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模式术中神经监测系统在脊柱骨折脱位复位中的应用

于同;张曦文;王尧;李响;姜淇耀;薛盼;姜振德;朱秀洁;赵建武

关键词:脊髓损伤, 术中, 监测, 神经损伤, 爆裂骨折
摘要:目的:评价多模式术中神经监测系统(MIOM)在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应用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4至2016年于吉大二院行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的11例脊柱骨折脱位患者(胸椎8例,腰椎3例),手术均在脊髓监测下完成.分别于术前、术后1、3、6、12月行双下肢肌力评估、脊髓损伤评分测定;也对术后骨折复位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肌力恢复情况、脊髓损伤评分的变化、骨折复位的程度均与术中监测警报提示直接相关,其中8例患者术中神经监测无异常,术后无神经损伤症状出现且脊髓损伤评分在随访过程中逐渐改善,3例患者出现术中监测异常,这3例病人术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人术后神经功能完整,1人出现神经损伤症状.结论:MIOM可以监测术中医源性神经损伤,提示医生术中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手术操作造成的永久性神经损伤.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损伤伸肘装置的肘关节内外侧入路后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后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以该院6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1例,其中研究组予以内外侧入路方法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予以后侧入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以及肘内翻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为96.77%,常规组患者优良率为83.87%,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内外侧入路的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不损伤伸肘装置,复位固定安全可靠,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龚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Barther指数、Fugl-Meger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r指数、Fugl-Meger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舒血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舒血宁+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艳丽;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该院肿瘤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收治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均接受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小剂量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80%,大剂量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90%,两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放疗治疗,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肿瘤组织的缩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永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综合干预对儿童营养性疾病影响

    目的:探究综合干预对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社区辖区管理范围内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某小学的三到六年级儿童共585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学生的体检报告来对儿童体质类型进行判断,筛查出气虚质的儿童38人,在13年1 ~12月对儿童实行综合性干预措施之后,对儿童前在实施干预前后的身体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干预后儿童的BMI体重过低,超出正常体重范围,肥胖的比例与干预前相比出现明显性降低,干预前后的儿童BMI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11名肥胖儿童中有1名儿童体重转变为正常体重,2名儿童转变为超重,6名超重儿童有3名转变为正常体重;13名体重过低儿童有5名儿童转变为正常体重,38名儿童的营养状况出现明显性好转,好转率可以达到28.9%.结论:实施综合性干预可以降低气虚质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病频率,效果明显值得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赵黎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6.15%,经x2检验(P<0.05).患者术后阴道流血和持续排液时间相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gA、IgM、IgG免疫球蛋白数量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免疫能力,抵抗HPV病毒,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VH)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64例VH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段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6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各项生化指标差异,判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查显示观察组AS、TBil、CHE、AL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受检者(P<0.05),同时观察组上述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慢性肝炎患者的PA值、慢性肝炎和肝癌患者的ADA值以及肝癌患者的LAP值均显著高于其他类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肝功能指标AS、TBil、CHE、ALT等异于健康人群,而且肝功能指标阳性率显著升高.通过生化检验,能够准确判断患者肝病类型及预后,值得椎广应用.

    作者:陈瑞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胸外科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胸外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具体的实施流程.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期间该院收治的胸外科需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知,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8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9.39%),通过比较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可知,实验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胸外科患者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较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剂量分布、CI、HI.结果:观察组患者靶区大剂量高于对照组患者,CI、HI值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宫颈癌,能够更好的满足宫颈癌患者的靶区剂量,并且能够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受照体积,降低放射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路小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探讨在治疗小儿发热过程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的效果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患有发热症状的患儿76例,根据其是否运用布洛芬将其分成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服用基础降温药物,同时观察组服用布洛芬混悬液,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现象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2.6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47%),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11%)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P<0.05).结论: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发热症状进行治疗可降低其温度.

    作者:李永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措施改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骨病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疼痛是一种病人普遍会出现的现象,这不仅使病人的肉体需要承受巨大疼痛的折磨,同时更使病人在精神上饱受摧残.这种术后带来的负能量远远超过术前或术中给病人带来的恐惧.护理干预对减轻病人疼痛方面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本文就术后影响疼痛的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医院方面采用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进展.

    作者:楼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生儿脐部感染80例的临床分析及报告

    目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究其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80例,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对其临床资料作分析.结果:导致新生儿出现脐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包括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其中变形杆菌的发生率与其他病原菌相比,明显较高(P<0.05).新生儿脐部感染患儿的感染出现时间平均为(3.71±1.20)d.25例患儿体温≤37.5℃,33例患儿体温在37.6 ~ 38℃,19例患儿体温在38.1~ 38.5℃,3例患儿的体温>38.5℃.结论:新生儿脐部感染会增加其败血症等疾病的发生几率,临床应加强其脐部感染的干预,积极对脐部感染进行预防,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处理脐部感染,从而对新生儿的健康进行保证.

    作者:詹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家庭护理干预提高社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总结家庭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价值.方法:抽取2015-06至2016-10期间于该中心接受家庭护理干预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2组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且无明显差异,P >0.05;经过护理干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SF-36得分(95.45±11.23)显著高于对照组(74.68±10.52),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重症护理中亲情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中应用亲情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家属都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干预处理,研究组患者则加用亲情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配合率、康复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配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 (P <0.05);研究组患者康复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 (P <0.05).结论:将亲情化护理应用在重症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配合率,而且可以改善康复效果,甚至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杨树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价值评估及分析

    目的:观察评析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在该社区进行治疗和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20例为一组.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变化以及管理效果.结果:治疗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程度以及管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治疗和强化管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何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贯彻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的整体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在施行主管护士负责制前后,临床护理效果的变化.方法:对于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以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前的24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该制度后的240例患者为实验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对于病房环境以及护士护理技能,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与护理措施与红灯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整体满意度.同时,对实施前后护士的护理考试理论成绩与操作技术成绩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后,病人的整体满意度以及护士的整体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主管护士负责制,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护士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提高,因此该制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薛静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和理想的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比较大,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阐述的了Orem自护模式、认知行为治疗、工娱治疗、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等这些护理手段,着重强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防止患者功能进一步退化,现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症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莫翠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膀胱充盈度对妇产科超声诊断准确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膀胱充盈度对妇产科超声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分别于膀胱充盈状态下以及膀胱未充盈状态下实施超声检查,并以膀胱造影术检查结果作为参照,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膀胱造影术检查证实200例前置胎盘患者中边缘性前置胎盘11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64例、完全性前置胎盘24例,膀胱充盈状态下诊断准确率98%,膀胱未充盈状态下诊断准确率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充盈程度对妇产科超声诊断准确率存在密切影响关系,应引起临床的重视与关注.

    作者:唐荣;陈淑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CO2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O2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兴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式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接收的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4)和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式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减少并发症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严奉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