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陈晓蜀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儿科, 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89例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145例患儿中,留置针一次性成功141例,成功率97.24%,首次穿刺失败,进行二次穿刺的有4例,占据比例3.76%,整体留置针成功率较高.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0.42%,研究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88.19%,研究组9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优势显著,临床中应实施以优质护理,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留置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适合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因消化道疾病进入该院的患者中,选取52例进行研究,其中4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治疗,而分析组20例行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率75.47% (40/52),治疗后,分析组20例有效率95.00% (19/20),对照组20例是70.00%(14/20),且分析组Hp清除率95.00% (19/20),对照组65.00% (13/20),(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疾病患者,通常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问题出现,通过予以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有助于提升疗效,确保Hp被有效清除.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气管异物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外科护理对策

    目的:本次研究探讨儿童气管异物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和干预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并发症护理的方式,记录临床护理信息为后续研究比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本次研究需要,在本院收集相关的患者资料,存在60例患者资料出现了并发症情况.为儿童患者进行呼吸护理干预,保证儿童患者的呼吸畅通需求,并关注如何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操作有效治愈患者55例,另外存在16例心脏停跳的儿童患者资料,并发生1例死亡情况.针对其中6例儿童患者进行ARDS的呼吸设备干预,1例儿童患者因严重低氧血症影响发生死亡情况.另外3例束状支气管炎症需要到内科进行深化治疗干预,治愈后出院.结论:针对儿童患者出现的气管异物病症进行急诊治疗干预,采取支气管镜的手术辅助取出异物,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病症,但是,儿童患者因为身体机能特征,会在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情况,提出科学护理建议,有助于提升儿童患者的恢复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路翠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分期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给予分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分期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经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抢救效果.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其治疗期间采取分期护理有助于对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另外,分期护理对输血规程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更为有效的遵守规程.而另一方面,分期护理还有助于预防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我院静脉配置药物中心对全院不合理医嘱干预分析报告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全院不合理医嘱.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我院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改善,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使用静脉药物提供了保障.

    作者:胡家新;自炳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青海省互助县痢疾感染特点及病源特性研究

    目的:分析青海省互助县痢疾感染特点及病源特性.方法:将青海省互助县的疾病监测点2005年至2015年接收检测的1518例痢疾杆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痢疾杆菌的感染特点及病源特性.结果:1518份痢疾杆菌分离出阳性菌株53株,53株菌用兰州生物所生产的诊断血清进行了玻片凝集分型试验,结果福氏志贺氏痢疾占66.3%,宋内占33.9%.福氏志贺氏痢疾菌种中福氏X变种占37.73%,福氏4a占16.98%,福氏4b、2a、2b各占0.37%,福氏53株痢疾杆菌流行菌由原来的福氏4a逐渐向福氏志贺氏X变种转变.53例病例通过病原学诊断之后,确诊26例痢疾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者腹痛或腹泻,出现体温升高、发烧,患者出现脓血便或者是粘液便,发烧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9%,腹痛病人占73.4%,脓血便占87.6%,腹泻次数1~6次/天.与以往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较,这一结果证实患者症状多为中轻型.除此之外,0-9岁的患者以及七十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比其他年龄段的患者高,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力相关.此结果证实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因为这与患者从事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相关.结论: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痢疾病人流行趋势从以往的变种变迁福氏4a转变为福氏X,这结论对流行学研究起到重要意义.患者临床症状从不典型以及不同程度转变成轻型,这种转变多与流行菌型的变化和类型相关,流行菌型对未来流行强度以及毒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流行病的研究.

    作者:张恒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固定型药疹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对22例固定性药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交流,发放宣传材料、健康教育处方和示范性指导,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探讨.结果:病人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康复后再无复发,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指导形式开展相应药物知识和疾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广大患者的健康意识,预防药疹的发生,同时也是一种廉价的保健对策.

    作者:仁青卓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至该院就诊的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新生儿82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儿均占据41例,其中对常规组患儿采取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与82.93% (P <0.05);两组患儿经过临床治疗后,心肌酶学标志物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以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采取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孙跃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5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58例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老年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高达(94.87%).结论:对58例老年心绞痛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于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共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就诊床号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4wP、N、G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数据经统计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和观察组治疗后P、N、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2w、4w、8w观察组TESS评分和对照组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差异,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于临床应用.

    作者:刘明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改良静脉溶栓法治疗脑梗塞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改良静脉溶栓法治疗脑梗塞护理.方法:以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脑梗塞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和护理,改良组给予改良静脉溶栓法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差异.结果:改良组跟常规组比较,脑梗塞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改良组相较于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更高,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少(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相似(P>0.05);护理后改良组相较于常规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改良静脉溶栓法治疗脑梗塞护理体会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唐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本文探究了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用近年前来该院治疗剖宫产术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总计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人员40例,以口服的方式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同时将中成药作为辅助药物予以治疗.对照组34例,仅仅使用中成药物予以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经期都存在缩短现象,但实验组在接受半年的治疗之后,经期缩短至6d左右,而对照组经期为9d左右,两组差距较为明显(P<0.05).但实验组在用药过程中发现,18例患者出现副作用.而对照组仅有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用药前、后引导超声检测憩室直径并未存在差别.结论:对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憩室缩短经期有一定效果,但无法对其进行根治,依旧需要通过手术方式予以处理.

    作者:张燕;翟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采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5)和中医组(n=35),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抗感染治疗,对中医组患者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中医组患者治疗后气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炎采取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作者:刘春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89例接受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研究组145例患儿中,留置针一次性成功141例,成功率97.24%,首次穿刺失败,进行二次穿刺的有4例,占据比例3.76%,整体留置针成功率较高.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0.42%,研究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88.19%,研究组9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优势显著,临床中应实施以优质护理,提升护理满意度和留置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晓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进行手术治疗的600例患者进行术后的护理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给予的是常规术后护理,对照组给予的是人性化的手术护理.对比内容围绕患者的术中、术后舒适度.通过对比结果来看,无论是从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舒适度,还是患者的满意度来看,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论断:通过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应用可以使患者能够感受到较人性化的关怀和更加舒适的照顾,所以,这种人性化的护理是非常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加以推广普及的.

    作者:姜东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4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24)和观察组(n=24),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何素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70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70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140例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对比性;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用于高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护理中,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且获得患者一致好评,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亚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检验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索检验血清胆红素、尿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在该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进行血清胆红素、尿酸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验,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UA和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且TBIL、DBIL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尿酸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胆红素水平低现象,当发现存在上述检验结果时应加强对患者的进一步检查,以早期发现冠心病,早期确诊早期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富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本口腔检查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本组儿童龋齿患者增加护理干预,分析2组儿童龋齿患者不同护理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龋齿治疗颗数、患者家长对护理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龋齿的发生率2.86%,与对照组14.29%对比占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对儿童龋齿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到该院就诊的胆囊息肉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效果(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都较对照组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远高于对照组83.0%,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作用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孟巧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后护理

    目的:研究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后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分类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和满意度来确定手术前后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的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恢复状况、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在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后进行干预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