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华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清创、引流、换药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方法治疗糖尿病足,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单纯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12.53±2.51)d,复发发生率7.14%,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20.54±3.56)d,复发发生率16.76%,两组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6.76%,治疗组有效率为9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发生率为9.52%,治疗组没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用药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郑超;陈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胸外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具体的实施流程.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期间该院收治的胸外科需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8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9.39%),通过比较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胸外科患者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较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讨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研讨的82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97.56%)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其护理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韦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中药材及其加工过程中对药效的影响.方法:运用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具体分析中药材品种、产地、采收和贮藏对药效的影响,中药材加工中预处理、炮制和粉碎环节对药效的影响,以及在提取有效成分过程中对药效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可知,中药材品种、产地、采收、贮藏与加工预处理、炮制、粉碎以及有效成分提取等都对中药材的药效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严格控制中药材的质量,合理使用现代中药材加工与提取技术不仅能够保证中药药效,实现中药的标准化,还有助于更多有效、安全和特色新药的研制与开发.
作者:郑德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中医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干眼症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养阴清肺汤与干眼协定方行凉雾熏蒸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与角膜染色与治疗前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以及角膜染色与治疗前相比(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与角膜染色的对比(P<0.05).结论:与西医相比,中医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刘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在施行主管护士负责制前后,临床护理效果的变化.方法:对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以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前的24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该制度后的240例患者为实验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对于病房环境以及护士护理技能,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与护理措施与红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整体满意度.同时,对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考试理论成绩与操作技术成绩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后,病人的整体满意度以及护士的整体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护士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该制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薛静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内分泌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0例糖尿病肾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人,分别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以及西医治疗组,通过观察分析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常见糖尿病肾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治疗常见糖尿病肾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莎依娜;梁伟娟;张雪红;许雷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类型,指供应硬脊膜或神经根的小动脉通过椎间孔穿过硬脊膜时,与脊髓的引流静脉直接交通,本病约占所有脊髓血管畸形70%~ 80%[1,2],Kendall和Logue于1977年首次报道[3].本病早期易误诊为脊髓炎、脊髓脱髓鞘疾病等.以下将我院收治的一例胸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病例做一总结.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61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4年于2016年2月29日收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表现为双下肢抬举可,但走路缓慢,有踩棉花感,伴有感觉减退,表现为不能对冷、热、痛作出回避性反应,右下肢重于左下肢,于人院前1年半前先后出现排便及排尿障碍,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费力,曾就诊于吉大二院,行腰椎MRI示“腰椎炎性改变”,未治疗,病情进展性加重,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来我院,考虑“脊髓病变”收入我科.
作者:刘哲;康春阳;韩莹莹;陈加俊;李广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针对乳腺癌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并针对患者心理障碍提出对应措施,以帮助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式分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问题.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适当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帮助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对于留置胃管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率的主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89例留置胃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QCC活动前(对照组)以及实施QCC活动后(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结果:实施QCC活动前47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实施QCC活动后13例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实验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6.8%)显著低于对照组(24.7%),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留置胃管患者实施QCC活动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平板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体检得知心电图呈早期复极改变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采取平板运动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40例受检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后,显示1例受检者回落至基线水平下0.12 mV,另外39例ST段回落至基线水平,所有受检者休息后ST段恢复至早期复极心电图特征.结论:对心电图早期复极改变人群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后可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诊断,减少漏诊与误诊案例,其心电图特征为ST段抬高具有慢频率依赖性.
作者:张睿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7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剖宫产手术停止妊娠,同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产妇的认知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接受研究产妇均行剖宫产后停止妊娠,认知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均接受护理后顺利出院,新生儿存活几率可达100%.干预后产妇的健康认知评分(98.42±1.86)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健康认知评分(81.57±2.02)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容易出现产后大出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积极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几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处方点评制度对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方法:对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点评,统计合格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依据统计结果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开展质量改进管理,并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针对上阶段临床用药情况再次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统计并对比不同时间段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并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处方合格率仅为85.59%,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合格率提高至88.80%,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合格率再次提高至92.10%;在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范、剂量使用不规范、儿科年龄使用不规范,在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剂量使用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留样不符,在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剂量使用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留样不符.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够细致了解临床用药情况,提高合理性.
作者:罗昌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骨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疼痛是一种病人普遍会出现的现象,这不仅使病人的肉体需要承受巨大疼痛的折磨,同时更使病人在精神上饱受摧残.这种术后带来的负能量远远超过术前或术中给病人带来的恐惧.护理干预对减轻病人疼痛方面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本文就术后影响疼痛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医院方面采用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进展.
作者: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以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方法对供应物品进行消毒,观察组按照强化消毒管理方法对供应物品进行消毒.对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内部对供应室进行强化消毒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医院感染率发生情况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修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将优质蛋白质有效的应用在CKD患者的饮食中,提高透析质量,改善透析患者因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消瘦、浮肿、乏力和死亡.
作者:王朝霞;杨慧平;苏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晚期癌痛病人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2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硫酸吗啡缓释片)和对照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各36例,比较两组药物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有效率相仿(91.7% vs.94.4%,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0.6%>19.4%,P<0.05),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改善,不影响其镇痛效果.结论: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晚期癌痛病人镇痛效果显著,但是其不良反应率偏高,需要予以有效防控,合理用药,以提升镇痛效果.
作者:胡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20人.给予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包括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的得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成效显著,患者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毛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分别采用常规检验以及生化检验手段诊断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7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检验手段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采用生化检验手段)以及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检验手段),将两组诊断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诊断有效33例,对照组诊断有效26例,研究组诊断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3%),两组诊断有效率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于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有效等优点,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早期诊断准确率,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张健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