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小帆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所接收慢性宫颈病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微波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三个月后的复发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 (P <0.05),观察组六个月后复发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 (P <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择该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综合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贤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讨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研讨的82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97.56%)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其护理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韦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针对母婴分离产妇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特征,分析影响护患沟通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应的原因,并以护理实践的角度提出促进护理人员与母婴分离产妇进行良好沟通的方式方法,以期实现改善护患关系,维持母婴分离病房的护患和谐.
作者:王悦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微创组与钢板组,每组各51例,钢板组采用钢板固定治疗,微创组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状况.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状况与钢板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患者骨折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头孢呋辛钠、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54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钠+喘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头孢呋辛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老年COPD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便民服务中心的应用.方法:从转变服务理念着手,对患者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强护患沟通,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综合服务素质.结果:有效地避免了门诊医疗纠纷,拉近了医患的距离,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结论:人性化服务在便民中心的应用,可起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为医院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曹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血液科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做回顾性分析.结果:88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促进机能有效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陈媛媛;齐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和捐献意愿.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匿名方式对杭州市3所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认知平均得分为3.40分,捐献意愿偏低.影响捐献的因素主要是担心影响身体健康、对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以及家人的反对等.通过新闻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学生多.结论:应采取大学生群体更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大学生造血干细胞的认知水平和捐献意愿.
作者:陈炜琳;黄晓珠;胡志伟;汝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就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可提高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莉;周君;杨红艳;叶早立;裴书敏;凌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评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在该社区进行治疗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20例为一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变化以及管理效果.结果:治疗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以及管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及其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收的90例多发钙化乳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X线特征以及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资料.结果:90例多发钙化乳腺患者中,良性病变54例、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钙化的形态、单位面积钙化数量、分布、密度等指标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能够有效的区分恶性乳腺病变以及良性病乳腺病变,从而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妇科124例宫颈糜烂患者,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62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中健康教育对乳腺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在此基础上的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健康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2.12%,P<0.05).结论:对乳腺疾病手术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的掌握水平,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米玛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则同期未发生脑积水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脑积水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早期手术以及出血破入脑室等因素均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独立性因素,而Fisher分级、多次出血、高龄以及Hunt-Hess分级为引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多因素.结论:从单因素与多因素两方面分析引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并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闫建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自恢复期精神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生活干预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4周后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消极因子得分干预后低于对照组,而总积极因子得分、病情总估计因子得分干预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干预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干预对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效果明显,且可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仝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用药安全性,并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 <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凡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针对腺性膀胱炎患者,讨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及患者术后复发的干预及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份为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患者总计100例.在分组过程中,通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5例,占比10.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2例,占比24.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腺性膀胱炎患者,通过实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复发的情况,在并发症概率上较低,患者未表现严重病痛,通过在护理上有效落实,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在预后效果上较为理想.建议在今后的临床医护工作中,将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推广应用.
作者:邱霞;谢慈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术中吸入麻醉(观察组53例)及静脉麻醉(对照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两项心功能指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5%)与对照组患者(17.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在老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过程中,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吸入麻醉患者在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明显低于静脉麻醉患者.
作者:覃齐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CT扫描在腹部损伤时的临床价值体现.方法:抽取该院腹部损伤病人100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1~9月,分别进行CT扫描、B超扫描,然后和手术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手术发现本组病人胆道受损36例,膀胱受损25例,胰腺受损16例,肠系膜受损11例,肝受损9例,脾受损8例.CT扫描一致率为94.00%;B超扫描一致率为85.00%.B超扫描一致率同CT扫描的有明显差距.结论:对于准确的呈现病人腹部损伤的具体大小、方位、种类有重大意义.临床大夫救治方案的拟定,CT扫描能够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