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杨玉荣

关键词:人工流产, 并发症, 防治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和发生原因,对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复查妇产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中选取3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常见类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共有3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主要类型有人流不全,漏吸、漏刮,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子宫穿孔,术后感染,月经失调等,其中以月经失调和人工流产综合征为常见.结论:人工流产并发症的类型较多,需要针对各种高危因素进行早期预防、检测,在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措施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骨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疼痛是一种病人普遍会出现的现象,这不仅使病人的肉体需要承受巨大疼痛的折磨,同时更使病人在精神上饱受摧残.这种术后带来的负能量远远超过术前或术中给病人带来的恐惧.护理干预对减轻病人疼痛方面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本文就术后影响疼痛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医院方面采用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进展.

    作者: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记录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与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朱月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进行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的是常规术后护理,对照组给予的是人性化的手术护理.对比内容围绕患者的术中、术后舒适度.通过对比结果来看,无论是从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舒适度,还是患者的满意度来看,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论断:通过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应用可以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较人性化的关怀和更加舒适的照顾,所以,这种人性化的护理是非常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加以推广普及的.

    作者:姜东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到该院就诊的急诊胃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和止血成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远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作用显著,不仅提高了护理效果评分,而且增加了止血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合理用药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联合采用酮替芬以及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29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21例治疗有效,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若未出现细菌感染就不需要采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酮替芬以及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汪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寻常性中重度痤疮应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寻常性中重度痤疮患者时使用中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寻常性中重度痤疮患者共11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观察组接受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寻常性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国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固定型药疹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对22例固定性药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交流,发放宣传材料、健康教育处方和示范性指导,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探讨.结果:病人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康复后再无复发,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指导形式开展相应药物知识和疾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广大患者的健康意识,预防药疹的发生,同时也是一种廉价的保健对策.

    作者:仁青卓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综合干预对儿童营养性疾病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干预对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社区辖区管理范围内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某小学的三到六年级儿童共585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学生的体检报告来对儿童体质类型进行判断,筛查出气虚质的儿童38人,在13年1 ~12月对儿童实行综合性干预措施之后,对儿童前在实施干预前后的身体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干预后儿童的BMI体重过低,超出正常体重范围,肥胖的比例与干预前相比出现明显性降低,干预前后的儿童BMI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11名肥胖儿童中有1名儿童体重转变为正常体重,2名儿童转变为超重,6名超重儿童有3名转变为正常体重;13名体重过低儿童有5名儿童转变为正常体重,38名儿童的营养状况出现明显性好转,好转率可以达到28.9%.结论:实施综合性干预可以降低气虚质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病频率,效果明显值得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赵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分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给予分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分期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经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抢救效果.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其治疗期间采取分期护理有助于对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另外,分期护理对输血规程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更为有效的遵守规程.而另一方面,分期护理还有助于预防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该院就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常规干预,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社区糖尿病管理干预,研究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糖尿病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叶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动静脉内瘘术后康复辅助多功能臂带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尿毒症患者利用血液透析治疗延长生命,动静脉内瘘是的透析血管通路,对动静脉瘘的养护至关重要.为了让内瘘尽快成熟,笔者设计了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康复辅助多功能臂带,通过对58例临床应用,证实此设计可对促进内瘘成熟、有效养护动静脉瘘,能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贾玲;冯奕楠;慧颖;柳春燕;陈冠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内感染

    消毒供应室是全院医疗器械的消毒供应及传染物品的回收科室,是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医疗一线的后勤供应,收回医疗废弃物,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影响着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和病人的安危.本人有着二十多年的消毒供应室工作经验,对加强供应室管理,确保消毒灭菌工作质量,保证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生命健康安全以及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有着一点体会,在此作点小小总结.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术中吸入麻醉(观察组53例)及静脉麻醉(对照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两项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5%)与对照组患者(17.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在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过程中,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吸入麻醉患者在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明显低于静脉麻醉患者.

    作者:覃齐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改良静脉溶栓法治疗脑梗塞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改良静脉溶栓法治疗脑梗塞护理.方法:以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脑梗塞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和护理,改良组给予改良静脉溶栓法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差异.结果:改良组跟常规组比较,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改良组相较于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相似(P>0.05);护理后改良组相较于常规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改良静脉溶栓法治疗脑梗塞护理体会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唐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收集模拟自然溶血样品标本80份作为观察组,另取健康成人正常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取该院现有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检验,并对两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标本血红蛋白浓度、葡萄糖浓度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并且溶血标本的AST、ALT以及LDH水平高于正常标本(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检验时,标本溶血会对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值得关注,积极避免溶血标本的出现,提高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 CEX在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在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产科上岗实习的12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研究,按照教学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为观察组护生提供Mini-CEX联合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教学模式,而为对照组护生仅给予临床传统教学方法,由带教老师传授临床基础理论知识.观察两组护生基础理论成绩与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与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生,观察组护生95%总满意度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情景模拟考核与Mini-CEX应用于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取得满意成效,提高护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扩展理论知识,稳固实践操作技能,为临床护理工作培养优秀人才.

    作者:温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感冒的辨证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小儿感冒辩证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小儿感冒共计90例,按患儿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差异分组.44例双号就诊,施以常规护理,进入对照组;46例单号就诊,施以辨证护理,进入研究组.护理后组间对比效果.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感冒辨证护理效果较好,护理后总有效率高,且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利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例(8.33%)和护理满意度91.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服务,能改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崔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本次对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2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8%,两组患者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数据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环节中,有效的管理措施极为必要,不仅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与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郭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用头孢呋辛酯治疗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用头孢呋辛酯治疗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门诊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中耳炎患者80例,分为A组(n=40)和B组(n=40).B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A组患者在B组患者的基础上联用头孢呋辛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72.5%),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20%),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联用头孢呋辛酯治疗中耳炎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璟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