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及医院合理用药策略探讨

瞿小红

关键词: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分析, 合理用药策略
摘要:目的:对药品不良反应给与监测,分析其产生原因,为采取合理用药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结果:经统计,过敏性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次感染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8.72%、57.05%、12.18%和14.74%.药品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药物滥用、慢性疾病和联合用药等其他因素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32.69%、41.67%和46.1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较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其产生原因,采取针对性地控制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差异.方法:将80例研究对象均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扫描检测,比较两种方式检测结果中心肌缺血呈阳性例数及比例.结果:动态型阳性率93.7%明显高于常规型阳性率65%.动态性心电图检测准确度高于常规型,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上优于常规心电图.由于动态心电图准确性高、易操作等诸多优点,值得在基层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芮雪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谈骨科临床带教中的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到临床实际的一个转折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是确保医学教育质量,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医学生的实习阶段,也是检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

    作者:滕勇;徐建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癌症患者临床护理注意事项

    目的:为了探讨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以该院肿瘤内科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收诊的59例癌症患者为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临床护理,并对其进行了总结性的报道.结果:癌症患者经过护理以后,在临床中,症状都有所减轻了,在睡眠、饮食、精神状态得以改善.结论:通过医生的贴心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情况.

    作者:王立新;李桂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良恶性病变使用超声双重造影鉴别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良恶性病变使用超声双重造影鉴别的效果.方法:将胃良恶性病变患者(60例)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超声双重造影)和对照组(常规超声),以病理检查为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和影像学显像清晰度.结果:观察组恶性病、良性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93.00%)较对照组(63.33%)高;观察组显像清晰率为93.00%,较对照组(3.33%)高.P均<0.05.结论:超声双重造影能清晰显示病灶,鉴别恶性病变准确率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交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于该院就诊的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21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常规药物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用焦虑自评表(SAS)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时,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鲍会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 ~12月我院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1~6月我院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小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各项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质量管理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腊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于青春期发病,其发病率约占生育期女性的6%~10%,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种诊疗技术的发展,多囊卵巢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进展,临床对该疾病的检查及治疗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本文主要就多囊卵巢的发病源于、诊治现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青春期多囊卵巢的治愈率.

    作者:李贵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

    目的:探究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孕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孕产妇均在分娩前后接受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接受护理干预后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12±14.09)分、(35.02±13.12)分,分娩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17±13.02)分、(39.14 ±12.03)分.对照组孕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0.21±15.13)分、(43.15±13.15)分,分娩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0.12±14.99)分、(33.21±14.91)分.两组孕产妇的SAS、SDS评分分娩前无显著差别(P>0.05),分娩后有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提高孕产妇的生后质量,改善分娩结局,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展开品管圈活动,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作者:丛晓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对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于留置胃管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率的主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89例留置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QCC活动前(对照组)以及实施QCC活动后(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实施QCC活动前47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实施QCC活动后13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6.8%)显著低于对照组(24.7%),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留置胃管患者实施QCC活动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的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割宫产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病例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接收的36例行剖宫产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观察分析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术后未有病例出现子痫,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行剖宫产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加强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粟秋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观察延续护理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常规组,均包含53例患者.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术后复发肾结石的状况,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53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45%,参考组53例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率为75.47%;研究组53例患者的整体术后复发率为6.43%,参考组53例患者的整体术后复发率为26.42%;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常规护理措施而言,在肾结石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延续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肾结石状况,具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岳春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研究组给予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峰值高于基础值、平均动脉压谷值低于基础值,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峰值均高于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并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仕元;王世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1例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另71例纳入舒适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的舒适度评分、心理障碍评分、Barthel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舒适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保证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该院入院治疗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关于高血压肾病的诊断标准[3],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护理前遵医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遵医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取合理的护理可以改善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水平因素.

    作者:项建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TCD治疗42例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行PTCD治疗的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日至2016年6月20日该院收治的42例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提出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接受研究的42例黄疸患者进行心理方面、指标监测以及精心护理,详细记录患者的胆管冲洗、固定及管理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病情好转并出院.结论:对行PTCD黄疸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作者:白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我院静脉配置药物中心对全院不合理医嘱干预分析报告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全院不合理医嘱.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我院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改善,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使用静脉药物提供了保障.

    作者:胡家新;自炳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组人干扰素a-2b栓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合并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合并宫颈糜烂治疗中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30例HPV感染宫颈糜烂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泡腾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8%,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在HPV感染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应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因此该治疗方式适合作为HPV感染宫颈糜烂患者的优选治疗方式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简云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进展

    慢性泪囊炎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研究,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本文对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岳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70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70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140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对比性;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且获得患者一致好评,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亚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