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观察

陈永刚

关键词:甲氨蝶呤, 放疗, 原发性,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该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接受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小剂量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80%,大剂量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90%,两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肿瘤组织的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黄体酮和葡萄糖溶液对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的提高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中采取黄体酮和葡萄糖溶液对提高诊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3组,各自40例.三组患者均采取超声显像诊断,其中黄体酮组单独肌注黄体酮后实施超声显像诊断,葡萄糖溶液组单独口服葡萄糖溶液后超声显像诊断,联合组则采取肌注黄体酮与葡萄糖溶液后超声显像诊断,比较三组诊断结果.结果:黄体酮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为72.50%,葡萄糖溶液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为70.00%,联合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则高达95.00%,联合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但黄体酮组与葡萄糖溶液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诊断中加用黄体酮与葡萄糖溶液可明显提高诊断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牛宗保;杜文倩;段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同非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在妊娠结局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05月至2016年06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270例作为研究观察组;同期选择非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照组;对两组剖宫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临床手术时间、子宫破裂情况以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对比.对两组剖宫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临床手术时间、子宫破裂情况以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以及临床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子宫不完全破裂,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观察组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同非瘢痕患者进行比较,其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临床存在剖宫产指征的患者需施剖宫产,对无剖宫产指征的患者禁止实施剖宫产手术治疗,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剖宫产并发症.

    作者:夏春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与血常规指标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肝住院患者72例予以研究,按照连续进行的方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侯静涛;李洁洁;武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101例盆腔囊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多层螺旋CT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以病理诊断和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结果:病理和手术证实,101例患者共计囊性病灶127个,良性93个,恶性35个.MSCT准确定位囊性病灶121个(单纯性卵巢囊肿31个、卵巢囊性畸胎瘤23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21个、卵巢囊腺瘤19个、输卵管脓肿12个、子宫内膜癌11个,其它4个),定位准确率95.28%;定性准确105个(单纯性卵巢囊肿30个、卵巢囊性畸胎瘤22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9个、卵巢囊腺瘤16个、输卵管脓肿8个、子宫内膜癌7个,其它3个),定性准确率82.68%.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不同类型的盆腔囊性病变有比较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具备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诊断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回顾性50例患者MSCTA诊断和分型的准确性、血管受累情况和图像表现特征.结果:MSCTA诊断结果显示,Ⅰ型夹层动脉瘤29例,Ⅱ型夹层动脉瘤14例,Ⅲ型夹层动脉瘤7例,符合率为100%;夹层动脉瘤累及右侧髂总动脉比例显著高于左侧(P<0.05);累及右肾动脉比例显著高于高于左侧(P <0.05);MSCTA下清晰可见主动脉内破口位置、撕裂内膜片及内膜瓣走形,假腔密度低于真腔,假腔较大,真腔由于血栓压迫腔体变细直.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确诊率高,直观反映患者主动脉解剖结构,操作简单,可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临床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邢郁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该院入院治疗的200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关于高血压肾病的诊断标准[3],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2)研究组和对照组高血压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护理前遵医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遵医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取合理的护理可以改善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水平因素.

    作者:项建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 CEX在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在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产科上岗实习的12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研究,按照教学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为观察组护生提供Mini-CEX联合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教学模式,而为对照组护生仅给予临床传统教学方法,由带教老师传授临床基础理论知识.观察两组护生基础理论成绩与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观察组护生95%总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应用于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取得满意成效,提高护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扩展理论知识,稳固实践操作技能,为临床护理工作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温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脓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29例报告

    目的: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5年10月九寨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彩色多普勒诊断的29例肝脓肿患者的资料.结果:29例肝脓肿,其中细菌性25例,阿米巴性4例.病变区肝右叶22例,左叶3例,双叶共发病灶4例.病灶大85 mm×77 mm,小12 mm×14 mm.29例肝脓肿行手术切开引流15例,保守治疗14例.所有病例均进行追踪随访.结论:彩色多普勒有较高的分辨力,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军;高崇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后护理

    目的:研究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后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分类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和满意度来确定手术前后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的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恢复状况、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在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后进行干预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于该院外科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均来自于2015年08月至2016年08月期间,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外科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首先分析存在的护理风险,然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的风险事故以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患关系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通过分析外科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对风险事故的发生起到有效地防范,同时提高外科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蒋洪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86例作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43)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n=43)则单纯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压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72% (P <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可借鉴.

    作者:卢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科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7.5%和2.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2.5%和1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在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当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甘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深入推进的医药卫生体质改革,也将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且逐渐突显出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成熟的医院信息化,也相应的提升了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但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简要叙述了医院档案管理现状,重要探讨了医院档案管理现代措施,旨在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

    作者:王东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1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均分2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推拿、针刺,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连续治疗2 w后对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治疗2w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试验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22%,较对照组的79.35%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认为试验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针刺、推拿及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的综合治疗措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痛症状及活动障碍,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探讨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A组),同期选择无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B组).通过对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凝血块是否规则、出血量的大小和术前脑出血距手术的时间等因素的差异判断出这些因素与术后患者出现再出血现象的相关性.两组患者综合各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患者术后再出血现象与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凝血块是否规则、出血量的大小和脑出血距手术的时间有着直接影响关系.结论:待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后和脑出血6小时后再进行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覃学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

    消毒供应室是全院医疗器械的消毒供应及传染物品的回收科室,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医疗一线的后勤供应,收回医疗废弃物,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影响着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和病人的安危.本人有着二十多年的消毒供应室工作经验,对加强供应室管理,确保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保证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以及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有着一点体会,在此作点小小总结.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杭州市部分大学生对造血干细胞认知和捐献意愿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和捐献意愿.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匿名方式对杭州市3所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认知平均得分为3.40分,捐献意愿偏低.影响捐献的因素主要是担心影响身体健康、对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以及家人的反对等.通过新闻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学生多.结论:应采取大学生群体更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大学生造血干细胞的认知水平和捐献意愿.

    作者:陈炜琳;黄晓珠;胡志伟;汝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胃良恶性病变使用超声双重造影鉴别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良恶性病变使用超声双重造影鉴别的效果.方法:将胃良恶性病变患者(60例)按诊断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超声双重造影)和对照组(常规超声),以病理检查为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和影像学显像清晰度.结果:观察组恶性病、良性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93.00%)较对照组(63.33%)高;观察组显像清晰率为93.00%,较对照组(3.33%)高.P均<0.05.结论:超声双重造影能清晰显示病灶,鉴别恶性病变准确率高,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肺内小结节良恶性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间该院接诊的50例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病例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发现肺内小结节102个,综合分析本组CT检查的结果,挖掘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用CT诊断法的意义.结果:50例患者共发现肺内小结节102个,其中CT检查提示良性61个,和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有57个,所占百分比为93.44%,良性结节直径(4.2±1.3)mm;CT检查提示恶性结节41个,和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的有39个,所占百分比为95.12%,恶性结节直径(1.4±0.3)cm.结论:于肺内小结节良恶性中积极应用CT诊断法,可提高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李建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