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喜弟
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静脉输液安全问题与护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26例行静脉输液的麻醉复苏患者,回顾性分析静脉输液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探究护理策略.结果:326例麻醉复苏患者,共16例(4.9%)出现静脉输液意外事件,包括1例留置针脱落、7例输液不通畅、3例液体外渗、4例未及时更换液体、1例输液器脱落.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与药品因素是造成静脉输液意外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麻醉复苏室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复苏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性,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柳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本次研究探讨儿童气管异物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和干预后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并发症护理的方式,记录临床护理信息为后续研究比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本次研究需要,在本院收集相关的患者资料,存在60例患者资料出现了并发症情况.为儿童患者进行呼吸护理干预,保证儿童患者的呼吸畅通需求,并关注如何预防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通过本次研究操作有效治愈患者55例,另外存在16例心脏停跳的儿童患者资料,并发生1例死亡情况.针对其中6例儿童患者进行ARDS的呼吸设备干预,1例儿童患者因严重低氧血症影响发生死亡情况.另外3例束状支气管炎症需要到内科进行深化治疗干预,治愈后出院.结论:针对儿童患者出现的气管异物病症进行急诊治疗干预,采取支气管镜的手术辅助取出异物,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病症,但是,儿童患者因为身体机能特征,会在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情况,提出科学护理建议,有助于提升儿童患者的恢复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路翠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药中医药健康管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频率及其造成的死亡率.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相应的数字健康档案,找出老年高血压潜在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因人而异制定出相对应的健康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性的进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戒烟戒酒以及心理调适和循证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管理,并对患者进行跟踪治疗.结果:老年人高血压人群的患病率是68%,其中包括了65%单纯收缩性高血压,通过这些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观察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达标率逐渐得到提高,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后的高血压患者的康复率达到97%.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终改善老年人生活.
作者:许维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房颤患者,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为22%,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莫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研究组给予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诱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峰值高于基础值、平均动脉压谷值低于基础值,对照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峰值均高于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并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仕元;王世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孕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孕产妇均在分娩前后接受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接受护理干预后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12±14.09)分、(35.02±13.12)分,分娩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17±13.02)分、(39.14 ±12.03)分.对照组孕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0.21±15.13)分、(43.15±13.15)分,分娩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0.12±14.99)分、(33.21±14.91)分.两组孕产妇的SAS、SDS评分分娩前无显著差别(P>0.05),分娩后有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提高孕产妇的生后质量,改善分娩结局,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青海省互助县痢疾感染特点及病源特性.方法:将青海省互助县的疾病监测点2005年至2015年接收检测的1518例痢疾杆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痢疾杆菌的感染特点及病源特性.结果:1518份痢疾杆菌分离出阳性菌株53株,53株菌用兰州生物所生产的诊断血清进行了玻片凝集分型试验,结果福氏志贺氏痢疾占66.3%,宋内占33.9%.福氏志贺氏痢疾菌种中福氏X变种占37.73%,福氏4a占16.98%,福氏4b、2a、2b各占0.37%,福氏53株痢疾杆菌流行菌由原来的福氏4a逐渐向福氏志贺氏X变种转变.53例病例通过病原学诊断之后,确诊26例痢疾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者腹痛或腹泻,出现体温升高、发烧,患者出现脓血便或者是粘液便,发烧的患者所占比例为49%,腹痛病人占73.4%,脓血便占87.6%,腹泻次数1~6次/天.与以往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较,这一结果证实患者症状多为中轻型.除此之外,0-9岁的患者以及七十岁以上的患者发病率比其他年龄段的患者高,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力相关.此结果证实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因为这与患者从事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相关.结论: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痢疾病人流行趋势从以往的变种变迁福氏4a转变为福氏X,这结论对流行学研究起到重要意义.患者临床症状从不典型以及不同程度转变成轻型,这种转变多与流行菌型的变化和类型相关,流行菌型对未来流行强度以及毒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流行病的研究.
作者:张恒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珠特降胶囊对高血压眩晕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高血压眩晕阴虚阳亢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磁珠特降胶囊治疗,治疗4 w,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磁珠特降胶囊治疗高血压眩晕阴虚阳亢证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行PTCD治疗的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日至2016年6月20日该院收治的42例恶性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提出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接受研究的42例黄疸患者进行心理方面、指标监测以及精心护理,详细记录患者的胆管冲洗、固定及管理等情况,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病情好转并出院.结论:对行PTCD黄疸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尤为重要,能够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
作者:白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产妇分娩应用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9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护理中临床上获得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 ~12月我院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1~6月我院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小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各项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质量管理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腊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家庭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06至2016-10期间于该中心接受家庭护理干预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且无明显差异,P >0.05;经过护理干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SF-36得分(95.45±11.23)显著高于对照组(74.68±10.52),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穿孔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接收的82例胃溃疡穿孔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疡穿孔患者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均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胃大部分切除术复发率低,单纯修补术疼痛轻、恢复快,临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为合适的手术方法.
作者:任亚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其营养水平.
作者:程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该卫生院门诊部接受指导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前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以及患者自我运动管理、自我用药管理、自我饮食管理、自主测量血糖的情况.结果:本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自我管理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得到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良好,值得患者长期保持.
作者:骆春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32例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检查,观察组66例,采用生化检验.对两组患者糖尿病检验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检验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95.45% >74.2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糖尿病患者实施生化检验,可确保其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杨茂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产科护理中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应用常规护理者列为对照组(300例),将应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称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者列为观察组(300例),对比二组的分娩方式、产程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更高(P<0.05,x2=7.095),分娩所需时间更短(P<0.05,t=4.33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x22=8.942).结论:将助产士一对一全称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中,不但可促进自然分娩,缩短分娩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评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在该社区进行治疗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20例为一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变化以及管理效果.结果:治疗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以及管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联合采用酮替芬以及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29例治疗有效,对照组患者中21例治疗有效,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者若未出现细菌感染就不需要采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酮替芬以及复方甲氧那明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汪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中应用亲情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家属都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干预处理,研究组患者则加用亲情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配合率、康复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配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 (P <0.05);研究组患者康复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 (P <0.05).结论:将亲情化护理应用在重症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配合率,而且可以改善康复效果,甚至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杨树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