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峰;瞿勇;马宁宁
文章从正确处理医院与患者、医院内部、医院与医院之间关系入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构建和谐医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医院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张腊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分析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的含量,为黑胸大蠊的生物发育学研究及药用成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均含有所测的15种氨基酸.但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的含量不同,若虫期高,卵次之,雄虫少.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为一快速、简便、成熟的方法;黑胸大蠊不同发育阶段氨基酸含量不同,雌雄间也有差异.
作者:吴仕筠;汪世平;徐绍锐;钟飞;代小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奥美拉唑20 mg,1次/d;吗叮啉10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旋覆枳壳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1.3%,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76.1%,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治疗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枳壳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较好.
作者:黄来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提高烧烫肤疾康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黄连、冰片.结果:色谱斑点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快捷.
作者:聂明华;曾芳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脑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粘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3%,高切血液粘度下降,以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脉通胶囊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并能有效降低血液粘度.
作者:潘国庆;罗清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方法治疗重度痔的疗效差异.方法:分别采用PPH手术(PPH组)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重度痔(Ⅲ、Ⅳ期)各46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PPH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早期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时间短.结论:PPH作为治疗重度痔疮的新方法,因其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
作者:廖一兵;曾小卫;粟军;张献辉;邹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中华医典>中<医案医话篇>、<妇儿篇>、<综合篇>等的部分文献,对肝郁气滞证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对肝郁气滞证的常见病因、症状、治疗药物、治疗方剂、常见疾病等进行了整理,并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
作者:张书河;郭爱银;陈明;刘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用药物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胡四中;胡秋容;胡华平;胡勇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全部62例本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倍美力片和安宫黄体酮,治疗组用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围绝经期主要临床症状烦躁易怒、失眠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潮热盗汗,眩晕方面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较好.
作者:刘新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定喘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定喘汤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憋、呼吸困难、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及胸部x片病灶吸收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辉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学习迁移不仅是促进学习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达到学以致用的心理条件,学习迁移的水平是学习质量水平的标志之一.在中医学教学中,利用迁移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将已掌握的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临床思维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学习迁移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郭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制具有中医内涵的银屑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全面、客观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WHO生存质量表制定原则,结合中医基础理论,采用结构化决策的方法,构建初始量表.用调查的方式对105名银屑病患者进行了测试,多维度筛选条目,终形成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试版.结果:研制出由生理、心理、社会3个维度共25条目组成的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与理论构想相符.结论: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具有中医特色,准确反映了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内涵.
作者:杨志波;王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测定强力枇杷露(煎膏剂)中吗啡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0.005mol/L庚烷磺酸钠溶(20:40:40);检测波长为220hm.结果:吗啡的线性范围为10-100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05%(n=9).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强力枇杷露(煎膏剂)中吗啡的含量测定.
作者:周建衡;曾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麦粒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疗组和时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热敷及外搽红霉素眼膏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即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即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即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耳尖放血治疗初期麦粒肿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费用低廉.
作者:宫育卓;王澍欣;陈丽萍;黄淡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75例周围性面瘫惠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分期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8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分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疗效.
作者:杜继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健脾汤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小儿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用补液、抗炎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理气健脾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对照组为72.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方海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以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治疗4周后综合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液灌注冲洗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经济廉价.
作者:郭志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方法.方法:通过比较抗生素单用及与四君子汤合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和腹泻副作用的影响,观察四君子汤是否能减少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结果:四君子汤能使安奇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痊愈时间平均缩短22 d,发生腹泻的人数大大减少.结论:四君子汤对抗生素具有减毒增效作用,能明显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田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8例,给与健睥疏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8例,给与雷尼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胃镜、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疗效、胃镜、改善主要症状及Hp根除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疏肝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可靠.
作者:李安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HPLC法测定双黄消炎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 Gemini(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室温,以甲醇-0.50/%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501-2.5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0.5%(n=5).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乃江;王统康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