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3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治疗4周后综合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经济廉价.

    作者:郭志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针药并用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75例周围性面瘫惠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分期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疗效.

    作者:杜继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贝苓降脂冲剂治疗高脂血症6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贝苓降脂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55例),分别给予贝苓降脂冲剂、降脂灵片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对照组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贝苓降脂冲剂确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并能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熊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消核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消核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消核散结胶囊口服,对照组60例予四海瘿瘤丸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核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疗效显著.

    作者:周明亮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滴鼻剂的实验研究进展

    文章综述了滴鼻剂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进展,对滴鼻剂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以便更好控制滴鼻剂的质量,保证安全性.

    作者:岑剑晖;丘振文;招荣监;黄明宏;黄春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治疗的21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21例患者存活9例,死亡12例.死亡率为57.14%.结论: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阳建权;赵晓平;周雄波;范小璇;李显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探究中医以情胜情疗法立论基础

    从阴阳调和、五行相胜以及气机互调3方面理论对以情胜情的立论基础进行初步的探索.认为以情胜情疗法是中医心理学独特而有效的疗法之一,经过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和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成为一种独特的疗法并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心身疾病的治疗中.

    作者:周小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胃萎宁胶囊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胃萎宁胶囊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口服胃萎宁胶囊,4粒,每日3次,疗程为60 d,治疗前后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临床证侯疗效有效率为95.6%(P<0.01);肠上皮化生转化率为48.5%(P<0.01).结论:中药制刑胃萎宁胶囊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陆敏;王德明;王春如;滑永志;田耀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寿胎丸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蜕膜组织SOCS3蛋白表达影响

    目的:探讨寿胎丸对反复自然流产模型小鼠蜕膜组SOCS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妊娠与自然流产模型.并将自然流产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低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孕14 d各组蜕膜组织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SOCS3在各组均有表达,模型组的SOCS3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寿胎丸低、中、高剂量的SOCS3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妊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能通过提高自然流产小鼠模型SOCS3蛋白表达水平,调控Th1向Th2分化,以达到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目的.

    作者:尤昭玲;刘慧萍;雷磊;赖毛华;何冬梅;周琼;邓菁英;王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用药物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四中;胡秋容;胡华平;胡勇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方剂相反相成配伍减毒的理论探讨

    相反相成配伍体现了中医学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矛盾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运用.寒热共投、补泻兼施、行守结合、升降相因、散敛相配、刚柔相济等配伍方法在方剂配伍减毒的理论中亦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相反相成配伍减毒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方剂配伍减毒理论的完善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作者:张艳春;樊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逐水胶囊合加减参鳖茅苓汤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病例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间断予安体舒通及双氢克尿塞利尿;治疗组予逐水胶囊合加减参鳘茅苓汤,观察4周.结果:从主要症状体征的消失,肝功能的恢复,HA的降低及腹水消退的时间,远期疗效几个方面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德梅;谭兰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双黄消炎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HPLC法测定双黄消炎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 Gemini(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室温,以甲醇-0.50/%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501-2.5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0.5%(n=5).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乃江;王统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银屑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现代研究

    以银屑病的三个基本中医证候(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为基础,通过观察不同证型在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等微观指标的区别,及相应方剂对这些微观指标的影响,发现了一些对证候的诊断或对不同证候的鉴别诊断有价值的微观指标,并发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靶点,将为我们更为精准地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赛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全部62例本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倍美力片和安宫黄体酮,治疗组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围绝经期主要临床症状烦躁易怒、失眠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潮热盗汗,眩晕方面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作者:刘新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治疗重度中毒患者的护理

    对重症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与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治疗10例重度中毒惠者,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接受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通过-临床检查及骨盆标准正位x线片测量评估患者肢体长度差异程度,采用模板测量预测假体型号大小及植入位置,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及患肢所需延长的长度;参考术前的测量结果,术中通过测试假体试模、平衡软组织张力,比较标记间距离变化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以获得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结果:术前肢体长度差异为0-5 mm的患者比例占25.0%;差异为5-10 mm的占43-8%;差异为10-20 mm的占29.2%;差异为>20 mm的占2.1%.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异,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为0-5 mm的比例提高到60.4%.差异为5-10 mm和10-20mm的比例分别降为31.3%和8.3%,术后无肢体长度差异>20 mm.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肢体长度的恢复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术前测量评估,术中采用有效方法评价肢体长度恢复情况,反复测量验证,可有效的保持术后双下肢基本等长,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曹知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色谱法测定颠茄浸膏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颠茄浸膏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方法:以乙腈-甲醇-0.006 mol/L庚烷基磺酸钠的0.01 M磷酸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1:1)溶液(25:10: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1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4-2.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5%,RSD%为0.6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本制剂质量监控.

    作者:韩忠刚;冯华;罗秀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999-2005年11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对11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从性别、年龄分布、发病诱因及加重因素、临床特征(首发症状、分型、合并症等)、治疗方面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和归纳.

    作者:杨晓军;冉茂熙;刘友章;左俊岭;刘小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4例临床观察

    采用射干庥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84例,结果临床控制56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机理进行了阐述.

    作者:夏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