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艳晓
目的:分析二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6年11月45例疑似孕育畸形胎儿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我院实施二维超声检查后建议至更高级别医院实施四维超声检查并随访跟踪证实,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时四维超声检查证实,45例疑似畸形胎儿中无脑儿2例、21-三体综合征5例、脊柱裂3例、肾积水5例、胸腹腔积液5例、体表肿瘤5例、肛门闭锁2例、脑积水4例、唇裂4例、腹裂7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准确率低于四维实时彩超,但差异不明显,可满足临床诊疗工作需求,值得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使用.
作者:袁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讨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研讨的82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预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97.56%)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其护理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韦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101例盆腔囊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多层螺旋CT行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以病理诊断和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结果:病理和手术证实,101例患者共计囊性病灶127个,良性93个,恶性35个.MSCT准确定位囊性病灶121个(单纯性卵巢囊肿31个、卵巢囊性畸胎瘤23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21个、卵巢囊腺瘤19个、输卵管脓肿12个、子宫内膜癌11个,其它4个),定位准确率95.28%;定性准确105个(单纯性卵巢囊肿30个、卵巢囊性畸胎瘤22个、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9个、卵巢囊腺瘤16个、输卵管脓肿8个、子宫内膜癌7个,其它3个),定性准确率82.68%.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不同类型的盆腔囊性病变有比较明确的特征性表现,具备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华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给予分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分期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经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抢救效果.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其治疗期间采取分期护理有助于对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另外,分期护理对输血规程有一定的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更为有效的遵守规程.而另一方面,分期护理还有助于预防患者发生肝性脑病,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进一步深化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是适应当下对涉外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经之路,本文介绍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外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现状,并从师资、学生、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作者:田平;谭冠义;吴鹏;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讨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钾血症的相关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4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钾血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4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钾血症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及护理后,有44例患者血清钾浓度维持在4.0 ~5.0 mmol/L;有2例患者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但经微量泵补钾后逐渐恢复正常,全部患者都康复出院.结论:就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低钾血症患者而言,应充分的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解,且尽早给予护理干预,由此降低发生低钾血症的概率,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吴雪花;徐颖琛;马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情况,总结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该院门诊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3800张门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并且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本次3 800张门诊处方中共有126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到3.3%,其中配伍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情况为常见46例,占到36.51%,其次是药物滥用16例(12.7%)、药物选择不当15例(11.9%)、药物使用方法不当14例(11.11%)、用药剂量不当13例(10.32%)、药物应用时间不当12例(9.52%)、用药方式选择不合理10例(7.94%).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中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临床药学室、质控科以及医务科应认真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临床用药合理性,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章晓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78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有限切开组(38例)和经皮钢板内固定组(40例),并对两种术式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2年随访,经皮钢板内固定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有限切开复位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皮钢板内固定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有限切开复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方面具有较高效果,且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勇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具有标志性的染色体-Ph染色体或(和)BCR/ABL融合基因.其年发病率为1/10万,占成人白血病的20%.一般分为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其中位生存期3-4年.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极大改善了其预后,但TKI价格昂贵,部分患者不能使用.而既往传统的药物如羟基脲、干扰素虽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但仍有发生急变和骨髓纤维化的可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使CML获得治愈,但因为治疗费用及供体的选择而受限.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在我国传统医学中较早就有使用含砷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记载,而在一个世纪以前,国外有报道使用1%亚砷酸钾制剂治疗白血病.随着对CML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展,砷剂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就三氧化二砷在CML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熊华;崔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2例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15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效果显著,使疾病尽早得到治愈,改善了生活质量,值得采用.
作者:杨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B超诊断对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的50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者B型超声诊断.观察疾病诊断符合情况以及不同类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诊断特征.结果: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概率较高,为94.00%.在疾病分型方面,隆起型特征表现为蕈伞状、结节状或者单发乳头状,回声中等,基底凹凸不平且较宽;厚壁型表现为胆囊壁增厚不均匀,且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可见回声中断;实块型回声不均匀,胆囊轮廓不清晰,出现浸润现象;混合型B超可同时显示隆起型以及厚壁型特征.结论:B超诊断应用于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诊断检出阳性概率大,且能够通过直观观察进行疾病分型,有利于下一步治疗.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CT图像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2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常规X线与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符合率.结果:影像学诊断显示早期周围型肺癌主要有分叶征、肿块征、毛刺征、空洞、血管集束征、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等,X线在前述特征诊断符合率上明显低于CT诊断(P<0.05);CT诊断总符合率为92.65%,明显高于X线诊断57.35% (P <0.05).结论:CT诊断应用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不仅诊断准确率高,而且在各类图像特征诊断符合率上也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石德峰;鲍天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舒适度评分、心理障碍评分、围手术期心率与血压波动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改善了其身心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接受与对照组一样的护理外,还要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对其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操作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该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患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病患给予特殊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康复结果,护理效果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有较高的死亡率,更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利于病患尽快康复.同时针对性的护理是救治中必不可少的,医疗人员应该对病患的病因和症状都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加强预见性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便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王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至该院就诊的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新生儿82例,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儿均占据41例,其中对常规组患儿采取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6%与82.93% (P <0.05);两组患儿经过临床治疗后,心肌酶学标志物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且以实验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新生儿采取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孙跃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糖尿病患者92例,分两组,单药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联药组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糖尿病控制效果、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联药组糖尿病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单药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联药组患者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刘惠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为了护理心血管病病人,需要研究健康教育、饮食、用药、运动、心理、睡眠等方面.为了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需要把心血管病人依据年龄来分层管理,养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作者:李桂艳;王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收集模拟自然溶血样品标本80份作为观察组,另取健康成人正常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取该院现有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临床检验,并对两组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标本血红蛋白浓度、葡萄糖浓度水平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并且溶血标本的AST、ALT以及LDH水平高于正常标本(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检验时,标本溶血会对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值得关注,积极避免溶血标本的出现,提高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后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内科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分类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和满意度来确定手术前后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的恢复状况及满意度的比较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恢复状况、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常规组.结论:在心内科介入手术前后进行干预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