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雄
目的:探讨通过实施阴道分娩安全管理对于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9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另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90例初产妇分娩数据作为对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本次研究中通过对90例初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助产技术应用以及疼痛管理等分娩安全措施,剖宫产率由原来的70%降低至50%.实施安全管理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产妇分娩过程中通过提升分娩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因此在阴道分娩产妇分娩中实施分娩安全管理是必要的.
作者:兰黎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则同期未发生脑积水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脑积水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早期手术以及出血破入脑室等因素均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独立性因素,而Fisher分级、多次出血、高龄以及Hunt-Hess分级为引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多因素.结论:从单因素与多因素两方面分析引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并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闫建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肝炎后肝硬化经超声诊断结果的特异性.方法:对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以及同一时期的5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两种类型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结果的特异性.结果:经超声诊断之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明显增大但是形态正常,其回声弥漫增强出现的几率显著高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P<0.05);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缩小且形态失常,表现出肝被膜锯齿状,并且肝脏内不规则回声增高几率、鳞片状高回声发生几率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P<0.05);这两类患者在脾脏厚度以及门静脉内径上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腹部超声诊断可以有效地分辨出酒精性肝硬化以及肝炎后肝硬化,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前使用新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与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除率与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来对患者手术前进行必要的治疗,其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的切除率与患者的存活率,更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徐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多模式术中神经监测系统(MIOM)在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应用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4至2016年于吉大二院行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11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胸椎8例,腰椎3例),手术均在脊髓监测下完成.分别于术前、术后1、3、6、12月行双下肢肌力评估、脊髓损伤评分测定;也对术后骨折复位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肌力恢复情况、脊髓损伤评分的变化、骨折复位的程度均与术中监测警报提示直接相关,其中8例患者术中神经监测无异常,术后无神经损伤症状出现且脊髓损伤评分在随访过程中逐渐改善,3例患者出现术中监测异常,这3例病人术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人术后神经功能完整,1人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MIOM可以监测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提示医生术中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手术操作造成的永久性神经损伤.
作者:于同;张曦文;王尧;李响;姜淇耀;薛盼;姜振德;朱秀洁;赵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牵伸治疗,了解关节挛缩和关节粘连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牵伸治疗,关节向一个方向牵伸,在患者大耐受牵伸位置时给予固定,保持20 min后松开,然后自主放松活动1 min,进入下一组牵伸,并较之前牵伸位置加大且患者耐受时仍保持20 min,每日三组,每周五天.结果:四周后,患者可直立行走、上下楼梯、使用坐便器大便、使用左手简单进食等.结论:通过牵伸,患者关节挛缩和关节粘连方面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在改善痘痕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作者:程寒梅;贾爱芳;张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在护理病历质量控制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依据自愿原则,选出10名该院科室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通过分析现状提出整改措施.以80例危重症患者为例,比较活动前后的护理病历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病历甲级率由73.8%提高至92.5%,乙级率和丙级率由17.5%、8.7%降低至6.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病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文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科护理,并从中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0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措施之上,在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急救护理措施、饮食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措施以及输血期间护理措施等等.结果:在对患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护理措施之后,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密切观察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内科护理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推广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锦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9)和对照组(n=69),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作者:高洪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骨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疼痛是一种病人普遍会出现的现象,这不仅使病人的肉体需要承受巨大疼痛的折磨,同时更使病人在精神上饱受摧残.这种术后带来的负能量远远超过术前或术中给病人带来的恐惧.护理干预对减轻病人疼痛方面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本文就术后影响疼痛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医院方面采用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进展.
作者: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联合采用酮替芬以及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29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21例治疗有效,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若未出现细菌感染就不需要采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酮替芬以及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汪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慢性腹泻患者应用辩证分型选穴隔姜灸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辩证分型选穴隔姜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慢性腹泻患者应用辩证分型选穴隔姜灸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苏亿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方剂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11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均分2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加用柴胡疏肝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一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试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内服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具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小儿手术室的护理面临的潜在问题,评价改进效果.方法:2014年全年,医院开展小儿手术1172例,2015年全年,开展儿科手术1255例;2015年2月开始小儿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活动,采用回顾性分析、文献分析、访谈法、小组会议,分析护理问题、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制定对策,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循证护理,制定科学的护理管理策略.结果:2015年延迟手术、中断/中转手术、术中呼吸循环紊乱、低体温、眼结膜炎、术中追加药物、文书质量不合格率低于2014年,2015年医师满意率、家属满意率高于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室的护理较复杂,需抓住主要问题,循序渐进,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膝骨性关节炎(KOA)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早中期KOA,临床多采用以中医药干预为主的非手术疗法.本文就KOA的非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何浩;张磊;邓俊;扶世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社区医院是社区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病区常备药品的管理会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关乎整个社区的卫生服务水平.结合当前社区医院药品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概括了社区医院病区常备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然后就应对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做好社区医院的药品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江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周期为28天.对两组治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例数为44例,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例数为30例,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满意度为7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用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的治疗方式,且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姣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胸外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具体的实施流程.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期间该院收治的胸外科需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8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9.39%),通过比较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胸外科患者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较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常规治疗效应中的作用,旨在提高抗肿瘤的治疗效应,为探求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基于患者的免疫功能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7d后KPS评分、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体能状态,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艳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太宁栓应用于痔瘘术后换药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166例住院的痔瘘术后患者详细询问病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该166例患者入院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83例,观察组使用太宁栓后进行换药,对照组直接进行换药.结果:经过积极地治疗和全方位的用药指导,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高于观察组.结论:太宁栓能够有效的缓解痔瘘术后换药的疼痛感,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应继黎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