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娜
目的:研究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该卫生院门诊部接受指导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前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以及患者自我运动管理、自我用药管理、自我饮食管理、自主测量血糖的情况.结果:本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自我管理后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得到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血糖控制的作用良好,值得患者长期保持.
作者:骆春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这两组患者在出院后病情复发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9例出现疾病复发现象,而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疾病现象的为17例,观察组患者出现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及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多种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低对照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有效应用健康教育,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承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且探讨有效的改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600例消化内科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针对不合理用药问题总结有效的解决措施.结果:本次600例患者中58例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其中导致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原因中为常见的是联合用药不当20例(34.5%),其次是药物剂量太大18例(31%),重复用药17例(29.3%),药物产生毒副作用3例(5.2%).结论:临床消化内科常常会由于联合用药不当、药物使用剂量太大、重复用药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等多方面原因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科室一定要对此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科室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水平,强化监管,尽可能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作者:周道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剖析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90例住院病人为对照组,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住院病人为研究组,前者仅行常规护理管理,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风险与绩效管理等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2.2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0.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于医院管理工作中合理加用风险管理等措施,有助于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促进友好护患关系.
作者:周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和理想的预期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并且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比较大,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阐述的了Orem自护模式、认知行为治疗、工娱治疗、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等这些护理手段,着重强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防止患者功能进一步退化,现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高血压症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莫翠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在小儿肺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200例,随机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及药物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常规药物治疗过程中辅助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改善患儿咳嗽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静脉输液安全问题与护理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26例行静脉输液的麻醉复苏患者,回顾性分析静脉输液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探究护理策略.结果:326例麻醉复苏患者,共16例(4.9%)出现静脉输液意外事件,包括1例留置针脱落、7例输液不通畅、3例液体外渗、4例未及时更换液体、1例输液器脱落.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与药品因素是造成静脉输液意外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麻醉复苏室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复苏患者静脉输液安全性,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柳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22例固定性药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口头语言交流,发放宣传材料、健康教育处方和示范性指导,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探讨.结果:病人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康复后再无复发,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指导形式开展相应药物知识和疾病的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广大患者的健康意识,预防药疹的发生,同时也是一种廉价的保健对策.
作者:仁青卓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产科护理中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应用常规护理者列为对照组(300例),将应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称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者列为观察组(300例),对比二组的分娩方式、产程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更高(P<0.05,x2=7.095),分娩所需时间更短(P<0.05,t=4.33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x22=8.942).结论:将助产士一对一全称陪伴分娩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中,不但可促进自然分娩,缩短分娩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陈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及其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收的90例多发钙化乳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X线特征以及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资料.结果:90例多发钙化乳腺患者中,良性病变54例、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钙化的形态、单位面积钙化数量、分布、密度等指标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钙化的钼靶X线特征能够有效的区分恶性乳腺病变以及良性病乳腺病变,从而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剂量分布、CI、HI.结果:观察组患者靶区大剂量高于对照组患者,CI、HI值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宫颈癌,能够更好的满足宫颈癌患者的靶区剂量,并且能够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受照体积,降低放射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路小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周期为28天.对两组治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例数为44例,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例数为30例,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满意度为7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用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的治疗方式,且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姣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2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Barther指数、Fugl-Meger评分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r指数、Fugl-Meger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中的护理要素分析.方法:对该院收治的73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后5分钟内,呼吸平稳且憋喘现象有所缓解,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8.63%.结论: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闲式引流术后,应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金新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同非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在妊娠结局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05月至2016年06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270例作为研究观察组;同期选择非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照组;对两组剖宫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临床手术时间、子宫破裂情况以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对比.对两组剖宫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临床手术时间、子宫破裂情况以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以及临床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子宫不完全破裂,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观察组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同非瘢痕患者进行比较,其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临床存在剖宫产指征的患者需施剖宫产,对无剖宫产指征的患者禁止实施剖宫产手术治疗,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剖宫产并发症.
作者:夏春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常见的脊髓血管畸形类型,指供应硬脊膜或神经根的小动脉通过椎间孔穿过硬脊膜时,与脊髓的引流静脉直接交通,本病约占所有脊髓血管畸形70%~ 80%[1,2],Kendall和Logue于1977年首次报道[3].本病早期易误诊为脊髓炎、脊髓脱髓鞘疾病等.以下将我院收治的一例胸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病例做一总结.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61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4年于2016年2月29日收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表现为双下肢抬举可,但走路缓慢,有踩棉花感,伴有感觉减退,表现为不能对冷、热、痛作出回避性反应,右下肢重于左下肢,于人院前1年半前先后出现排便及排尿障碍,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费力,曾就诊于吉大二院,行腰椎MRI示“腰椎炎性改变”,未治疗,病情进展性加重,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来我院,考虑“脊髓病变”收入我科.
作者:刘哲;康春阳;韩莹莹;陈加俊;李广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外固定术及手术内固定术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10例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内固定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外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64%,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干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应用手术内固定术较中医外固定术治疗效果更好,手术内固定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患者痛苦,因此手术内固定适合作为骨折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吕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割宫产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病例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接收的36例行剖宫产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观察分析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术后未有病例出现子痫,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行剖宫产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加强术后的治疗和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粟秋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就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行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外科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可提高患者参与治疗、护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莉;周君;杨红艳;叶早立;裴书敏;凌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普通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普通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所产生的效果(如患者满意等)进行对比,并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妊高征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DIC、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强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喜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