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郭莉

关键词: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问题, 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本次对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2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8%,两组患者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数据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环节中,有效的管理措施极为必要,不仅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与患者生活的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该市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出生的0~3岁儿童2000例,对其二类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这些儿童的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并分析其不同接种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在选择的2 000例儿童中,至少接种过1种二类疫苗的儿童占比47.10% (942/2000).其中,城市儿童1124例,接种二类疫苗的比例为57.38% (645/1124);农村儿童876例,接种二类疫苗的比例为33.90% (297/8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收入家庭儿童936例,接种二类疫苗的比例为60.47%(566/936);中低收入家庭儿童1064例,接种二类疫苗的比例为35.34% (97/10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岁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比率较低,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儿童二类疫苗接种比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慢性支气管炎46例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案对慢性支气管炎46例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且观察组生活认知、活动能力、健康感觉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即观察组的平均评分为(3.6±0.7)分,对照组的为(1.3±2.4)分,两组具可比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案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病情,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公共场所,所以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公共场合的卫生管理质量也关系到是否能够防止传染疾病的传播和控制,必须从公共场所管理的现状出啦,找出能够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有效的对策.

    作者:胡启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4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试验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皮肤瘙瘁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为88.9%高于对照组74.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显著降低,其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瘁效果佳,其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有效改善瘙瘁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浦丽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显微根管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50例下颌前磨牙患者VAS评分、大抗压载荷值、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根管下颌前磨牙显微根管治疗效果确切,可满足当前患者临床治疗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易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产妇分娩应用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9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护理中临床上获得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清创、引流、换药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肝住院患者72例予以研究,按照连续进行的方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侯静涛;李洁洁;武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荨麻疹的疗效.方法:以62例荨麻疹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即观察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药组方结合西医治疗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随访复发率.结果:62例患者痊愈或好转出院58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9.66%,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7.4±2.1)d,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5.5±2.3)d.出院两个月后随访,对照组复发17例,复发率58.62%.观察组复发12例,复发率36.3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荨麻疹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有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朵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及医院合理用药策略探讨

    目的:对药品不良反应给与监测,分析其产生原因,为采取合理用药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选取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结果:经统计,过敏性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次感染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8.72%、57.05%、12.18%和14.74%.药品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药物滥用、慢性疾病和联合用药等其他因素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分别为32.69%、41.67%和46.15%.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类型较多,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其产生原因,采取针对性地控制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瞿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效果评定

    目的:探究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用药安全性,并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 <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凡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动态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差异.方法:将80例研究对象均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扫描检测,比较两种方式检测结果中心肌缺血呈阳性例数及比例.结果:动态型阳性率93.7%明显高于常规型阳性率65%.动态性心电图检测准确度高于常规型,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上优于常规心电图.由于动态心电图准确性高、易操作等诸多优点,值得在基层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芮雪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1例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另71例纳入舒适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的舒适度评分、心理障碍评分、Barthel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舒适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保证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行为干预对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自恢复期精神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生活干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4周后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消极因子得分干预后低于对照组,而总积极因子得分、病情总估计因子得分干预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干预对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效果明显,且可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仝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中选取118例,之后采用随机抽取不同颜色球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探究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在治疗效果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桑广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就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可提高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莉;周君;杨红艳;叶早立;裴书敏;凌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人髋部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后,对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通过对患者进行1年时间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同时依据患者治疗效果的不同将患者分成恢复良好组和恢复差组,对患者过往检查结果及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有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中,治疗后恢复效果良好的患者有45人,恢复良好率为75%,治疗后恢复效果较差的患者有15人,恢复较差率为25%,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恢复较差率.在随访过程中,通过总结分析发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骨折稳定性及ASA评分等因素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手术时间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通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同时其效果受年龄、骨折稳定性及ASA评分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徐富明;陈德;曾祥炳;何东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裸眼视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 mo,观察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6.8±92.4)μm、(331.7±68.3) μm、(316.7 ±56.8)μm;对照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86.8±92.4)μm、(371.7±65.3) μm、368.7±59.3)μm;术后1、3、6 mo,观察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4±0.3、4.6±0.4、4.7±0.5;对照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3±0.2、4.4±0.5、4.4±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球结膜下出血4例,15d后均自行恢复,3例有短期眼压升高,无视网膜撕裂、休克、心力衰竭、动脉血栓等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瑛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矫正胎方位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矫正胎方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分娩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与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产时胎方位比较,观察组枕前位例数(3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P <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产妇顺产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与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胎位异常产妇实施导乐分娩与体位护理,不仅能够顺利矫正胎位,也能降低剖宫产率与难产率,有利于提高产妇与婴儿的生存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郭巧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45例精神障碍临床鉴定分析

    精神障碍是一种有临床意义的行为或症状群或类型,其发生与当事人目前的痛苦烦恼有关;或明显增加病死、引起痛苦、功能不良和丧失自由的风险.同时这种综合征或类型不仅是对于某一特殊事件的可预期反应.精神障碍除包括了精神病,还有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障碍除了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病因相对明确外,其它精神障碍病因仍然不清楚,很多情况借助于症状学对精神障碍进行分析.个人、家属及单位为了办理病退、司法程序等原因要求精神病医院为患者提供精神障碍临床鉴定.

    作者:叶宏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