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

浦丽超

关键词:针灸, 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 皮肤瘙痒,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4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试验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皮肤瘙瘁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缓解率为88.9%高于对照组74.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显著降低,其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瘁效果佳,其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有效改善瘙瘁程度,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团体集中宣教在消化肿瘤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

    目的:对团体集中宣教在消化肿瘤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接受治疗的48例消化肿瘤内科患者,采取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24例,分别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团体集中宣教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下对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护理满意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肿瘤内科患者采取团体集中宣教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化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和护理满意率.

    作者:陶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生活质量提升效果研讨

    目的:研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生活质量提升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经过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运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有助于患者病情改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探究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的80例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硫酸镁,观察组予以利托君.观察两组患者的保胎情况及孕龄延长情况.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概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龄延长时间为(5.32 ±2.15)天,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胎膜早破型先兆早产患者使用利托君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保胎概率,延长其孕龄.

    作者:李友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心理障碍评分、围手术期心率与血压波动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改善了其身心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我院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收拾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运用状况.方法:择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门诊医师出具的包含抗高血压口服药物处方4 7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其用药类型涉及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五个基本类型,患者的用药行为习惯具备显著的复杂性.结论:针对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的用药行为展开系统全面分析,对于有效规范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行为习惯,优化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门诊处方医师和门诊药房用药管理人员的广泛密切关注.

    作者:王丽玲;张晓玲;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价值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萧山医院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降低有明显改善(P<0.05);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6.7%有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时有效的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祝杭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本口腔检查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本组儿童龋齿患者增加护理干预,分析2组儿童龋齿患者不同护理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龋齿治疗颗数、患者家长对护理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龋齿的发生率2.86%,与对照组14.29%对比占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对儿童龋齿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1例纳入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另71例纳入舒适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的舒适度评分、心理障碍评分、Barthel指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舒适组的护理满意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保证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

    目的:研究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该卫生院门诊部接受指导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前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以及患者自我运动管理、自我用药管理、自我饮食管理、自主测量血糖的情况.结果:本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自我管理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得到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良好,值得患者长期保持.

    作者:骆春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 ~12月我院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1~6月我院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小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各项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质量管理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腊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和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针对腺性膀胱炎患者,讨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及患者术后复发的干预及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份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患者总计100例.在分组过程中,通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5例,占比1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2例,占比24.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腺性膀胱炎患者,通过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复发的情况,在并发症概率上较低,患者未表现严重病痛,通过在护理上有效落实,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在预后效果上较为理想.建议在今后的临床医护工作中,将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邱霞;谢慈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采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5)和中医组(n=35),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抗感染治疗,对中医组患者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中医组患者治疗后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采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作者:刘春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黄体酮和葡萄糖溶液对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的提高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中采取黄体酮和葡萄糖溶液对提高诊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3组,各自40例.三组患者均采取超声显像诊断,其中黄体酮组单独肌注黄体酮后实施超声显像诊断,葡萄糖溶液组单独口服葡萄糖溶液后超声显像诊断,联合组则采取肌注黄体酮与葡萄糖溶液后超声显像诊断,比较三组诊断结果.结果:黄体酮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为72.50%,葡萄糖溶液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为70.00%,联合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则高达95.00%,联合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但黄体酮组与葡萄糖溶液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诊断中加用黄体酮与葡萄糖溶液可明显提高诊断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牛宗保;杜文倩;段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苯扎贝特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高三酰甘油血症中采用苯扎贝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治疗的108例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淀粉空白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苯扎贝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的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的差异明显(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高三酰甘油血症中采用苯扎贝特治疗的临床效果很好,明显改善了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很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冯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观察评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在该社区进行治疗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20例为一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变化以及管理效果.结果:治疗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以及管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痰液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氨溴索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代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运用品管圈缩短门诊病人候诊时间

    目的:探究品管圈对缩短门诊病人候诊时间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我院门诊患者消耗时间较长且抱怨多环节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对策.结果:在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后,患者在门诊候诊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也相应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能有效缩短患者门诊候诊时的无效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作者: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慢性支气管炎46例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案对慢性支气管炎46例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且观察组生活认知、活动能力、健康感觉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即观察组的平均评分为(3.6±0.7)分,对照组的为(1.3±2.4)分,两组具可比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案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病情,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6.15%,经x2检验(P<0.05).患者术后阴道流血和持续排液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gA、IgM、IgG免疫球蛋白数量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能力,抵抗HPV病毒,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CT扫描对腹部损伤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CT扫描在腹部损伤时的临床价值体现.方法:抽取该院腹部损伤病人100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1~9月,分别进行CT扫描、B超扫描,然后和手术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手术发现本组病人胆道受损36例,膀胱受损25例,胰腺受损16例,肠系膜受损11例,肝受损9例,脾受损8例.CT扫描一致率为94.00%;B超扫描一致率为85.00%.B超扫描一致率同CT扫描的有明显差距.结论:对于准确的呈现病人腹部损伤的具体大小、方位、种类有重大意义.临床大夫救治方案的拟定,CT扫描能够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