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蜀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内分泌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0例糖尿病肾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人,分别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以及西医治疗组,通过观察分析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常见糖尿病肾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治疗常见糖尿病肾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莎依娜;梁伟娟;张雪红;许雷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抽取在该院就诊的2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21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均实施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分析2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结果.结果:2110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976例(46.25%),其中乙型流感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为32.37%,其次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4.50%,第三为肺炎支原体,阳性率6.49%.结论: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以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居多.
作者:张思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4例,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单纯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12.53±2.51)d,复发发生率7.14%,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20.54±3.56)d,复发发生率16.76%,两组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66.76%,治疗组有效率为9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发生率为9.52%,治疗组没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用药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郑超;陈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多模式术中神经监测系统(MIOM)在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应用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4至2016年于吉大二院行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11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胸椎8例,腰椎3例),手术均在脊髓监测下完成.分别于术前、术后1、3、6、12月行双下肢肌力评估、脊髓损伤评分测定;也对术后骨折复位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肌力恢复情况、脊髓损伤评分的变化、骨折复位的程度均与术中监测警报提示直接相关,其中8例患者术中神经监测无异常,术后无神经损伤症状出现且脊髓损伤评分在随访过程中逐渐改善,3例患者出现术中监测异常,这3例病人术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人术后神经功能完整,1人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MIOM可以监测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提示医生术中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手术操作造成的永久性神经损伤.
作者:于同;张曦文;王尧;李响;姜淇耀;薛盼;姜振德;朱秀洁;赵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后疲劳采取补阳还五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康复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6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还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减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脑卒中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FSS量表测评)、日常生活运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测评),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脑卒中总有效率高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S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前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应用在社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中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改善日常生活活动与运动功能,而且可以更好地缓解疲劳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方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血糖浓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餐后不同时间段的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FPG(空腹血糖浓度)分为A、B两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C组,分析三组受试者用餐后不同时间段的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结果:C组的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在餐后1h达到峰值,餐后3h开始回归正常值;A组的胰岛素水平在餐后2h达到峰值;B组胰岛素水平峰值出现在餐后2h;A组、B组的C肽水平的峰值均出现在餐后2h.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可以准确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乔国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出血原因与有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TURP手术以后出血的患者一共有64例,对其出血原因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治疗.结果:6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1.8±6.9)min,术后近期出血一共有45例,远期出血一共有19例.64例患者当中的25例经过加快冲洗速度,保持引流导管通畅以及增强止血等相关处理以后停止,23例病人通过牵引压迫和抗炎止血以后好转.16例患者采取再一次膀胱镜将血凝块给予清除,电凝止血以后出血逐渐停止,64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经TURP术后出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围手术期的及时、有效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出血,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久茂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讨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钾血症的相关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4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钾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4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钾血症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及护理后,有44例患者血清钾浓度维持在4.0 ~5.0 mmol/L;有2例患者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但经微量泵补钾后逐渐恢复正常,全部患者都康复出院.结论:就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钾血症患者而言,应充分的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解,且尽早给予护理干预,由此降低发生低钾血症的概率,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吴雪花;徐颖琛;马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收拾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运用状况.方法:择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门诊医师出具的包含抗高血压口服药物处方4 7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全部患者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用药情况展开全面分析.结果:我院收治的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其用药类型涉及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五个基本类型,患者的用药行为习惯具备显著的复杂性.结论:针对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患者的用药行为展开系统全面分析,对于有效规范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行为习惯,优化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门诊处方医师和门诊药房用药管理人员的广泛密切关注.
作者:王丽玲;张晓玲;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裸眼视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6 mo,观察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56.8±92.4)μm、(331.7±68.3) μm、(316.7 ±56.8)μm;对照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86.8±92.4)μm、(371.7±65.3) μm、368.7±59.3)μm;术后1、3、6 mo,观察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4±0.3、4.6±0.4、4.7±0.5;对照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3±0.2、4.4±0.5、4.4±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球结膜下出血4例,15d后均自行恢复,3例有短期眼压升高,无视网膜撕裂、休克、心力衰竭、动脉血栓等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瑛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基层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把医院的药房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把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年药房药物处方发放总数记录数据作为对照组,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内在药房开展提升药物服务水平管理活动,并把药物处方发放总数记录数据作为研究组,分析对比两组的药物发放出错率.结果:对调查结果整理后发现,医院药房管理过程中存在采购质量把关不严、存储方式不恰当、药房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对照组药物发放出错率为0.32%,研究组药物发放出错率为0.18%.研究组药物发放出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药物管理过程中的合理以及规范,提高药物的质量,以期进一步提高药房服务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郑惠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用于骨关节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于该院2015年2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骨关节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展开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关节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渗透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艳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采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5)和中医组(n=35),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抗感染治疗,对中医组患者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中医组患者治疗后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采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作者:刘春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临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65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干预措施,从心理、疼痛及基础护理方面入手,并对患者家属进行鼓励,做好肝癌患者的临终护理.结果:晚期肝癌患者获得良好的临终护理关怀,生存时间延长,患者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为了降低其心理恐惧和躯体痛苦,给予临终护理干预,通过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关怀与照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志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周期为28天.对两组治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例数为44例,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例数为30例,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满意度为7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用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的治疗方式,且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姣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多囊卵巢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多于青春期发病,其发病率约占生育期女性的6%~10%,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种诊疗技术的发展,多囊卵巢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进展,临床对该疾病的检查及治疗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本文主要就多囊卵巢的发病源于、诊治现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青春期多囊卵巢的治愈率.
作者:李贵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进行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的是常规术后护理,对照组给予的是人性化的手术护理.对比内容围绕患者的术中、术后舒适度.通过对比结果来看,无论是从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舒适度,还是患者的满意度来看,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论断:通过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应用可以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较人性化的关怀和更加舒适的照顾,所以,这种人性化的护理是非常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加以推广普及的.
作者:姜东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流产原因.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62例高龄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原因,并将其纳入研究组,而后选择同期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偶发性流产患者60例患者,将其纳入常规组.结果:经临床总结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绒毛染色体反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共有48例患者胚胎染色体反常,发生率为77.41%,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关键所在.结论:胚胎染色体存在着异常现象,是导致患者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关键所在,未来临床治疗期间,调查患者流产病因学.与此同时,还应予对患者胚胎组织染色体进行相应的检查,进而确定疾病发生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刘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本次对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处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患者2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强患者的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8%,两组患者的对比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数据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环节中,有效的管理措施极为必要,不仅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与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郭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平板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体检得知心电图呈早期复极改变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采取平板运动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40例受检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后,显示1例受检者回落至基线水平下0.12 mV,另外39例ST段回落至基线水平,所有受检者休息后ST段恢复至早期复极心电图特征.结论:对心电图早期复极改变人群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后可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诊断,减少漏诊与误诊案例,其心电图特征为ST段抬高具有慢频率依赖性.
作者:张睿睿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