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4例急性哮喘患儿,抽取时间为该院急诊科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根据急诊挂号时间将入选患儿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护理模式依次为舒适护理以及常规护理,随后比对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不同模式进行护理后,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75.68%,而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好于对照组,数据间经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哮喘患者在急诊护理时选择舒适护理,可对其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
作者:董羽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是化疗中较常见的副反应,其发生率高可达45%~68%[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化疗延期或终止.因此,我们认为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采取预防及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何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处方点评制度对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方法:对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点评,统计合格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依据统计结果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开展质量改进管理,并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针对上阶段临床用药情况再次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统计并对比不同时间段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并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处方合格率仅为85.59%,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合格率提高至88.80%,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合格率再次提高至92.10%;在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范、剂量使用不规范、儿科年龄使用不规范,在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剂量使用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留样不符,在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剂量使用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留样不符.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够细致了解临床用药情况,提高合理性.
作者:罗昌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联合舒血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舒血宁+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艳丽;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糖尿病患者92例,分两组,单药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联药组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糖尿病控制效果、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联药组糖尿病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单药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联药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刘惠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进行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的是常规术后护理,对照组给予的是人性化的手术护理.对比内容围绕患者的术中、术后舒适度.通过对比结果来看,无论是从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舒适度,还是患者的满意度来看,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论断:通过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应用可以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较人性化的关怀和更加舒适的照顾,所以,这种人性化的护理是非常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加以推广普及的.
作者:姜东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将优质蛋白质有效的应用在CKD患者的饮食中,提高透析质量,改善透析患者因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消瘦、浮肿、乏力和死亡.
作者:王朝霞;杨慧平;苏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监测孕囊大小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42例需要使用药物完成流产的孕妇,并且在孕妇用药前期对其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在42例孕妇中筛选出异位妊娠、葡萄胎还有和不符合药物流产条件的孕妇3例,在孕妇服用7小时之后出现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流产不完全的患者4例,流产失败的患者5例.结果:经过检测和药物流产之后能够看出,孕妇的孕囊≤10毫米组以及≥25毫米组和其他3组之间的药物流产失败的几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4),不完全流产的几率也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孕妇使用药物流产的过程中,阴道的超声检测具有其自身的优点,能够检测出孕妇的孕囊情况,并且能够检测到药物流产的具体效果,对于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处理效果,因而临床方面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蔡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症所致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统计本院妇科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患者,从中选取104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患者各52例,所有患者皆进行西医治疗,并服用克罗米芬药物,干预组患者在此方式治疗的借助上服用中药,主要用于活血补肾.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率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论患者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2.31%,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76.92%.治疗后患者额的卵泡雌激素,黄体生长以及雄性激素水平皆发生一定的变化.结论: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所致不孕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结合中医进行治疗可相应的提升患者的治疗疗效,均衡患者题目的血清激素水平,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所致不孕症具体积极的治疗疗效.
作者:石苏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12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的外周血WBC及全血hs-CR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实验组患儿的hs-CRP(14.6±2.2) mg/L、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3.4±1.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9.2±9.5%)、单核细胞比率(5.1±0.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率(24.2±3.1%)明显低于对照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WBC增高34例,阳性检出率为28.3%;全血hs-CRP增高43例,阳性检出率35.8%,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患儿中,超敏C反应蛋白随炎性反应的加重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白细胞计数更能准确地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理想的辅助检查指标.其联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能更好地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能够指导儿科医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许巧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痛风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择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T1组与T2组,分别给予非布司他片、别嘌呤醇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T1组患者痊愈5例,有效2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50.0%,T2组患者痊愈2例,有效8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20.0%为,且不良反应发生率T1组低于T2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痛风中非布司他片效果高于别嘌呤醇片,值得推荐.
作者:窦艳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具有标志性的染色体-Ph染色体或(和)BCR/ABL融合基因.其年发病率为1/10万,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其中位生存期3-4年.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极大改善了其预后,但TKI价格昂贵,部分患者不能使用.而既往传统的药物如羟基脲、干扰素虽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但仍有发生急变和骨髓纤维化的可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使CML获得治愈,但因为治疗费用及供体的选择而受限.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较早就有使用含砷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记载,而在一个世纪以前,国外有报道使用1%亚砷酸钾制剂治疗白血病.随着对CML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展,砷剂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就三氧化二砷在CML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熊华;崔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20人.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包括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得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显著,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毛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康复护理.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与参比组各39例.参比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结果以及肺结核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优于参比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肺结核控制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通过应用临床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石姝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理念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黄金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收拾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运用状况.方法:择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门诊医师出具的包含抗高血压口服药物处方4 7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其用药类型涉及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五个基本类型,患者的用药行为习惯具备显著的复杂性.结论:针对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的用药行为展开系统全面分析,对于有效规范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行为习惯,优化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门诊处方医师和门诊药房用药管理人员的广泛密切关注.
作者:王丽玲;张晓玲;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到临床实际的一个转折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是确保医学教育质量,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医学生的实习阶段,也是检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
作者:滕勇;徐建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影像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24例,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MRI影像学资料,分析MRI影像表现.结果:24例患者中,多发性5例,单发性19例.总共个36病灶,直径为(3.4±1.1)cm,大部分在基底节、额叶,呈椭圆形、半圆形、不规则及圆形状.全部患者均存在T2W1信号,T1W1中信号10例、T1W1低信号14例.实施CT扫描的患者共有6例,其中低密度3例,等密度2例,高密度、混杂密度1例.结论:经MRI、CT诊断发现原发性脑淋巴瘤特征各有特点,临床应当将其结合,并注意对比其他较为相同的肿瘤,予以诊断,促进临床诊断准确率提升.
作者:熊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CT诊断和MR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7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MR检查,总结和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患者的CT表现为:未见明确的异常改变,少数病例可见脑灰白质局部边界稍显模糊,脑沟局部稍变窄,没有特异性.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像表现为:病灶信号异常高,在TIWI上呈阴性,而在T2WI上信号不明显,病灶在Flair像上的信号稍高.CT诊断的检出率为85.11%,MR诊断的检出率为97.87%,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x2=4.919,P=0.027).结论:在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中,MR诊断的检出率要高于CT诊断,可作为CT诊断的补充,但CT诊断能为无时间、条件性MR诊断的患者争取佳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金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剖析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90例住院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组,前者仅行常规护理管理,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风险与绩效管理等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2.2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0.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于医院管理工作中合理加用风险管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促进友好护患关系.
作者:周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