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孙伟丽

关键词:ICU危重症,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和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ICU危重症患者,分析患者的治疗资料,明确风险发生原因,制定风险管理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200例患者中发生护理风险22例,风险因素包括护理管理系统缺陷(54.5%)、护理人员因素(22.7%)、患者自身因素(13.6%)、社会环境因素(9.1%).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率提高,风险发生率和医惠纠纷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在护理期间,引起护理风险的因素较多,提示护理人员重点关注,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以改善患者预后.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肺阴不足型干眼症的中医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中医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2例干眼症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养阴清肺汤与干眼协定方行凉雾熏蒸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与角膜染色与治疗前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积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以及角膜染色与治疗前相比(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与角膜染色的对比(P<0.05).结论:与西医相比,中医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刘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脏炎性假瘤的CT表现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CT影像表现.方法:PHILIPS 16排CT扫描并确诊病例5例,其中男4例,女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结果:本组5例病灶均位于肝右叶,形态表现不一,动脉期:5例病灶均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表现不同.结论:当肝脏病灶影像表现为平扫为低密度影,形态多样化.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与延迟期病灶呈延迟强化并增强表现复杂多样时,可提示诊断炎性假瘤的可能.

    作者:宋勤红;胡延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甲状腺良性肿块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甲状腺良性肿块手术切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对所有患者都进行肿块手术切除,观察和总结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在本次研究中42例患者,都成功的切除了甲状腺肿块,平均手术时间为(1.48±0.92)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24±5.76)ml.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到痊愈出院的期间,没有患者出现大出血或死亡现象,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2例患者出现呛咳,1例患者伤口出血,2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在出院后六个月的随访期间内也没有患者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手术切除甲状腺良性肿块,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适中,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作者:宋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产妇分娩应用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9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护理中临床上获得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研讨的82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97.56%)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其护理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韦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目的:研究强化消毒供应室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以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方法对供应物品进行消毒,观察组按照强化消毒管理方法对供应物品进行消毒.对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内部对供应室进行强化消毒管理,能够有效的促进医院感染率发生情况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修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15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效果显著,使疾病尽早得到治愈,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作者:杨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提高医护人员对手足综合征的警惕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是化疗中较常见的副反应,其发生率高可达45%~68%[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化疗延期或终止.因此,我们认为提高医护人员的警惕,采取预防及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何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胸外科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胸外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具体的实施流程.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期间该院收治的胸外科需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8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9.39%),通过比较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胸外科患者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较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血压社区预防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社区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地两个社区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研究组加强日常预防及治疗,大力宣传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树立健康的饮食习惯,禁烟忌酒,加强运动,实行健康管理.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患者的各项高血压发病因素都有明显的降低,两组患者的差异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社区预防及治疗能有有效控制社区居民的临床症状,帮助其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降低因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事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B超诊断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的50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B型超声诊断.观察疾病诊断符合情况以及不同类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诊断特征.结果: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概率较高,为94.00%.在疾病分型方面,隆起型特征表现为蕈伞状、结节状或者单发乳头状,回声中等,基底凹凸不平且较宽;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壁增厚不均匀,且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可见回声中断;实块型回声不均匀,胆囊轮廓不清晰,出现浸润现象;混合型B超可同时显示隆起型以及厚壁型特征.结论:B超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检出阳性概率大,且能够通过直观观察进行疾病分型,有利于下一步治疗.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宫颈糜烂患者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妇科124例宫颈糜烂患者,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62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宫颈糜烂微波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效果评定

    目的:探究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用药安全性,并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 <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凡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89例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145例患儿中,留置针一次性成功141例,成功率97.24%,首次穿刺失败,进行二次穿刺的有4例,占据比例3.76%,整体留置针成功率较高.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0.42%,研究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88.19%,研究组9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优势显著,临床中应实施以优质护理,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留置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晓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影响母婴分离病房护患沟通的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针对母婴分离产妇所具有的独特心理特征,分析影响护患沟通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应的原因,并以护理实践的角度提出促进护理人员与母婴分离产妇进行良好沟通的方式方法,以期实现改善护患关系,维持母婴分离病房的护患和谐.

    作者:王悦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期妊娠引产胎盘前置状态并植入一例诊治讨论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在中期妊娠引产胎盘前置状态并植入的临床应用.方法:1例中期妊娠引产胎盘前置状态并植入的患者,行介入加药物引产失败,再次介入在B超直视下清宫.结果:再次介入后清出机化胎儿及胎盘组织约80 g,出血约800 ml,成功保留子宫.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中期妊娠引产胎盘前置状态并植入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作者:林凡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4 ~2015年临床分离所得鲍曼不动杆菌300株进行研究,总结感染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300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标本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还有创面分泌物、血液、导管、尿液等;从耐药性分析可知,氨苄西林加舒巴坦、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结论:痰液属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来源,对氨苄西林加舒巴坦、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等耐药率高,需加强重视.

    作者:马兵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式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9)和对照组(n=69),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作者:高洪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职院校涉外护理《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体会

    进一步深化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是适应当下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经之路,本文介绍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并从师资、学生、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作者:田平;谭冠义;吴鹏;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基层卫生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具体用药情况.结果:100例普外科患者共使用10种抗菌药物,头孢类药物应用率高,占患者总数的64%.结论: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抗菌药物未能够做到完全合理应用,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作者:万代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