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杨丽华

关键词: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对策
摘要:目的:本文就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92例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患儿,分析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中,护理人员因素占58.70%(54/92),患儿及家属因素占29.35%(27/92),环境因素占11.96%(11/92).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针对其安全影响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以减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事件,从而提高我院儿科的护理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应用在腹股沟区包块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在腹股沟区包块患者诊断中应用彩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区包块患者50例参与研究,利用彩超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结果:50例患者彩超诊断结果显示为腹股沟区包块的患者有47例,诊断符合率为94%.结论:彩超应用在腹股沟区包块患者诊断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性,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全向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骨干不稳定性骨折中医外固定与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及效益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外固定术及手术内固定术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10例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内固定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外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4%,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应用手术内固定术较中医外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手术内固定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患者痛苦,因此手术内固定适合作为骨折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吕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旨在提高抗肿瘤的治疗效应,为探求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基于患者的免疫功能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7d后KPS评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体能状态,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艳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70例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外科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35人.对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程序,对研究组进行舒适护理.结果:研究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也要高于常规组.两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实现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优化,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晓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期妊娠引产胎盘前置状态并植入一例诊治讨论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在中期妊娠引产胎盘前置状态并植入的临床应用.方法:1例中期妊娠引产胎盘前置状态并植入的患者,行介入加药物引产失败,再次介入在B超直视下清宫.结果:再次介入后清出机化胎儿及胎盘组织约80 g,出血约800 ml,成功保留子宫.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中期妊娠引产胎盘前置状态并植入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作者:林凡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提高医护人员对手足综合征的警惕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是化疗中较常见的副反应,其发生率高可达45%~68%[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化疗延期或终止.因此,我们认为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采取预防及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何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三氧化二砷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具有标志性的染色体-Ph染色体或(和)BCR/ABL融合基因.其年发病率为1/10万,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其中位生存期3-4年.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极大改善了其预后,但TKI价格昂贵,部分患者不能使用.而既往传统的药物如羟基脲、干扰素虽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但仍有发生急变和骨髓纤维化的可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使CML获得治愈,但因为治疗费用及供体的选择而受限.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较早就有使用含砷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记载,而在一个世纪以前,国外有报道使用1%亚砷酸钾制剂治疗白血病.随着对CML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展,砷剂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就三氧化二砷在CML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熊华;崔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矫正胎方位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矫正胎方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分娩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与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产时胎方位比较,观察组枕前位例数(3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P <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产妇顺产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与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胎位异常产妇实施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不仅能够顺利矫正胎位,也能降低剖宫产率与难产率,有利于提高产妇与婴儿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郭巧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社区医院病区常备药品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社区医院是社区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病区常备药品的管理会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关乎整个社区的卫生服务水平.结合当前社区医院药品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概括了社区医院病区常备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然后就应对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做好社区医院的药品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0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均使用神经刺激器行臂丛神经阻滞,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予以评价.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上肢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缩短麻醉时间,延长麻醉作用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治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到该院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液化的患者1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形成的原因做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治疗发现,研究组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和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中都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尽早处理和充分的引流是对切口脂肪液化治疗的关键因素,对组织的愈合有很好的效果,再加上微波或红外线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5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5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老年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高达(94.87%).结论:对58例老年心绞痛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于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目的:研究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以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方法对供应物品进行消毒,观察组按照强化消毒管理方法对供应物品进行消毒.对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内部对供应室进行强化消毒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医院感染率发生情况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修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在该院进行救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组的术后持续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可用于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恢复快、痛感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于青春期发病,其发病率约占生育期女性的6%~10%,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种诊疗技术的发展,多囊卵巢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进展,临床对该疾病的检查及治疗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本文主要就多囊卵巢的发病源于、诊治现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青春期多囊卵巢的治愈率.

    作者:李贵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 ~12月我院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1~6月我院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小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各项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质量管理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腊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进展

    慢性泪囊炎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研究,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向微创方向发展.本文对慢性泪囊炎手术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岳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4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试验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皮肤瘙瘁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为88.9%高于对照组74.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显著降低,其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瘁效果佳,其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有效改善瘙瘁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浦丽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身麻醉下儿童口腔治疗

    选择全身麻醉下进行儿童口腔治疗的医疗机构逐渐增多,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可以接受他们的孩子在全身麻醉下治疗牙齿.但是,由于全身麻醉仍然存在风险,因此选择在全身麻醉下治疗牙齿应是在常规的行为管理方法无效,并且镇静不适用的情况下的后选择.另外,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应该严格按照有关的国际指导进行.本文就从专业麻醉角度分别对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的适应证、潜在风险与术后反应、全身麻醉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几方面内容进行综述,为口腔医生提供可靠地参考意见.

    作者:郭岩;何秀岩;高文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运用品管圈缩短门诊病人候诊时间

    目的:探究品管圈对缩短门诊病人候诊时间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我院门诊患者消耗时间较长且抱怨多环节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对策.结果:在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后,患者在门诊候诊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也相应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能有效缩短患者门诊候诊时的无效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作者: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